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屬性點慈善家》五百三十六 行政區啟動
536 行政區啟動 境外肯定比自家這百多萬人有更強的需求,除了出掉一部分舊貨,還要有新機補充。

生產傾向不用動,還是龐勳廠主外貿,紅石廠主供內銷填補航空局清倉份額。

龐勳廠的生產類型不動,仍然造木頭人和他們自己的羽蛇,隻新增木頭人的動力版本。

紅石廠的品質控制能力更好,已經有人在藍天重工受訓,之後會逐漸接手蠻牛兩個型號的生產,完成後蠻牛就和藍天重工徹底沒關系了,發動機由汽車廠生產,部分零部件由風谷體系供應,紅石廠負責其余零部件和總裝。

紅石廠的人力規模較小,生產蠻牛還要兼顧木頭人滑翔機,一年大概只能出不到10架蠻牛,完全沒辦法頂替藍天重工的產能。不過問題不大,如果增量跟不上人口增長帶來的額外運力需求,就讓快要失業的機車總廠轉行造飛機結構件。

把飛機的事情安排明白,交給來雯總管慢慢執行。

距離世界門再開的預期時間還有大半個月,王齊擔心時間不夠準,提前開始檢查巨構的準備情況。

營養肯定不夠用,即使只是個行政區水面部分,真算起來總質量也接近一千萬噸,排除掉巨構活體近七成的水分,還要三百萬噸各種元素。

從巨構種子種下算起,它現在在環水庫線和湖底的部分,已經不止一千萬噸,水之外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固氮固碳的成果,只是這些器官大部分都要留下來搜集和合成生長所需的資源,能用在城市生長的部分就沒多少了。

這個情況規劃時已經考慮到,行政區也不會一下就長完,有個基本功能可以入駐一批行政人員就行。

巨構一時半會還不能形成城市,行政也只有首都功能,市政的部分隨城市擴張再弄。

調取資料,計算出可以動用五百萬噸質量。

還行,可以把大體架子搭出來,隨後慢慢填充。

沒弄儀式,用國王令把兩個駐防連調去隔壁小島,直接啟動巨構生長模式。

中心島上的巨構本體轉入活體模式。

雖然還是植物,可是在儲備的支持下,生長速度很容易和動物弄混。

水化形狀的行政區,半徑為三百米,近0.3平方公裡,它的觸手般的定位器官隻用了十分鍾就把這個范圍鋪滿了。

不知是宏觀意志在起作用,還是索拉裡斯給王齊李想兩個做了什麽標記,植物觸手在接觸到兩人後會繞開,而根據設定應該要搬開異物,比如島上的那些大大小小的石頭,就在這一波瘋漲中被推到水裡去了。

正好看看,這場景也不是天天有。

首先生長出來的植物觸手都是水平移動的,對小島會沿著島面爬,並清理調上面的泥土、石頭等異物,大體呈現放射狀雜亂面條般的樣子。

確定大致范圍之後,開始定位。

和外面的哨站樹差不多,首先要定下三個高度,水下浮力結構上表面高度、基本地面高度、一層高架接入高度。

中心島經過十幾個的水位升高後剩余的部分已經很小,總計都沒有兩公頃,行政區有一大半都在水上,這個過程也會連接一些水下器官,抽取營養後直接轉為浮力囊為構架搭建提供早期支撐。

漸漸的就形成了由黑色植物觸手形成的立體網狀結構。

王齊和李想兩個往島的高點退。

中心島高點往上一點,是行政區一樓的地板高度,

先踩一會定位藤蔓,很快就有結構生成。 完成了基本定位、定向,接下來的動靜小了不少,這一步主要完善水下部分。

水庫所有的島原本都是山,中心島的上半截相對平緩,整個行政區要應付的最大水深只有三十米,前期生長的水下網絡已經在該范圍內形成了一些基礎營養器官和固定樁,現在只是連上,加粗。

由於水位還沒到預定高度,現在就能看到城市下面的結構,是一個個截面為六邊形的空心柱體,既水平切開水下部分會有點像蜂巢。

這些柱體不都是空心,在支撐結構裡實心的部分會比較多,浮力結構則空心的更多,部分內部還會保留一些橫向的粗纖維,主要應對陣風引起的波浪。

蜂窩結構都是活的,可以自動注水和排水,主要功能是調節整體浮力,維持地面水平。

前後加起來一個小時的樣子,下方基本構型完成,開始生出上方結構。

藤蔓觸手的立體描線很快,馬上就能看到行政區的基本構架。

行政區包含了王齊的新宮殿,分數個區塊。

正中間,是由巨構本體樹發育成的倒懸巨劍構造,往外一百米全都是水,中心島高點方向有個扇形平台。

過了這片比較空的地方,隔著一圈幾米寬的露天人行過道,是中間建築群,組合起來的俯瞰圖整體也是圓的,包含了各部級單位辦公區,各種大大小小會場、宴會廳、臨時休息區,作戰指揮中心這種現在還不能實時指揮的部門,也留有相當大的空間。

這些樓的高度都不高,在40到60米之間,頂部整體造型還佔了兩、三層樓高,寬度也只有四十米還差點,

公務建築群外面是環形廣場,寬度達到110米。

廣場外緣的半徑已經有255米,周長過了1600米,整體接近十四萬平米,站上幾萬人都有空余。

不過這個空間並不是閱兵用的,閱兵廣場在整個行政區外面,內部廣場主要用作避難安置,平時給行政人員騎自行車用。

廣場往外,才是外立面建築群。

外立面看起來是單一建築, 實際結構則是分體的,主要還是和“水面建築”這個課題有關,要靠著巨構樹的活體修複才能看起來像一個整體。

外立面建築群整體是一朵濺起的水花,外立面有一定曲度,這個高度達到兩百米的曲面需要一些斜拉結構來維持穩定,也使得內部部分區域結構較為異常,空間利用率有所下降。

它分為對內和對外兩種類型。

對外的包括各種民事對接機構,警察總局、高法、市政、教育總署等都有。

對內的則是包括首都駐軍在內的各種非民事對接機構。

這兩種類型之間,和三十米高度以上的外立面是城防結構,也就是說行政區本身就是個面積0.3平方公裡的要塞,還高得離譜。

200米高度,哪怕非居住層有五米高,也有幾十層,甚至可以把現役所有軍隊都塞進去……當然裝備進不去人進去也沒用。

小半天時間,巨構已經把線圖拉到一百米,這些纖細的結構雖然有一些連著中心結構的植物拉索,上方搖擺還是挺大的。這種情況持續不了太久,接下來就是含金屬細胞的結構體,等結構體長好再補完上半截。

等結構體生長完,後面按部就班的完善水下部分、填充地面,真正要把建築群長出來,就算資源夠,也得兩三個月。

還是體量太大,到後面會碰觸到每秒營養輸送瓶頸,沒辦法瞬間生成。

雖然比較奇跡,但還是不夠奇跡。 上一章 目錄書簽下一章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