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中前幾章有用到勳爵與散官等,有書友說不太了解,看不懂,這裡就單章解釋一下勳爵、文武散官的作用。
爵的話不用多說,大家都懂。
解釋一下勳。
先說勳爵的起源,勳爵是指朝廷依臣僚功勳大小而賜予的爵位,有俸祿而無實職,且沒有傳承。
正式起源於唐朝時期,因為唐朝當時的軍功很盛,經常面臨功臣封無可封的尷尬事情。
所以就有了勳爵這個體系,來對傳統爵位的補充,共分十二轉。
十二轉上柱國、正二品。
十一轉柱國、從二品。
十轉上護軍、正三品。
九轉護軍、從三品。
八轉上輕車都尉、正四品。
七轉輕車都尉、從四品。
六轉上騎都尉、正五品。
五轉騎都尉、從五品。
四轉驍騎尉、正六品。
三轉飛騎尉、從六品。
二轉雲騎尉、正七品。
一轉武騎尉、從七品。
唐朝開發的勳爵解決了爵位難分的問題。
有爵位的立了功之後,可以不用晉爵,直接封勳。
而且勳有個好處,它是個人終身製的,不會像爵位一樣出現傳承。
公爵立了功,不能封王的情況下那就封勳。
小兵立了功,不能晉級,不夠封爵的情況下,依舊封勳。
勳爵就像一個萬金油一樣,啥都做,小兵小民能封,宰相宗王也能封。
勳爵就是一個政治待遇與經濟待遇的結合體,給予二品待遇就是上柱國,給予從七品待遇就是武騎尉。
勳爵就是一個對功勞封賞的補充。
而書中金國的勳爵就是這個:
正二品曰上柱國,從二品曰柱國。正三品曰上護軍,從三品曰護軍。正四品曰上輕車都尉,從四品曰輕車都尉。正五品曰上騎都尉,從五品曰騎都尉。正六品曰驍騎尉,從六品曰飛騎尉。正七品曰雲騎尉,從七品曰武騎尉。
解釋完勳爵之後在解釋一下什麽是文武散官。
文武散官說白了就是一句話,就是體制編制,或者說是幹部編制更準確一點。
散官就是有編制無實職實官的古代編制。
文武散官的作用總結就是五點。
第一,非科舉與軍功正途出身,文人就給個文散官,武人就給個武散官。
甚至是一些有門路的民間人士,給個朝廷編制吃皇糧不做事。
第二,一種對官員的加銜,兩個官職一樣,實權一樣,爵位一樣,勳爵一樣的官員,怎麽比出個大小,誰給誰見禮?
就看這個散官編制,有散官編制的肯定別沒散官編制的大。
如果兩個都有散官編制,那就比誰都散官品級高。
散官同樣是一人終身製的,也有部分對勳爵的補充。
第三,文武跨行工作也用散官。
如果一個文官被突然暫調去領兵打仗,但本職工作不能變,他還是文官,但用文官去打仗名不正則言不順,那怎麽辦?
給他加一個武散官的官職就可以了。
反過來同樣,武將去做文官的事,就給他加一個文散官的編制。
第四,一個快速提拔人才的方法,一個沒有資歷的新人,上面想要重用,但走正規程序肯定是不行。
解決這個難題的方法就是給他加散官,提到正一品散官都沒問題。
第五,對退休官員的補償,
不能做事了的官員,給個散官編制,雖然沒了實官實職,但依舊有朝廷政治待遇與經濟待遇,名義上還是朝廷的在冊官員。 下面是金國散官編制:
文官九品,階凡四十有二:從一品上曰開府儀同三司,中曰儀同三司,中次曰特進,下曰崇進。正二品上曰金紫光祿大夫,下曰銀青榮祿大夫。從二品上曰光祿大夫,下曰榮祿大夫。正三品上曰資德大夫,中曰資政大夫,下曰資善大夫。從三品上曰正奉大夫, 中曰通奉大夫,下曰中奉大夫。正四品上曰正議大夫,中曰通議大夫,下曰嘉議大夫。從四品上曰大中大夫,中曰中大夫,下曰少中大夫。正五品上曰中議大夫,中曰中憲大夫,下曰中順大夫。從五品上曰朝請大夫,中曰朝散大夫,下曰朝列大夫。正六品上曰奉政大夫,下曰奉議大夫。從六品上曰奉直大夫,下曰奉訓大夫。正七品上曰承德郎,下曰承直郎。從七品上曰承務郎,下曰儒林郎。正八品上曰文林郎,下曰承事郎。從八品上曰征事郎,下曰從仕郎。正九品上曰登仕郎,下曰將仕郎。從九品上曰登仕佐郎,下曰將仕佐郎。
武散官,凡仕至從二品以上至從一品者,皆用文資。自正三品以下,階與文資同:正三品上曰龍虎衛上將軍,中曰金吾衛上將軍,下曰驃騎衛上將軍。從三品上曰奉國上將軍,中曰輔國上將軍,下曰鎮國上將軍。正四品上曰昭武大將軍,中曰昭毅大將軍,下曰昭勇大將軍。從四品上曰安遠大將軍,中曰定遠大將軍,下曰懷遠大將軍。正五品上曰廣威將軍,中曰宣威將軍,下曰明威將軍。從五品上曰信武將軍,中曰顯武將軍,下曰宣武將軍。正六品上曰武節將軍,下曰武德將軍。從六品上曰武義將軍,下曰武略將軍。正七品上曰承信校尉,下曰昭信校尉。從七品上曰忠武校尉,下曰忠顯校尉。正八品上曰忠勇校尉,下曰忠翊校尉。從八品上曰修武校尉,下曰敦武校尉。正九品上曰保義校尉,下曰進義校尉。從九品上曰保義副尉,下曰進義副尉。
最後感謝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