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和七年七月十五日,中元節。
轉眼間,孫策已經來到漢末快兩個月了。
前一段時間,隨孫堅出征的孫策舅父吳景,差人給吳氏送來了一封信。這個時候的信可不是寫在紙上的,而是大多書寫在木板竹簡上,少數不差錢的會寫在綢子白綾上。
吳景的信就是用了綢子寫的,信上先是講了孫堅在戰場上作戰悍猛,在趁勝追擊的時候不慎受傷墜馬,但養好傷後連連立功。在攻下宛城後,朱儁上報朝廷為孫堅請功,朝廷提拔了孫堅為別部司馬,寫信的綢子也是賞賜下來的。
看完信的吳氏既擔心孫堅的安危,又對孫堅升了職感到欣喜,於是回信“家中有我操持,一切皆好,望郎君自顧”。
……
中元節,是漢人一年一度祭祀先人的節日。
這一天的壽春城比起以往熱鬧了不少,此時的壽春周圍並沒有受到黃巾亂賊的影響,有許多客居他鄉的外地人回來祭祖上墳,也有些鄉下的行商來到城外不遠處做起了生意。
今天孫策休沐,不讀書也不練武,在如今娛樂項目匱乏的年代乾點什麽放松一下呢?他想了想,也就只能出去打打獵了。
說是去打獵,其實就是到城外去捉野兔野雞之類的,沒啥危險,但還是約上了幾個同伴一起去,也好有個照應。
說來因為孫堅年少時就當了縣吏,且為人性情寬廣豁達,喜好廣交英豪,在各地任職期間都有人願意前來投靠他。
現在孫策的身邊也有著四個夥伴,有孫策穿越後主動結交的壽春人蔣壹,其父蔣欽還因此不同於歷史,早早地成為了孫堅的部眾。
剩下三人分別是孫賁的弟弟孫輔,壽春本地人家的少年張祝,以及趙卓,他是慕名而來投靠孫堅的,但由於年紀太小,沒辦法上戰場,就被留在了孫策身邊。
“大郎~大郎~”
蔣壹推開孫家的大門,一路大呼大叫地朝著孫策這邊走來。
“大郎,大家都準備好了,可以出發啦!”
看著眼前胖墩墩的蔣壹,孫策就想起了一件事,孫堅和其比較善戰的部眾就沒有低於一百八十斤的,他不由感歎,這時的武人真的很雄壯啊!
來到城外,幾人正在山林間尋找獵物,不湊巧的是天公不作美,本來還算晴朗的天突然陰沉下來,沒過一會兒下起了大雨。孫策帶著幾人連忙找地方躲雨,要知道在這個時代,一不小心感染風寒可是很容易去世的。
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座已經廢棄的山廟,幾人連忙躲了進去。這座廢棄的廟宇十分破敗,廟宇前的樹上已經被山風吹得不剩幾片葉子了,只剩枝乾獨立在風中。朝遠處眺望,白雲籠罩在視野盡頭處,山鷹在雲間盤旋著,還有叫不上名字的鳥兒吟唱著小曲兒,雖然掃了打獵興致,但賞賞淮南美景也令他身心愉悅!
“大郎,快來看,廟裡還有一個人,看樣子好像快要死了。”
正在賞景的孫策被孫輔的話打斷了,順著他的指點找到了一個面容憔悴的佩劍青年,從他的衣著來看,不像無家可歸之人,應該是個在外遊歷的,此時他已經陷入了昏迷,可即便如此,他的面龐都顯得十分堅毅!
“不可上前,此人看樣子是受了風寒,而且還挺嚴重的,那東西可是會傳染的,萬萬不可接觸啊!”
孫策剛想上前看看那人,和他一起來的張祝就攔住了他,張祝父親就是之前到孫家替他診脈的郎中,張祝家算是醫學傳家,
因此他能識得出風寒病。 孫策聞言,心中開始了一番思量:東漢時期的人和後世不一樣,一言不合就暴起殺人的大有人在,輕視人命是這個時代的常態。
關羽在家鄉河東聽聞有人強搶民女,一怒之下殺了當地的豪強,之後為了逃離追捕輾轉到了幽州,然後才有機會認識劉備。
典韋在陳留時聽說朋友劉氏被欺壓,當街劫殺了李永夫妻,然後在幾百個護衛眼下脫身,為豪傑之士所賞識。
夏侯惇十四歲時,因為聽到有人侮辱自己的老師,一怒之下殺了那人,從此名聲大振。
徐庶為了幫朋友報仇而殺人,被同黨救出後才一改過往開始求學……
這個時期,許多名聲很大很好的豪傑都殺過人。有為了朋友的,有為了義氣的,甚至有為朋友頂罪的,仿佛義氣就是一切,無視法律與規矩。
可能是獨尊儒術的時間還不長,遊俠出沒的時代還留存在人們的記憶中,這個時候的社會價值觀就是這樣。
大家普遍認為有理由的殺人就是沒錯的,殺人之後可以有無數種理由脫罪,法律沒有威嚴,殺人犯很容易就逃了,官府往往就不了了之了。
由此可見,眼前這人的性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現在正是孫策謀取一個好名聲的天賜良機,至於這名聲真不真,反正黔首是不知道的,“孔融讓梨”的孔融當官後也沒見他做過什麽好事啊。
想到這,孫策果斷上前查看起了那個青年,青年手上的虎口有著厚厚的老繭,看起來佩劍不是花架子,摸了摸他的腦門,感覺很燙,應該是發燒了。
“這人此刻落難於此,實乃迫不得已,出門在外又有誰敢保證自己不會有困難呢?既然我遇到了,就要將此人帶回去治療!各位先離遠點,防止被感染上風寒。”孫策對著身邊的夥伴說道。
眾人愣愣地看著孫策解下腰帶脫掉外衣,用外衣遮住那青年,接著用腰帶綁住,防止風雨將外衣吹飛, 然後將青年背起,冒著風雨往城內趕。
“孫郎不愧是孫司馬的兒子啊,真講義氣!”
“以後不管啥事我都聽孫郎的!”
一路上沉默少言的趙卓由衷地發出一聲感歎,一旁的蔣壹和張祝連連讚同,就連一直視孫策為小孩子的孫輔在心裡也對這個堂弟升起了一絲敬佩。
不等孫策走出多遠,蔣壹四人連忙追了上去,幫忙托著那個青年。走在泥濘的山道上,幾人第一次以孫策為中心共同努力做一件事。雨勢來得快,去得也快,還沒走多遠,雨就停了,眾人加快速度來到壽春城內的醫館。
“此人得了嚴重的風寒,需用附子,乾薑和蜜製甘草熬製的四逆湯治療”,張祝的父親張峪很快就給那個青年煎好了藥,順帶著煮了生薑湯讓幾人喝下去,防止感染風寒。
眾人互相道別回了家,其他人回家後自然免不了在大人面前吹噓今天的事,“孫策講義氣”由此正慢慢地在壽春傳開。
兩天后,那名青年醒了過來,張裕通知孫策來看他,剛見面那人就準備起身給孫策行大禮,孫策趕忙上前阻止,一番推搡之後,青年開口道:
“在下吳郡凌操,在家鄉時不幸被黃巾賊兵裹挾,趁著賊人不注意,逃了出來,不想路上竟感染了風寒,勉強逃到了壽春山裡的廟宇內,就陷入了昏迷不省人事,幸好得公子相救,今後在下願為恩公犬馬,以報救命之恩!”
孫策聽完凌操的話,突然想起這不是東吳名將凌統他爹嘛,沒想到名聲還沒傳出去,人才倒是先收了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