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我是救主,譜寫史詩》第265章 “命運之主”的有意安排
神不是沒有看到維娜卡納的痛苦。

 晨尹一直望著維娜卡納,自然也望見她翻開那本來歷不明的古籍。

 維娜卡納不曉得那本古籍是由誰寫就,為何會載明那些可恐的言語,可是,神知道。

 神望向那本古籍,自維娜卡納翻開第一頁時,她便從神性之中得知,上面言語乃是由命運古卷的陰本上抄錄下來,譯成了真阿文。

 在不遠的未來裡,神曉得維娜卡納會發生什麽——她將明悟天上與塵世的真理。

 天上的真理自不必說,而塵世的真理...

 晨尹依然記得自己走入童話世界盡頭的時刻。

 那時她與洛梅阿走向深處,直至在一道殘破門扉前停下,門扉之後即是命運之主的破碎神國。

 【命運是塵世的真理。】

 晨尹不會忘卻門扉上的刻字。

 她此前一直有過猜測,望見維娜卡納身上所發現的一切後,便確定了那個猜測。

 神望著心靈飽受重創的維娜卡納,她與“命運之主”的關系匪淺,若果自己猜測不錯的話...

 “命運之主”選中了她。

 維娜卡納一直以來飽受古言“命運”折磨,在翻看古籍之後,被死魂侵佔雙腿,看見了整個家族的歷史與宿命。

 那絕不是什麽巧合,而是“命運之主”的有意安排。

 神思索著,維娜卡納漸漸屈從著,向可悲的宿命低頭,她身上所經歷的一切,就好似是某位神祗在考驗她。

 讓她從中學會順遂命運的安排。

 晨尹能看見,若她就此屈從,維娜卡納此後的命運便徹底塵埃落定,她將是那位“命運之主”的神人或是聖徒。

 神不願那些事發生。

 晨尹看著維娜卡納,心中思索,自己必須做些什麽。

 然而,倘若自己此時顯聖,以溫柔的話語同她講述,那麽她不過是從對“命運之主”的屈從,走向對自己的屈從而已。

 神所想的,不是從眾,而是先學會質疑。

 就同家族第三代人羅倫一樣,神不會忘記他被困於雷霆堡時,放下舊有的信仰,向遍布雷霆的天穹昭示人的意義。

 而對於維娜卡納,晨尹願她先質疑自己,願她對自己放下一切的冀望,即使自己顯現到她的面前,依然無法教她屈從。

 但在這之前...

 晨尹看著維娜卡納,這可憐的王女,沉浸在被宿命圍困孤城的悲劇中,她靜默了她自己的喉嚨,一句話也說不出口。

 尋常真教徒們,面對史無前例的打擊之時,往往會發狂般吟誦經文、禱告,同神祈求恩典卷顧,然而...維娜卡納沒有這麽做。

 她認識到再如何祈求都是無濟於事,都是在白白耗費她的氣力。

 神沒有聽到她說出過任何褻瀆咒罵的言語,卻比誰都能明白,這個王女,此時對自己的信仰已幾近崩塌了。

 王女的潛意識裡,主理應卷顧她,因她的家族中出過傳唱於史詩中的羅倫王,後者帶來了主的福音,主也理應卷顧她的家族,她不該讓他們遭受那般可悲的命運。

 羅倫王昔年帶來福音的壯舉,難道不應澤被後來的子孫嗎?

 維娜卡納不能明白這些,父母、王宮裡的人們、還有覲見的貴族與神甫們,每個人都知道,王室是被神選召的,王室統治大地的權柄,乃是由神授予的。

 主為何不卷顧我們呢?我們難道不是被主選召的嗎?

 維娜卡納不明白神為何漠視他們的可悲宿命,在一次一次沒有回應的禱告中,維娜卡納的心慢慢沉底,連她自己也沒意識到,她正漸漸對信仰感到絕望。

 神望著她,笑著搖了搖頭。

 實在難以想象,以後的她,竟會被末代聖都王威弗列德一世評述為:“主啊,這世間再也沒有比她更愛你的了。”

 神對她心生憐惜,她不願這孩子就此走向徹底屈從,喪掉所有的希望。

 有些時候,比起寬慰,憤怒更能激起希望殘存的余盡。

 晨尹望向大地的另一處,這些日子以來,她不是單單注視維娜卡納。

 王國的鄉間一隅,樸素的山土之間,佇立著一座不起眼的修女院。

 自真福盧克創立蒙福騎士團以來,南方大地與北土掀起了一陣獻土於教會的風潮。

 世俗領主將自己的一部分封地贈獻給當地的教堂與修會,在數百年間層出不窮。

 其中既有出自世俗的考量,因領主們渴望由此換來騎士團好感與武力庇護,更有出自精神的考量,天國與地獄都在死後的世界,而人死後究竟會到哪裡去,很少有人能夠說清楚。

 上至各地王公貴族,下至鄉間平民農奴,絕大多數人只是粗淺地知道,死後的世界是天國與地獄,前者無限幸福,後者萬千痛苦,行善能上天國,作惡將下地獄。

 許許多多的神學理論,唯有常年在靜謐的修道院中研習天上奧秘的神職人員們知曉。

 在世人眼中,這些神職人員們,都是離主近的人,因為他們遠比自己更了解主,因此更信主。

 而在這王國裡,漫長的歷史裡,總有些聲名遠揚的有志修道士,他們擁有極高的神學造詣,有的乃至被奉為教會聖師。

 除了神學的造詣外,那些聲名遠揚的有志修道士,往往會效彷真福盧克,在年青時,甚至終生四處雲遊布道。

 神知道, 盧克所做的,並非是二元化的利大於弊,或是弊大於利這麽簡單。

 利處與弊處往往不是能夠直接比對的。

 起碼現在,有一位修女嬤嬤,因效彷盧克雲遊布道,而引起了晨尹的注意。

 她名為簡,平民出身的她沒有姓氏,也沒有中間名,只有一個簡簡單單的教名。

 簡的童年淒慘,她是戰亂中的孤兒,父母都死在了屠刀之下,是當地的修女院救助難民時發現了她。

 【主賜予我們生命,因此我們不得漠視他人的生命,因那同樣是主賜予的。】

 這句經文因早期教會的某位教宗而聞名,第一次信經大辯論裡,它被援引來論證一個至關重要的議題:

 教會肩負救助貧苦的使命。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https://,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