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方先生的修士生活》第2章.易
  一個現代人,將前世嗤之以鼻的玄學搞懂了,這樣的事情,似乎很有意思。

  但方勉並不這樣覺得,經歷了輪回,讓他對很多事情的看法都改變了。

  方勉從包裡拿出一把草莖放在桌上,便細細推算起來。

  這種古老的推測事物變化的方法,出自《周易》,作為儒家群經之首,其實方勉與其說是用它來卜算,倒不如說是用作教化。

  “是一個旅卦。”方勉看了看卦象,微微皺了皺眉,“下艮上離,山中燃火,燒而不止。如此看來……張叔應該確實會有些災禍。”

  “這……!?”張嬸聞言,再次忐忑起來,“勉小哥,這該如何是好。”

  方勉又道:“張嬸你且先別急,根據卦辭來看,旅貞吉。”

  貞,《說文解字》解釋為:“貞之為問,問於正者,必先正之”。

  套用到自身也就是說:“貞”有卜問的意思,問卜於《易》,須先正自身。

  所以貞可以理解為正。

  “意思是說,在旅行中堅守正道,就能遇難成祥。”方勉解釋道,“我看張叔做生意從不短斤少兩,人緣也好,雖然這次旅途中會遇到災禍,但是不會對他造成太大影響的。”

  “勉小哥,你說真的?!”

  “這是當然。”方勉肯定道。

  “小勉哥。”那梁姓的漢子嘿嘿笑著,湊過來道,“咱們這的人,哪會有什麽壞心思?我看這次就算有事,也保管有驚無險,張嬸,你也別太擔心了。”

  “誒。”張嬸稍稍安心了一些,“你這樣說我就放心了。”

  說起來,方勉從小在這小集市上長大,偶爾也會像這樣,將自身所學的道理跟周圍的人講一講。

  這樣做,大概也有些年頭了。

  而這個時候,方勉的面色,卻是微微變了變。

  “勉小哥,怎麽了!?”

  方勉搖了搖頭,眉頭緊鎖,指了指對面一桌,一名路人不小心打翻了茶碗,茶水灑了一地,茶碗則正好滾落在自己腳下。

  幾人見狀,連忙上前幫忙收拾。

  這看在其他人眼裡,實在是稀松平常的一件小事,但方勉卻是有些反常地楞在了原地。

  ……

  他雖然偶爾會幫人卜算,但說白了,只是用《周易》中的道理,來教周圍的百姓要遵循正道,做一個正直善良的人。

  畢竟這個時代嘛,這些平民百姓還挺信這些,而且他如今也算得挺準的。

  一來可以自娛,二來可以教人好的道理,何樂而不為呢?

  但隨著時間越來越長,方勉對這門技藝卻是越來越感到驚奇。

  《易》中有言,古聖王伏羲氏作八卦以類天地萬物,它和倉頡所造的遠古文字一樣,是一種代表天地萬物的符號。

  而對於方勉而言,他感到這些符號越來越像是:天地的語言。

  但……天地真的有語言嗎?

  天地又不是人,他會有自己的意識嗎?

  方勉不知道,但就在剛剛,他仿佛真的看到了一些信息。

  “兌為澤,為水性物,為少女……”

  “現在時間是六月,夏為火,水火相衝,危險了……”

  “有一位少女在水澤邊將要遇到災難……”

  雖然《易》中提到,天地萬物都是存在聯系並且循環變化的,所以從眼前突然發生的事情中,看出許多其他信息來,這根據《易》來說確實是可以做到的。

  但眼下這樣的事情,

對於方勉這樣一個從現代過來的人來說,實在有些令人覺得難以置信。  但……真的是自己想得太多麽?

  他的心中,總覺得有些不好的事情要發生。

  他上前將地上傾覆的木碗撿起來。

  “這位兄台。”方勉上前問道,“不知從何處來?”

  “我麽?”那漢子爽朗道,“我打西嶺縣來。”

  方勉點了點頭:“各位,我先回去一趟。”

  “好咧!”

  ……

  距離茶攤不遠,順著巷子往最裡頭走去,是一座小院,白牆黑瓦的屋子,院子裡種著幾株翠竹,籬笆牆上還繞著些牽牛小花,打理得挺整潔。

  院子裡,一名穿著樸素的婦人,坐在樹蔭底下,正縫補著衣裳。

  “娘!”方勉喚了一聲。

  “回來了?”

  “誒。”大門敞開著,方勉朝屋內看了一眼,一名穿著文士衫的中年男人,坐在屋裡喝著茶。

  “爹!”

  “回來了?”中年人轉過頭,瞧他一眼,“這麽大熱的天,也不知道歇會,小心害了熱病。”

  “爹,心靜自然涼嘛。”方勉聳了聳肩。

  “又是你那些雜書裡的說法?”方父搖了搖頭。

  方勉的父親是個讀書人,有功名在身的讀書人,但讀的都是寧國的經卷,不懂方勉讀的那些,稱為雜書倒也無可厚非。

  “有空還是多讀讀正經書。”

  “知道了,爹。”

  方父雖然偶爾會勸勸,但倒也並不反對,畢竟,那些書是方勉與生俱來的。

  只是希望方勉能夠正經考個功名,光耀門楣罷了。

  方勉一邊答應著,一邊推開房門,進了臥室。

  臥室布置很簡單,也就是一套桌椅,幾個舊櫃子、書箱什麽的。

  靠牆有一張書櫃倒是新買的,裡邊密密麻麻地陳列滿了書籍,也比較新。

  這些書大都是方勉前世讀過的書籍,為了避免忘記,一一手抄下來的。

  他喜歡讀書,他喜歡書中的道理,他心中明白,人無論在任何時候,都應該保持積極與樂觀的。

  就像書中所說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他看了看桌上,此時桌上還擺著一本已經寫完的書本,旁邊還有一支毛筆與一方硯台。

  他將這本書翻看了幾頁,準備收起來。

  “喵……”這時候,一隻毛茸茸的小家夥從窗台外頭跳進來,是一隻小狸花貓兒,喵嗚嗚地叫喚不停。

  這是隻野貓,名叫小魚兒,前些年也不知道從哪跑來的,因為下大雨,便在自家屋簷下躲雨。

  當時方勉瞧他可憐兮兮的,腳上似乎還受了些傷,索性便讓它進了屋,順便弄了點米糊之類的吃的,又給它包扎了一下傷口。

  哪知道這小家夥便賴在這兒了,時常來這蹭吃蹭喝。

  方勉不禁有些哭笑不得,一邊摸著它的小腦袋,示意它安靜下來。

  看著這小家夥可愛的模樣,方勉心情也不禁安定了少許。

  他一邊將書收起來,一邊開口:“這是《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說的是人應當向天地學習,學習其自強不息的精神與深厚的德行。”

  貓兒又喵喵叫了兩聲。

  方勉不禁有些嗔怪又有些好笑地道:“你這貓兒又不懂,淨曉得來這湊熱鬧。”

  收拾好了,方勉又從廚房裡拿了些今早剩下的粥,再多加水泡了泡,當作貓糧,免得自己出門,這小家夥覓食不到餓著。

  這個時代,可不像前世。

  這個時代生產力普遍比較低下,再加上若是遇著貪官,說不得還要給些苛捐雜稅,更不用說有時還鬧山匪。

  雖然說近些年好了很多,但尋常人也是有得吃就不錯了。

  下橋集是這些年風調雨順富裕了,不然,對於大部分普通百姓來說,用余糧來喂貓,算得上奢侈。

  方勉只是瞧著貓兒道:“吃吧吃吧,不過最近天太旱,余糧可不能老給你這饞貓吃,吃完這頓,得乖乖去找食吃咯。”

  貓兒此時竟停了下來,喵喵叫了兩聲,像是聽懂了似的。

  方勉不禁有些驚異於這小家夥的靈性,但此時也隻得摸了摸它的頭,似安撫它。

  方勉心中想著茶攤上的事情,他決定去西嶺縣一趟。

  這樣的天氣,是很難在白天趕路的,方勉也隻得等到傍晚,毒辣的陽光低沉了下去,他才收拾東西準備出門。

  去西嶺縣六七十裡路,今夜啟程,也用不著太著急,明天清早應該能夠趕到。

  如果有人知道方勉因為這樣一個莫須有的理由,就要趕六七十裡路去西嶺縣,恐怕只會以為方勉瘋了。

  其實方勉心中也沒個底。

  但最終……方勉心中有種強烈的願望,讓他選擇試試。

  畢竟,試試又不要錢。

  “如果無事發生,就當是出去散散心吧。”方勉心中暗道。

  說起來,自己倒也好久沒有去過城裡了,去逛逛也是不錯的。

  “爹,娘。”他收拾好了以後,走出房門,“我去城裡一趟,辦點事情。”

  “這麽晚了還去城裡?”方父端著茶杯,喝了一口茶水,有些擔心地看了他一眼,要知道去城裡可要走好幾十裡山路。

  這年頭,可不像前世處處都是大路,大晚上的遇著各種肉食野生動物都不是不可能。

  “晚上趕路方便。”他取了一張獵弓,立即上了路。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