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古槐人家》4
  總算,繁忙的麥收結束了。小學堂裡高老師回來,就招呼孩子們來開學。放假期間,高老師去縣城托人翻印了一些新課本,除語文課本外,還增添了算數、珠算、歷史、音樂等課本。語文課本裡,那些之乎者也的文章少了,添加了魯迅先生的《藥》、多首唐宋詩詞,還有范仲淹的《嶽陽樓記》等,這些都讓孩子們耳目一新,感覺迴然。而薄薄的一本歷史課本,簡明扼要的把炎黃子孫血雨腥風更朝換代的發展史,呈現在孩子們的面前。特別是近百年來,中國人民受盡列強欺壓略奪的屈辱史,在孩子們的心裡,激起久久不能平撫的漣漪。

   已經近一個月不下雨了。天下事有利便有弊:麥收期間晴天無雨,有利於麥子晾曬入庫;可是,對於三日不雨小旱,五日不雨大旱的莊稼地來說可就遭殃了。套種的棒槌子苗大部分已旱死,只有靠近村邊幾塊地的禾苗,因用井水澆灌過,還有一線綠色的生機。北溝裡的暖水河也斷流了。麥子豐收的喜悅,轉眼間被乾旱的愁容掃去。幸好,村裡這口老井,依然水勢旺盛,能保障一些地塊的澆灌和全村人畜的用水。據老人們講,這口老井正好打在地下河脈上,這條地下河脈,西起八岐山底的墨龍潭,東至冶原集的老龍灣。有事實為證: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村民,早晨打水時不慎將汗巾掉到井裡,他打水回家後,緊接著去冶原趕集,因口渴,便到老龍灣冶泉處捧水喝,驚奇地發現,他的汗巾從冶泉裡流出。

  抗旱保苗成了家家戶戶的頭等大事。村裡的保長,把鄉公所派下的征糧納稅的事也暫時放下,而招集各家族的老人,開會商量抗旱保苗的對策。村保長孫厚說:¨各位長輩,咱們村六百多畝地,麥前套種的棒槌子苗基本都已旱死,如果不種了,秋後的征糧就沒有保證。看節氣現在補種還來的及,可是咱村就這一口水井,大家商量商量怎麽用水吧,可不能再為爭水打起仗來。¨孫修德咳了兩聲清了清嗓子,說:¨全村數我家的地多,老井上的水車也是我安的;這樣,我吩咐四個壯勞力輪班的在井上搖水車,供家家戶戶挑水點種棒槌子,我那幾塊地也是挑水澆,各位看行嗎?¨¨嗨!老弟呀,你這是善舉,怎麽不行,哈哈!¨膏藥老五首先讚同,其他幾位老者也齊聲附和,事情就這麽定了。

  這些天被烈日烤焦的土地,一钁頭刨下去,掀起的土坷垃硬如石塊。坡裡割過麥子的田地裡,攢動著男女老少勞作的身影,有擔水的、掄钁頭刨坑的……為了秋後的收成,揮汗如雨,抗旱保苗。

  村保長孫厚沒忘卻他的光榮使命,他敲著鑼穿梭於忙碌的人群中,嘴裡喊著:¨大家停一停,看一看,按照告示趕緊辦。¨走個五、六十步就貼一張,一直從街東頭貼到街西頭。擔水的、推碾的、叫賣的、閑逛的都停下腳步,湊近了看那告示,有不識字的求識字的給念念。那是鄉公所征糧納稅的告示,大體內容是:征糧,每畝地二十升麥子,東家、佃戶各佔一半;納稅,每戶每人頭八升麥子。民國十五年八月十五日前交齊。¨他娘的……辛苦一年全交給狗官府了!¨有人聽明白了告示的內容,接著就來氣,嘴裡罵著,伸手就去撕那告示。

   小學堂裡又放假三天。孫文源拉著四個大個子同學,承包了搖水車的活。搖水車可是不輕松的體力活,一條四十多尺長的鐵鏈,間隔二尺鑲嵌著一個碗口大小的橡皮錢,鐵鏈子穿進一根碗口粗、十幾尺長的鐵皮筒內,

鐵皮筒一頭下到井底,一頭固定在在井口的鐵架子上,鐵鏈子掛在齒輪上,搖轉齒輪就帶動鐵鏈上下循環運動,鐵皮筒內向上運動的橡皮錢同時把井下的水提上來,提到鐵桶口的水落到鐵皮槽內,然後順鐵皮槽流出來。每搖轉齒輪一周,就要提起一桶水的重力上升一步。幾個十幾歲的稚嫩少年,胳膊還沒有水車的搖把粗,乾這種活的確太吃力,但他們個個都是倔強不服輸的脾氣,硬是咬緊牙關堅持下來。當然,來挑水的也不是沒心沒肺的木頭之人,他們見孩子們乾的這樣吃力,過意不去,都是上去助一臂之力。  夜裡,孫文源回到寢室,燈也沒點就躺床上。這幾天搖水車,累的他腰酸胳膊疼,手上還磨起了血泡。他第一回乾這種體力活,也是初次體會到勞動的艱辛。他碾轉床鋪,頭腦裡像放洋片似的轉換著不同的畫面:一會兒是場院裡揚場的畫面,隨著簸萁的飛揚,飽滿的麥粒金燦燦的落成山;一會兒是田地裡乾枯的禾苗,和炎炎烈日下辛勤勞作的父老鄉親;一會兒好像是高老師的聲音:今年官府的征糧賦稅太重了,我們要聯絡起各家各戶抗交;他腦海裡一會兒這個,一會兒那個的,朦朦朧朧中就睡熟了。

  早晨,孫文繡和孫文嫻姐妹倆起床梳洗打扮後,見二哥孫文源的房門敞開著,隻垂著竹青門簾,就猜定二哥還在屋裡。孫文繡向孫文嫻使了個眼色,右手在嘴處擺了擺,然後牽著孫文嫻悄悄的掀開門簾,進屋後見二哥還睡著,孫文繡示意孫文嫻用手去撓二哥的腳心;孫文嫻也是乖淘氣的,抿著嘴伸出白晰的小手,在二哥的腳心上輕輕劃了一下,孫文源條件反射的揮了下手,眼都沒睜;孫文嫻又去劃了一下,孫文源又揮了下手;倒是孫文繡忍竣不住笑出了聲,才吵醒了二哥。孫文源見倆妹妹來逗自己,睡意全消又感開心。他親昵的握住倆妹妹的手,對她們說:¨你們倆以後跟著我到學堂讀書學文化,長大當花木蘭,怎樣?¨¨爺爺和娘不讓去。¨孫文繡說;孫文嫻小嘴也快,接過孫文繡的話說:¨娘說了,女孩子不能上學堂,去就學壞了。娘說女孩子在家裡學針線、學寫字畫畫就行了。¨孫文繡究竟是大兩歲,知道的事還是多些,她跟二哥俏皮的說:¨女子無才便是德!¨¨嗨!人不大還滿腦子封建思想。¨孫文源拍了拍孫文繡的後腦杓說,接著又問孫文繡:¨好些日子沒見著二姐了,她忙啥呢?¨孫文繡答道:¨二姐在後院裡,成天和三姐在一起,描眉、點胭脂、試嫁妝,等著坐花轎出嫁呢。¨孫文源刮了一下孫文繡的俏鼻子,笑著說:¨二姐出嫁走了,以後就輪著你的了。¨¨才不是呢,先輪著你娶嫂子才是。¨¨孫文繡說著,攥起拳頭在二哥的腰部打了一下。孫文源掏出懷表,已是七點一刻了,他和倆妹妹說:¨你倆快去飯堂吃飯吧,我洗洗隨後就到。¨姐妹倆答應著,蹦跳著出去了。孫文源忍著胳膊、手心血泡的疼痛,撩著銅臉盆裡的水在臉上抹了幾把,用毛巾擦了擦,便到飯堂草草吃了幾口,喝了一碗棒槌子糊煮,然後上學去了。

  孫文錦在大家庭裡女姊妹中排行老二,因此孫文源稱呼她二姐。孫文錦婚親已定,秋後出嫁,婆家是董閣樓高姓財主家。大姐孫文悅,是孫福常家的大閨女,前年已出閣,嫁給了平南峪劉家大院的二少爺劉東;這劉東在縣裡謀事,也一塊給大舅子孫文清找了個差事。在大家庭裡孫文欣排行第三,她爹孫壽常,隻她這一個閨女,沒有子嗣,便由孫老太爺做主,把孫文清過繼給她爹當兒。孫文繡和孫文嫻姊妹倆,一個排老四、一個排小六,中間裡還有個孫文菊是老五,她和大姐孫文悅是親姐倆,她們還有個弟弟叫孫文澤,剛滿兩歲。老太爺孫修德三兒三女,他給仨兒隻分了宅院,所有的田產、家資還由他掌管;各家的夥食、日常零用由他按月發放;他輪流到各家吃飯,一輪一年。他仨女兒早嫁多年,不提。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