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古槐人家》5
  所謂夜校,就得有學生。於是,由沈同福出面跟村保長孫魯商量,組織些村民、不管男女老少的,只要願意識字學文化的都可以來。孫魯一聽,這不是又為村民辦了件大好事嗎!?他便安排前後村的兩位甲長,各家各戶的通知。世世代代在土坷垃裡找飯吃的莊稼人,吃盡了不識字沒文化的苦頭,聽說村裡辦起夜校教各人認字學文化,便上趕子著報名參加。

  夜校開辦時間是傍晚酉時半個時辰。村裡個別上年紀的老頭、老婆、一些沒念過書的青壯年、大閨女小媳婦,有空就按時來小學堂上課。那四間屋的課堂裡,每晚都是人頭攢動、坐無虛席。夜校到點散場後,讀書會的青年們便集聚一堂,捧書夜讀,孜孜不卷的從那知識瀚洋裡汲取豐富的營養。那晚,當孫文源把厚厚的一摞書放到桌面上,各人爭搶著拿到手後,都異口同聲地驚呼道:“哇,好書,真是好書!”有鄒容的《革命軍》,陳天華的《猛回頭》、《驚世鍾》,章炳麟《駁康有為論革命》,還有高爾基的《母親》,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法捷耶夫的《毀滅》等蘇聯小說,魯迅先生的《呐喊》和丁玲女士的《莎菲女士的日記》也在其中。但凡能找到、買到的,孫文源認為有價值的書,便不吝錢財傾囊相購。知識能指明方向,還能武裝人的頭腦,讓人強大起來!這夥子青年便開始尋著那個方向,執著地邁開步伐,一直走下去……

  暑假期間,孫文源忙得不亦樂乎。白天去五肼集尹記雜貨鋪當夥計,夜裡再忙活夜校、讀書會的事項。這晚,他滿身疲憊地回到家裡,妻子尹秀娟還沒睡,正在罩子燈下縫一件夾棉坎肩,聚精會神的,沒有察覺悄悄進屋來的丈夫。孫文源也不動聲色,原地靜默地瞧著妻子,昏黃的燈光映照著她那俊悄的臉龐,雖然青春的光彩已悄然退去,但那慈愛、剛毅的神情卻依然韶光灼灼,令人憐愛、欽佩不已。孫文源不由得過去,那雙大手柔柔的抱住妻子的肩頭,說道:“老婆,要愛惜自己的眼睛,燈光昏暗,乾這麽細的針線活傷眼。”她放下針線活,說道:“不幾天就走了,趕著給你縫個薄棉坎肩穿在身上,擋擋秋寒。”他俯身一下子抱起妻子,放到床上坐了,接著去打來洗腳水。她說:“又獻殷勤,什麽事求我,說吧。”他給妻子脫著鞋襪,出口念道:“征人何懼秋寒侵,知冷知熱妻兒心,臨行溫情洗玉足,謹報賢妻坎肩恩。”她捧住丈夫的雙腮輕輕地撫揉著,說道:“酸酸的,肉麻!嘻嘻。”她卻又接著念道:“風起紙鳶翔藍天,難脫地力一線牽,征人馳馬走天涯,留份丹心在妻邊。”他再也按捺不住那股激情的湧動,便急急地整理拾掇了,就擁著妻子睡覺。屋裡熄了燈,但,那輪皎月的光輝,一下子從門窗間泄進來,所到之處影影綽綽,把屋裡的浪漫演繹到極致。

  這年的公歷九月一日的前一天,還正好是農歷的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天。天剛放亮,尹秀娟就起來,漱洗後接著去廚房給爺爺和婆婆寖了雞蛋。然後回屋裡來,丈夫孫文源也正好起床,她就想把這兩天心裡一直琢磨的那件事,說給丈夫孫文源聽聽,看他有何建議。她就說:“文源,前些天收割棒槌子,又是你那邦同學沈同福、孫首禮他們幫著收的,等你走了後他們還要幫忙種麥子,我想如何答謝答謝他們。夏季裡給他們各家送的麥子,他們都推辭不要,好歹的硬是送下了,這回不至於再送糧食給他們吧!?”孫文源沉思了一會兒,

就說:“這倒也是。”待他收拾了洗漱用具後,忽然說道:“今天是中秋節,家家戶戶都是晚上吃團圓飯,咱們何不中午叫他們過來聚一聚,每人給他們備個紅包,裡面放兩對月餅、四塊大洋。秀娟,你看怎樣?”她就說:“這樣當然好,只是這麽多的人,晌午備一桌子飯菜不容易,大廚房裡譚廚子又不在。”孫文源得意地說:“這好辦,咱也跟五肼集你家二叔學學,有人吃飯就去打羊肉。”她噗嗤笑了笑,說:“饞嘴!在這上頭你倒是學的快。”他拉著戲腔道:“鵲兒嶺全羊湯,吃起來滿口香,加塊豆腐煮啊,養胃健脾身體壯!”這時,士勳從他嫲嫲屋裡跑過來,進屋後既沒理他爹也沒瞧她娘,而是直接跑到弟弟士仁的床邊。也巧,像是小兄弟倆有那心裡感應似的,哥哥剛到床邊,弟弟就醒來,看見哥哥就“咯咯”地笑,士勳就把嫲嫲給他的那些好吃的掏出來給士仁,花生糖、山楂糕什麽的,還和弟弟說:“明日是哥哥的生日,嫲嫲煮了雞蛋,哥哥拿來給士仁吃,哈。”看著小兄弟倆的深情厚意,孫文源和妻子欣慰地相視笑了笑。尹秀娟說:“你去和娘、爺爺說說,再去小學堂要沈同福挨個通知通知,你就去準備吧。”孫文源問:“士勳,跟爹去玩嗎?”士勳乾脆地說:“不去,待會兒我和弟弟去前院玩。”孫文源又和妻子相視笑了笑,便出門去。  正是中秋佳節,大部分的同學都在家裡。收到沈同福的通知,各人便按點前來相聚。可巧的是,孫相田他二姐的婆家是趙閣莊,和高群家還是緊鄰,她又正好要回婆家去,沈同福便托她給高群帶信,要他約著高齊民來孫文源家聚會。高齊民和高群巴不得有這樣的機會,倆人得信後便扔下手頭的事項,速速前來報到。

  後院大飯堂裡,十幾個人正好坐了兩桌。因為是同窗好友聚餐,宅院裡便只有孫文源和妻子尹秀娟坐陪。開席前,大家夥都鼓起掌來,要餐桌上唯一的女性尹秀娟來個開場白,孫文源也給妻子遞眼色鼓勵她。尹秀娟便落落大方地站起來,白皙的臉面上稍稍起了些紅暈,卻更顯得嫵媚嫣然。她抱拳在胸,緩緩擺了擺後放下,銀鈴般地話語脫口而出:“今日中秋逢佳節,同窗好友聚一堂,容我秀娟敬三盅:第一盅,敬得是深情厚誼眾弟兄,幫了麥收幫秋忙,棵粒無損都入倉。”說完就跟大家碰了一飲而進,接著道:“第二盅,敬得是士勳乾爹和親爹,高齊民及孫文源,明日攜手赴省城,一路順風多珍重。”說完便隻跟高齊民、孫文源碰了下盅喝了,便又轉向她側對過的高群說:“第三盅,敬得是錚錚男兒高群弟,適時趕到來捧場,重情重義熱心腸。”這會兒,高群主動起身過來跟她碰了喝下。高群接著提議道:“秀娟嫂子三盅酒敬得圓滿、情意深重。嫂子不愧多才多藝、閨中俊秀!請嫂子再來段琵琶曲助興怎麽樣?大家鼓掌!”飯堂裡,一時響起熱烈的掌聲。尹秀娟拿來琵琶,她沉思了一會兒,還未及想好彈奏哪支曲目,丈夫孫文源就說:“秀娟,你就彈一曲《在松花江上》吧,我們當下還有吃有喝,生活無憂,可東北人民正在日寇的鐵蹄下,過著水深火熱的生活,讓我們不忘國恥,時刻警鍾長鳴!”尹秀娟便彈指顫動,眼含熱淚,深情的彈奏起來。不時,渾厚的男聲合唱和著悲淒、激憤的琵琶曲,在飯堂裡、在宅院裡,回蕩響徹開來——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

  那裡有森林、煤礦,

  還有那滿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

  那裡有我的同胞,

  還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

  ……

  曲終,各人表情凝重,眼角掛著閃亮的淚花,還沉浸在東北人民流離失所、乞討流浪的悲慘畫面裡。高齊民“啪”地拍了下桌子,憤然說道:“日寇亡我中華賊心不死,侵佔東北、成立偽滿州國只是侵華的第一步,虎視中原,侵吞全中國,才是其真正的狼子野心。民國政府腐敗無能,獨夫民賊蔣介石又推行‘攘外必先安內’的獨裁政策,軍隊不去抵禦外寇,反而大肆剿殺共產黨人,中華民族真正到了岌岌可危的邊緣!我輩青年當奮發向上,追求真理,竭盡一分子之力量!”大家都為高齊民的慷慨陳詞而感動著,胸中有股激流在湧動。屋裡靜默了好一會兒,沈同福端起酒盅,起身打破了那一刻的靜默,說道:“借此機會,我敬齊民和文源兩位老弟一盅酒,兩位老弟明日就要回省城了,在省城肯定是見多識廣,還請兩位老弟人在省城,而心系家鄉,給我們這些窮弟兄們多帶回些精神食糧來,尋著好的路途別忘了帶著弟兄們一齊走。”等沈同福敬完酒、說完,孫首禮站起來說:“這次文源帶回來了那麽多好書,都需要花錢買,大家都知道,文源現在的家境大不如從前,我提議,咱們在坐的盡自己所能捐些錢,有多的就多捐些,沒多的就少捐點,以便文源和齊民給我們買新書, 怎麽樣?”大家齊聲喊道:“好!”孫首禮接著從口袋裡掏出錢來說:“我捐三塊大洋!”孫文源一聽急了,他站起來向大家擺擺手說:“大家不要急著掏錢!今日我和秀娟請大家來不是要大家捐錢的,而是要給大家發錢!你們看看,那邊準備的紅包就是。”尹秀娟也急忙說:“各位兄弟,麥裡、秋裡為我們家出了那麽多力,發工錢是應得應份的。”孫相田吆喝道:“嫂子,這樣您就見外啦,麥收後您給我們各家送了那麽多糧食,我們就甚感有愧!嫂子,您有所不知,我們從小得了文源哥的多少救濟數都數不清!”孫文慶、孫相春、孫文正等人也都點頭稱是。高齊民和高群看他們為錢的事打吆喝,倆人會心地笑了笑,高齊民就說:“各位,別為錢的事爭執了。錢這東西有時是好東西,它能讓人過上好日子;有時它又是壞東西,能讓人失去理智變成魔鬼鋌而走險!可是今日,錢在咱們兄弟面前是微不足道的,咱們兄弟之間的情誼是多少錢也買不到的!”高群接著說:“剛才齊民兄說的對,剛剛弟兄們對錢的爭執,讓我領會到了各位兄弟間的情誼是多麽的深厚。這樣,我和齊民兄給大家當個評判,我看文源拆開的紅包裡有四塊大洋、兩對月餅是吧?大家看這樣行不行,各位弟兄把月餅拿走,把大洋給文源兄留下,各人的捐錢也都收起來,怎麽樣?”高齊民說:“這樣很好!秀娟嫂子,你可得為我和高群也準備兩對月餅帶回家,剛顧了來喝酒啦,今晚的月餅還沒買呢!”滿屋裡爆發出一陣陣“哈哈”大笑。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