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無相歸真》第7章 山河破碎天地變
  葉溟回到清覺寺,已是深夜。此刻月朗星稀,天地寂然,仿佛萬物都已陷入沉眠。

  把玩著如意繩,葉溟進了清覺寺,先去後院看了看下午種在那裡的那株怪樹,瞧來瞧去,也沒什麽變化。葉溟隻好放棄,折回院中,徑直去了主殿下的密室。

  這間密室收藏著清覺寺這支法脈的自開脈以來,歷代傳人遺留的舍利子。

  從初代祖師到葉溟師傅惟念和尚,共計23代。算上惟念和尚,其中留下舍利子的共有15位。

  這些舍利子依次供奉在密室西側的石質舍利塔中,15座精致小巧的舍利塔依次擺放。葉溟繞著這些舍利塔轉了一圈,恭敬的上香禱念。

  然後把舍利子一一取出,搬來一張小案幾放在平日修行的蒲團前面。將舍利子一一放在案幾上。

  葉溟便盤膝坐在蒲團上,打坐入靜。這些舍利子葉溟以前也曾研究過,只是沒研究出什麽名堂。

  這趟下山,師兄反倒提醒他了,師門秘傳的東西很亂很雜,一時也理不出個究竟。但是這些舍利子近在眼前,且經過昨夜之事,說不定能激發神異的變化。

  故此葉溟打算效仿今天蓮花琉璃盞發生變化時的情景,在這些舍利子近前修行白骨觀想法,試試情況。

  壓下思緒,收攝心神,排除雜念,靜心凝神,葉溟漸入禪定妙境之中。

  在佛法修行中,禪定又名三昧,所謂禪、定,也即止、觀。止是放下,觀是看破。禪定實指“心一境性”,也即心境是也,讓混亂的思緒平靜,外禪內定,專注一境。

  禪定修行大致可分為三各層次,其一“入靜”也,其二“至靜”也,其三“寂靜”也。分別對應“身空”,“心空”,“虛空”。身空則入靜,心空則至靜,虛空則寂靜。

  入虛空方能突破一切實相枷鎖,一應虛相困惑,始能生智慧,參玄妙。葉溟修行十數載,師傅悉心教導,加之此前幾番機遇,也不過才參悟“身空”而“入靜”。不過這也已是常人一生不可及的境界了,遠的不說,葉溟師兄傅子休,修行大半生,也不過只能打坐入定,尚無法“入靜”罷了。

  實際上,禪定雖然冠名禪定,但卻非是佛門一家獨有,各家修行宗派都有對這一境界的表述,所不同的不過是對於禪定的認識和側重各不相同而已。

  譬如【道德經】有雲“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複。”說的亦是入定的功夫。其他無論是天主、基督、真主等天啟三教,還是薩滿、巫蠱等遠古傳承,都對入定修行有著自己的闡釋。不過無論哪派傳承中,於定境再修持都是要求較高的修行之法,真能入定境,參妙法的是極少數人。

  這倒並非是因為此法對資質要求高,實則無論資質高低,聰慧愚鈍,都無關緊要。

  關鍵在一個“靜”字,絕大多數人生於天地之間,愛恨情仇,錢財名利,看不破,參不透。心念駁雜,念頭隨生隨滅。故此想要入定實在太難,這也是古人推崇赤子之心的原因所在。

  心境中,玄色汪洋仍如先前,深沉黑暗,混混冥冥,不見絲毫變化。葉溟心念掃過汪洋,刹那間依然跨越不知幾千萬裡,只是此玄色汪洋無際無涯,實在難以窺其邊界。

  雖然上一次進入心境,葉溟已經試著窺探這玄色汪洋的奧秘,只是沒有結果。這次葉溟心念掃過,也是毫無所得,隻好放棄。

  眼下最重要的事情,還是修煉白骨觀想法。

唯有自身功行再進一步,才有能力一探究竟。  運轉白骨觀想法,虛幻模糊的己身相之下,蓮花琉璃盞隨之燃起光焰。但見明黃色的光焰閃爍不定,助葉溟灼燒骨相,骨相之中不斷逸散出黑色的點點雜質被煉作虛無,虛幻的白骨相又略微凝實一分。

  就在葉溟借助琉璃光焰煆燒白骨相的時候。外界密室中,感應到琉璃光焰,擺成案幾上的舍利子亦起了變化。

  只見十五顆舍利子泛起金色毫光,這光芒越來越亮,其中祖師和惟念和尚遺留的舍利子竟被光芒托舉,浮空而起,化作兩道金色虹光環繞葉溟身體盤旋飛行,片刻後,一前一後遁入葉溟身體。其余舍利子則漸漸散去光芒,沉寂下來。

  心境之中,葉溟正在運功行法,此時玄色汪洋之上突然飛來兩道光芒,由遠及近,須臾之間,已經飛致葉溟己身白骨相頭頂。其中祖師傳承的舍利在己身相周圍盤旋3次,隨後飛入心境識海虛空之中,陡然大放光明,隨後化作一尊菩薩像,觀其形貌,正和清覺寺廟堂正中供奉的那尊菩薩像一般無二。

  而惟念和尚留下的舍利子則飛落到蓮花琉璃盞中,隨後琉璃光焰中傳來陣陣誦經之聲,其聲杳杳冥冥,加持蓮花琉璃盞焰一起灼燒葉溟己身白骨相。細聽之下,所誦之經,似是【大方廣佛華嚴經】。葉溟聞經而喜,靜修妙法,己身白骨相上雜質點點逸散,竟又凝實幾分……

  時值午夜凌晨,葉溟沉入定境修行,殊不知外界天地一如昨夜,竟然又起了不可預料的變化。只是此變不在天,而在地。

  但見東洲各地,名山大川之中都泛起了黑白黃青赤五色光芒,色澤由暗轉明,從淺變深,最後漸漸混做一體,衝上天空,整個天地都被渲染的五彩繽紛。西方大陸則亮起了紅藍黃白四色光芒,同樣融為一體,照亮天地。

  其他洲陸也被各色光芒渲染,整個水藍色的星球變得通體五色斑斕。世間各類生靈,無不失神注釋著眼前這不可思議的一幕。

  還沒等眾人反應過來,整個太陽系的星體在宇宙星空之中,全都陡然膨脹,直徑擴大為原來十倍不止,藍星的體積甚至超過了原來的木星。

  大地之上,天塌地陷,山呼海嘯,整個地球的山川地貌全都變得面目全非。那些名山大川之上的泛起各色光芒在這巨變之中光華更甚,隨後這些山脈也隨著藍星變大而生長。

  條條山脊鑽出大地,座座高峰直插雲天,整座天地仿佛重回洪荒大陸。短短幾分鍾之內,這種變動就已經停止,天空中的各色光華也漸漸變淡,最後隱沒消散,化入天地。而後,天地重歸寂然。

  奇妙的是,舉凡生靈集群立足之地,幾乎均未被這劇烈變動波及。各地人口聚集的城市,鄉村,基本上維持原貌未變,人們只是感覺腳下傳來的輕微的晃動。

  伴隨著這中驚天動地的變化,全球各地,一瞬間全都陷入了一片黑暗之中,蓋因藍星膨脹之後,原本埋在地下的各種水,電,氣等管道全都斷裂。

  往日燈火通明的人類聚集地,一瞬間便陷入黑暗之中,沒有人在近旁的各種人為造物,在這場大變之中,基本上全都隨著地球膨脹而被撕裂,以致破碎報廢。

  久處光明之下的人們,在這突如其來的黑暗之中,伸手不見五指,引發了群體恐慌。驚慌失措的人們紛紛拿出手機聯系親朋,詢問情況,尋求救助。

  可惜的是,因為太陽系星體集體膨脹,環繞在藍星上的所有衛星全都脫離的既定的軌道,紛紛被新生藍星的強大引力拉扯,化作一顆顆流星,飛散在膨脹了10數倍不止的大氣層中。所以人們的舉動注定是徒勞一場。

  外面天塌地陷,山河翻覆,葉溟在定境之中感應到身下傳來的輕微晃動,急忙結束修行,退出心境,將剩下的舍利子一把裝進口袋,閃身便出了密室。只是隨後所見,當真令人驚怖。

  清覺寺所在的這片山脈是橫雲山脈一條較小的支脈,叫做青平山。

  青平山蜿蜒綿延,其上有13座較高的山峰,其中清覺寺坐落的這座西象山海拔約1800多米,與清河村的高多差約為1400米左右。在這十三個山峰中排第二。第一高的那座山峰比西象山還高上幾十米,因為陡峭挺拔,其上多勁松怪石,所以喚作松石山。松石山和西象山隔著清水河東西相對,相距約五六公裡左右,清河村也是因此清水河得名。

  葉溟站在清覺寺前的平台上,眼睜睜看著對面的松石山在短短幾分鍾之內長高,長長,長寬,幾乎原樣膨脹變大了十幾倍。從一座稍顯陡峭的小山變成了萬余米直插雲天的奇偉大山。而且不獨松石山如此,腳下的西象山,甚至周圍的其他山峰,也發生了同樣驚人的變化。

  葉溟身處西象山中,感受更加真切,隻覺腳下傳來輕微晃動,隨後便見山體極速生長變大,破空穿雲,激起高空氣流化作寒風呼嘯。而隨著山脈生長,大地竟也同比擴展,兩峰之間相距越來越遠,據葉溟目測,基本上從原本的五六公裡左右擴展到了五六十公裡,和兩座山峰長大的程度相當。

  地處兩峰之間的青溪村,原本清晰可見。可現在,隨著西象山急速長大,葉溟眼睜睜看著遠處的清河村的越來越遠,越來越小,直至最後,以葉溟的目力,也只能依稀看見一點輪廓。

  短短幾分鍾,眼前發生的一切實在太過離奇。

  即使葉溟經歷了昨夜的長虹經天,收獲了變化如意的如意繩,飛入心海的蓮花琉璃盞等好幾件玄妙異常的寶貝,眼前的種種變化仍然猛烈的衝擊著葉溟的三觀。

  早前,葉溟雖然猜測天地之間仍然會發生變化。只是屬實沒想到,變化會來的這麽快,這麽猛,這麽劇烈,這麽離奇。

  晚上還和師兄傅子休,父親葉之商量如何應對即來之變,沒成想,還未付諸行動,所有的想法就都已經化作泡影。

  眼下這情況,別說讓人來修建拳館了,即便以自己的速度,要下山去青溪村,估計也得走上半個小時。而且眼下那些突然冒出來的地界到底是個什麽情況,還是未知之數。當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