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我真的隻想當一個學神啊》第952章 即將到來的“小冰河時期”!
  秦克其實此前就有關注到北極冰川和凍土的加速融化問題及由此帶來的全球氣候變化。

  北極的生態系統比較脆弱,氣候平衡系統卻意外地運轉良好,數萬年來都沒什麽變化,探險家們甚至能找到被凍結在凍土層下數萬年前的史前生物遺骸。

  不過隨著人類社會的高速發展,人類的活動對這顆星球的氣候平衡系統影響越來越嚴重。

  起碼秦克從手裡的龐大數據可以分析得出,溫室效應下,北極的平均氣溫逐年上升,雖然上升的幅度較小,但百年積累下來,也有接近2攝氏度的提升。

  北極氣溫的提升,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海冰面積不斷減少,凍土層不斷融化,北極地區的生態系統也開始發生變化。以北極苔原帶為例,這裡過去只有苔蘚等植物生長,但是隨著近年來氣溫持續上升,北極一些苔原帶地區已經長出了灌木和綠樹,局部地區甚至形成了小型的森林。

  但凡學過初中物理的都知道,白色的冰面能反射陽光,但綠色的植物卻能吸收光線熱量,這也進一步推助了北極氣溫的緩慢提升。

  那北極氣溫提升對整個星球的氣候平衡會產生什麽樣的影響呢?

  首先氣溫提升,北極冰層就會持續消融,會使得大量的淡水流入北冰洋及大西洋,最嚴重的後果就是使北大西洋暖流減弱甚至停止。要知道北大西洋暖流對北半球的氣候和海洋生態系統起到重要的調節作用,這股暖流一旦停止,北半球就會面臨頻繁而極端的氣候災害,比如持續的高溫乾旱。

  其次就是會導致海平面的上升,這不僅直接威脅到沿海地區的居民和生態系統,還會引發更嚴重的自然災害,如颶風、洪災等。

  秦克此前根據夏國與歐洲的氣候數據建立起“極端氣候災害預測大模型”,並經過推演預測得出兩個結論——今年夏天持續出現的高溫乾旱、“今年冬天將會是數十年來最寒冷的冬天”——當中就加入了北極乃至南極的氣候變化影響因子。

  但根據以往的氣候數據,北極是不可能忽然出現驟然降溫、乃至於出現“蘑菇雲”這樣堪稱“罕見”的怪異天氣現象。

  為了破解這個謎團,更為了確定是否真的會出現小冰河時期提前到來的惡劣後果,秦克在回到京城後就投入了大量的時間精力到北極極端氣候的成因分析及對全球氣候的影響推演中。

  不知只是秦克,寧青筠以及後來才加入團隊的陶折軒同樣全力以赴,團隊的研究用日以繼夜來形容絲毫不誇張。

  9月30日的這天傍晚,秦克親自掛帥的“北極極端氣候成因分析及未來推演”課題團隊召開了一次最重要的成果分析會,參會的除了寧青筠、陶折軒外,還有來自清木大學流體力學實驗室的三十多名骨乾精銳,以及剛剛辦妥了入職清木大學手續的凱爾文·湯姆森教授。

  老陶依然身在米國,他是以視頻會議的形式參會的。

  而凱爾文·湯姆森教授是三天前才抵達夏國京城,清木大學已事先準備好了教師公寓,用於安頓湯姆森教授一家,他妻子的工作、兒子的高中都將得到妥善安排。

  事實上所有加入秦克那個“全球極端氣候大數據高級分析團隊”的外國教授專家們,只要來夏國,都將會在清木或燕大任職,家人也由兩所學校協助安頓好,此外,這些外國教授專家們還將得到青檸科技發放的“特別津貼”。

  光是這“特別津貼”就比他們在名牌大學當教授時的月薪還高,再加上在清木、燕大掛職的薪水,以及直接解決食宿問題,足夠讓他們全家在夏國過上衣食無憂的上流社會生活。

  正所謂人手軟吃人嘴軟,且機會難得,所以湯姆森教授也顧不上旅途疲憊了,辦妥各種手續、安頓好家人後就找秦克報到。

  秦克見到老朋友來投奔自然歡喜,當下也不客氣,考慮到“全球極端氣候大數據高級分析團隊”未正式組建,就先將湯姆森教授直接吸收進“北極極端氣候成因分析及未來推演”這個臨時團隊裡了。

  湯姆森教授這兩天主要是熟悉資料與團隊,他工作極為認真投入,基本上已弄清楚秦克團隊在這個月來的工作內容及成果,秦克在開會時的講解他也能跟得上節奏。

  “經過我們一個月來的研究,以及這一個月來米國氣象衛星傳輸過來的數據分析,我們基本上已摸清了這次北極出現的‘極端氣候現象’情況。”

  “首先,確北極圈范圍內在近一個月內大幅降溫,其最低溫氣超過我們之前所有有記錄的數據。因為這次北極降溫太快,使得起碼有五百萬噸重量的冰晶氣團急劇上升,形成了‘蘑菇雲’,並從半空向四周冰原、冰川乃至是北冰洋、北大西洋擴散,進而導致包括北大西洋暖流、墨西哥灣暖流在內的幾支暖流直接消失,而東格陵蘭寒流、千島寒流、拉布拉多寒流等寒流的影響范圍變得更大!”

  秦克指著地圖解說著,聲音凝重:“目前基本上已確定了,‘小冰河時期’將於年11月2日起正式降臨北半球,各個國家進入‘小冰河時期’的具體時間有所差異,但不會超過24小時。”

  秦克的聲音讓會議室裡眾人的呼吸都沉重起來。

  小冰河時期可不是鬧著於玩的。

  雖然現代社會的科技昌明,抗災能力早已遠遠勝過三四百年前了,若真的開始進入小冰河時期,情況也不容樂觀,而且小冰河時期真的提前到來,原本秦克作出“明年夏天更加嚴峻的高溫乾旱”估計也要進行調整了。

  秦克續道:“根據我們的研究發現,這次的‘小冰河時期’較之三百多年前那次‘小冰河時期’有相同點也有差異點。”

  “三百多年前那次‘小冰河時期’,冬天特別寒冷而漫長,雖然當時沒有相關的氣溫測量技術,但我們從歷史記錄來分析,夏國北方在冬天的平均氣候-28℃左右,冬季平均延長了一個月,這使得適宜農作物生長的時間減少了一個多月,適宜耕作的最高海拔高度下降了100~200米,這些因素導致了糧食作物的嚴重減產,加上疊加旱災,一年的糧食收成甚至不足往年的二分之一,導致大饑荒,明朝末期的人口銳減了近二分之一……”
    當時的農業也比較落後,糧食產量低,一有天災便使得饑荒迅速蔓延,糧價抬高,各行各業都因為要給溫飽需求支付更高的代價,生活水平也因此降低了,當拚盡全力也無法獲取足夠的糧食時,社會自然出現劇烈動蕩。這也是夏國的明朝滅亡原因之一。秦克沒細說這些歷史,他話鋒一轉,回到現在:

  “而這一次的‘小冰河時期’,在冬季時間的跨度上比較接近,我們的秋季只有9月中旬到10月下旬這麽一個多月,然後就會進入初冬,在11月2日直接進入嚴冬,直到明年2月中下旬,漫長而寒冷的冬季才算是結束,進入相對寒冷的春季。在這期間,氣溫急劇下降,夏國北部的平均氣溫只有-30℃左右,部份最低氣溫的地區,可能會迎來-45℃的超低溫!”

  盡管現在還是秋天,空氣清爽,極為舒適,但聽到“-45℃”時,在場的眾人還是下意識地縮了縮脖子,仿佛已能感受到那股刺骨的寒意。

  秦克重重地敲了敲白板:“這次的‘小冰河時期’最大的特點就是降溫快,影響范圍大,從11月2日起,一天之間的氣溫可能會直接下降超過20℃,短短兩三天之間,寒潮就會抵達我國的最南端省份,當地的最低氣溫將跌破0℃,南方那些從未見過雪的民眾,將在這個冬天裡體驗到起碼五場的風雪!”

  現場再次響起一片倒抽涼氣的聲音。

  在南方看風雪,聽著很浪漫,但眾人都知道這將會對全國的農業、畜牧業、商業經濟產生極嚴重的負面影響,起碼道路結冰就會使得物流效率大打折扣。

  “可以說,這次我們面臨的形勢很嚴峻,我們目前最要先做的,就是發布預警消息,讓北半球所有國家、民眾都提前做好禦寒過冬的準備,尤其是糧食與淡水、能源的儲備!”

  “當然,大家也不必太過驚懼,這幾年來夏國種植技術、種子培育質量有了飛躍,尤其是隨著完美型沙漠紅薯在西北地區的大力推廣,鹹水湖淡化工廠的迅速投產,以及青檸科技研究推出的一系列能抵禦極端高溫乾旱、低溫風雪的農作物種子,起碼淡水與糧食方面已不再是問題。我們能更從容地應對這次的‘小冰河時期’。”

  “哪怕遇著較漫長的極端惡劣天氣,影響到糧食蔬果的運輸效率,目前城市裡幾乎家家戶戶的陽台種植如油菜、西紅柿等蔬果的‘潮流新風’,也可以在短時間內保證一家老少的綠色營養攝入量。”

  至於北半球的其他國家,歐洲、米國、嘉拿大、鵝國等,秦克並沒有提及,這些國家在糧食與淡水方面也早有完善的防災應對能力,並不需要秦克替他們操心。

  眾人聽到這裡,都暗自慶幸。

  連湯姆森教授、老陶都忍不住多看了秦克和寧青筠兩眼。

  說是巧合也好,說是秦克、寧青筠的“高矚遠矚”也好,但誰也無法否定,正是這兩位年輕人研究出來的“計算種子學”、“完美型沙漠紅薯”,使得世界的糧食種子培育迎來了嶄新的高效率時代,糧食產量大增,連沙漠邊緣都已被沙漠紅薯所“包圍”,使得“饑荒”這個幾千年來人類社會中的固疾得到了根治。

  而近三年來這兩位年輕人頂著異樣的目光,義無反顧地投身到海水鹹水的淡化技術研究中,哪怕被人暗中嘲笑“研究太低端”也沒半點動搖,最終推出了極為高效低能耗的一體化淡水技術方案,近來還一舉解決了核汙水的問題,使安全用水不再有任何的困難。估計不出兩年,人類將徹底擺脫淡水危機的威脅了。

  從這個角度來看,恐怕這兩位年輕的院士,已拯救過人類兩次了。

  不然光是這次“小冰河時期”到來,人類社會怕就會遭受極大的損失,甚至可能會因為缺糧缺水而引發戰爭……

  秦克沒在意眾人此時心裡想什麽,他輕輕敲了敲白板,讓眾人將心思收起來。

  “剛才我說了我們的第一個研究成果,也就是‘小冰河時期’的出現及可能的影響。接下來,我將說一下我們另一個最重要的研究成果,那就是北極出現這次氣候異變的成因分析!”

  眾人都紛紛坐直了身子,因為最終的大數據模型是秦克、寧青筠和老陶建立的,除了他們三個,在場沒第四個人事先知道這個大數據模型到底“揭示”了什麽,這時都眼巴巴地等秦克揭曉答案。

  “北極出現突發的氣候異變現象,我們暫時認為有兩個主因,第一個主因是地日的距離變化。”

  “我們星球繞太陽轉動的軌道並不是一個完美的圓形,而是橢圓形,這個相信大家都知道,開普勒對此有過詳細的論述,這也是近日點與遠日點的由來。但這個軌道一直在變化,當中既有其他行星的引力影響,也有太陽本身的質量變化。我們根據近幾十年來的氣候數據,以及米國那邊近來發給我們的宇宙觀測數據進行了對碰後,我們發現了一個問題。”

  “地日距離變得較之百年前變得更加極端,即近日點更近太陽,遠日點更遠離太陽,而我們星球的自轉軸也發生了微妙的傾斜,這兩種變化的共同作用影響下,會導致我們的星球出現冬天更冷,夏天更熱的情況。”

  “當然,這些只是北極出現極端氣候異象的部分原因,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在一個多月前,太陽發生了一次劇烈的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這些高能帶電粒子在諸多因素的影響下,沒像以往那樣落在某個半球的大部分區域,而是直接轟擊了北極上空,並擊穿了外部的防護磁層和大氣層,落到了北極的冰原上,嚴重影響了北極的磁場分布!”

  “我們根據‘強力弱力電磁力的三力統一理論’,對這次事件進行了大量的模擬運算,發現這次的轟擊導致了北極磁場的混亂,進而影響到地底的內部能量流轉,最終結果就是北極的地表氣溫急劇下降,導致出現‘蘑菇雲’異變!也導致了這次的‘小冰河時期’的提前到來!”

  “據我們目前的推測,地日距離的變化,也與太陽本身的異常活動有關,也就是說,太陽的異常活動,以及發向我們這顆星球不斷地噴射的物質和能量,引起了星球磁層、電離層、中高層大氣等外部空間環境強烈擾動,進而影響到全球的氣候乃至星球內部的能量和磁場!”

  “而確定這個推測,將是我們接下來的研究重點!”(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