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我真的隻想當一個學神啊》第979章 太陽耀斑 太陽風暴,以及全力以赴!
  目前秦克與歐洲南方天文台的合作只是停留在口頭上,雙方還要進行面對面的交流,以敲定全面深入合作的事宜,才能拉開真正合作的大幕。

  不過NASA不一樣,因為米國科研界的迫切合作需求,NASA在11月15日邁阿密大學裡召開的“氣候學界應對極端氣候災害交流研討會”大會上,就已經與秦克談妥並直接簽訂了天體物理學的全面合作協議。

  從上個月18日起,NASA就與秦克團隊共享了所有的太陽系行星(含太陽)探索、宇宙結構與環境等方面的歷史資料與數據,並其所屬的科學家團隊,開始按秦克的指示,對太陽的異常活動進行分析和監測。

  太陽是人類生存著的這顆星球最重要的外部能源,甚至可以稱之為“生命之源”,如果沒有太陽的熱能和光能驅動著星球上的季節和氣候變化,促進了植物的光合作用,這顆星球上的生命將無法延續。所以NASA一直以來都有對太陽進行研究。

  雖然因為NASA同時專注於太多的研究,使得它在這方面稍遜色於歐洲南方天文台,但長期積累下來的資料與監測數據依然非常龐大。

  這次NASA專門集結了超過三百名米國的天體物理學家的專家對太陽的異常活動進行監測和數據分析,並聯系以探測引力波而聞名的LIGO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提供技術人材與設備援助,也花了大半個月時間,才有了初步的成果。

  現在這封郵件就是初步分析的報告。

  “尊敬的秦院士,首先再次祝賞您獲得了第二枚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獎章。我們知道此刻您應該是在諾貝爾物理學獎的頒獎典禮上,原本不想打擾您。但有個異常問題比較嚴重,我們認為有必要馬上向您作詳細的匯報,希望您是在空閑時間查看到這封郵件、且不會影響到您領獎的心情。”

  “上個月您安排我們進行的太陽異常活動分析與監測研究任務,目前我們隻完成了耀斑現象部分的分析,但發現的問題很驚人,所以我們決定將這份並不成熟的報告馬上發給您審閱。報告文件詳見附件。盼複,您的誠摯的,雷扎·福克林。”

  雷扎·福克林是麻省理工的天體物理學資深教授,在米國物理學界極有名氣,目前是NASA新成立的“太陽研究團隊”的領隊,基本上與秦克聯系的工作都是他來負責。

  秦克與他見過面,知道是一個相當穩重的老教授,能讓他如此重視,那這份報告想必極為重要。

  秦克看了眼還在進行的頒獎典禮,正好處在合影階段,想了想,還是直接點開附件裡的報告,然後集中注意力,以一目十行的極速閱讀速度,只花了50秒左右就看完了這份近30頁的報告。

  然後他收起了手機,依然臉帶微笑地看向台上的頒獎典禮,像極了只是匆匆查看重要信息的舉動,並不會給人一種在如此莊重的時刻還一直盯著手機看的不尊重感覺。

  不過秦克的大腦已在全速轉動,消化著這份報告裡的內容。

  眾所周知,太陽在整個銀河系裡也只是一個中等規模的恆星,不過在整個太陽系中,太陽的質量還是佔據了絕對的主導地位。

  它大多數的成分是氫,余下的則是氦和其他氣體、金屬。

  太陽之所以不斷地散發著光熱的能量,是因為它的內部持續地通過核聚變,將氫原子轉化為氦原子,龐大的能量就是這個核聚變過程中的產物。

  而太陽耀斑就是太陽核聚變活動的重要表現。

  從表面來看,“耀斑”是指太陽色球譜斑中的突然增亮現象,但其本質是太陽表面局部區域突然和大規模的能量釋放過程,會導致大氣局部區域瞬時能量激增、突然變亮,並向外發射各種電磁輻射的現象,持續時間從幾分鍾到幾小時不等。

  其產生的根本原因是太陽內部的核聚變使得太陽大氣中充滿了磁場,磁場結構不斷變化,越來越複雜,並且會儲存更多的磁能,當儲存在磁場中的磁能過多時,就會太陽電磁輻射大規模爆發的現象,這種現象就是“耀斑”。

  如果從觀測的角度來看,就可以發現粒子輻射的突然增強,且所輻射出的光的波長包括短於1埃的γ射線和X射線,乃至波長達幾公裡的射電波段,可以說是橫跨整個電磁波譜。

  它放射的粒子流也極為龐雜,從10^3電子伏特直到10^9電子伏特的各種粒子流都有。

  一般來說,大多數耀斑都發生在黑子群的上空,一個正常發展的黑子群幾乎幾小時就會產生一個耀斑,但真正對藍星有強烈影響的耀斑則很少。

  而在這份報告裡顯示,在近三十年來,耀斑的發生次數呈幾何級數增長,從三十年前平均6小時出現一次,到今年已增加到平均30分鍾一次!而且在今年的8月底時,就爆發過一次前所未有的巨大耀斑現象,並形成了大規模的“太陽風暴”,瞬間向藍星拋射了數量恐怖的電磁波、高能粒子、日冕物質。

  就在這次巨大耀斑現象爆發後不久,NASA的戈達德空間研究所(GISS)的氣象衛星便拍攝到北極出現的類似蘑菇雲的奇觀。

  而這,也是今年北半球進入“小冰河時期”的一個轉折點。

  秦克眉頭微鎖。

  難怪NASA的雷扎·福克林團隊這麽緊張,如果光從這份初步形成的報告來看,太陽耀斑的異變活動,就是導致“小冰河時期”災害的元凶!

  秦克對於太陽耀斑與太陽黑子的異常其實早就有所察覺了,流體力學實驗室的“全國極端異常天氣成因分析及未來推演”課題組對於太陽的異常活動也有研究,還在年中就發現了去年全年太陽表面出現了超過1000個太陽黑子,達到了近 100年來的峰值。

  若是這樣的現象再持續惡化下去,不但這顆星球接受到的太陽輻射量會產生較大的波動,最重要的是整顆星球的磁場、大氣磁層都會受到嚴重的影響,從而進一步加劇目前就處於不穩定狀態的全球氣候,使得異變程度更加嚴重。

  但太陽黑子與耀斑的異常,歸根到底還是太陽本身的異常,太陽到底出了什麽問題?
  如果按照目前的理論,太陽是通過不斷燃燒氫原子來維持其生命的,但太陽還處於壯年時期,應該處於比較健康的狀態,要到10億年後才會開始步入中晚年,直到到50億年後,太陽才會耗盡大部分的氫,從而轉變為紅巨星,吞噬掉水星和金星,當然,到時這顆星球也要走向真正的滅亡了。

  除非能不斷地推動它向外移動,保持著與太陽的合理距離——這50億年後的事秦克就不擔心了,他主要關注的是太陽現在的問題。

  太陽既然是恆星,而且是穩定型恆星,其恆星演化(生命過程)會非常漫長,都是以“億年”為單位的。這也意味著它本身是非常“恆定”的,除非有足以影響到它的“同等級”甚至“更高等級”的存在出現。
    目前可以肯定的是,這樣的存在並沒有出現在太陽系,不然太陽系早就亂套了。

  那太陽是“生病”了嗎?不對,哪怕不是“生病”,只是因為種種巧合打個小小的“噴嚏”,都足以影響到人類生存的這顆星球。

  擺在秦克面前的還有另一個重要的問題。

  雖然基本上可以確定太陽的異變與當前全球的氣候異變有著相當程度的關聯,但太陽異變是否就是全球氣候異變的根源?是否還有其他重要因素?
  秦克思考了十幾分鍾,但即使是已達到“神級”的思維能力,在情報不足時也無法作出什麽有效的判斷。

  這時頒獎典禮已結束了,秦克借口上洗手間,在洗手間裡用唇語,指示微光幫忙回復了這封NASA發來的郵件,先是安慰雷扎·福克林教授幾句,讓他不必太焦慮,然後指出了這份報告裡一些不太完善的數據分析問題,並指明了接下來的研究方向。

  收起手機回到座位,寧青筠悄聲問道:“怎麽了?你好像有些心不在焉?”

  秦克還不想這事影響到寧青筠的心情,便笑笑道:“就是有點小感慨,又在想以後我們還會不會第四次、第五次拿到諾貝爾獎?畢竟我相信我們以後還會有更多更大影響的研究成果。”

  寧青筠還真的認真地想了想:“應該不會了吧?諾貝爾獎每年就那麽點名額,再怎樣也不可能反覆頒給同一個獲獎者。”

  秦克不由哈哈大笑,自己老婆凡事都這麽認真對待的性格真是太有趣太可愛了。

  再過兩三年,估計“秦克寧青筠獎”這樣的國際頂級大獎就要問世了,若是運作得當,說不定影響力還會在諾獎之上,瑞典皇家科學院怕不好意思再“高攀”給他倆頒發諾貝爾獎了。

  ……

  在頒獎典禮結束後,秦克與寧青筠又抱著女兒和兒子一起站到台上,由秦小殼幫著拍了張合影。

  如果算上寧青筠剛懷上小寶寶時,與秦克一起站在領獎台上的照片,這已是他們一家四口第二次在斯德哥爾摩音樂廳的大合照了。

  當然,之後秦克也叫上了老爸老媽外公妹妹,由隨行的工作人員拍了些全家福,後來還加上了愛德華·威滕夫婦,以及過來湊熱鬧的安德魯·懷爾斯教授等人。

  頒獎典禮後是慣例的晚宴、記者采訪環節,秦克也在采訪中明確表態願與歐洲科學界攜手共進,技術互助,共同促進人類科技文明的進步等等客套話。

  至此,諾貝爾獎頒次典禮的“常規節目”就算是落下帷幕了。

  頒獎典禮與晚宴結束後的第二天,秦克與寧青筠來不及慢慢享受大獎的喜悅心情了,兩人很快就馬不停蹄地與歐洲氣象中心、歐洲南方天文台,以及歐洲的科學界進行各種會面、磋商。

  歐洲科學界這邊倒沒像米國那樣想方設法給秦克、寧青筠頒獎以拉近關系了。

  倒不是因為秦克在記者采訪會上主動拋出的“合作橄欖枝”讓歐洲科學界的姿態提高了,而是在三枚諾貝爾獎、兩枚菲爾茲獎面前,歐洲科學界已沒什麽能拿得出手的大獎了,與其徒增笑話,不如以最誠摯的合作態度來拉近彼此關系。

  再加上有歐洲氣象中心從中牽線,秦克和寧青筠又有著無人能及的學術名望與良好的名聲人脈,雙方一拍即合,這次的會晤非常成功。

  歐洲南方天文台在會面的當天便與秦克簽訂了進行全面科研合作的協議,並表示願意“緊跟秦院士的腳步,遵從秦院士的指導”,對於秦克拜托他們全力進行太陽異常活動、對距離太陽系最近的其他恆星——如隻相距4.25光年的比鄰星——以及半人馬座α三合星系統等進行監測的任務,也表示將會在全力落實執行。

  而歐洲科學界的不少著名科研機構,如馬克斯·普朗克科學促進協會、亥姆霍茲聯合會、弗勞恩霍夫協會、萊布尼茨學會等,也與秦克達成了戰略合作的協議。

  尤其是馬普協會的慕尼黑天體物理學研究所、海德堡天文學研究所,也派出代表與秦克簽訂了更深層次技術互助的協議。

  12月20日,秦克寧青筠與家人們結束歐洲之行飛返夏國時,可以說是滿載而歸——這裡的滿載,是指一大堆的科研合作協議,可以說,秦克這趟歐洲之行完全達成了目標。

  至此,以米國、歐洲為核心的科研界精英力量,基本上都已被秦克凝聚起來,共同對抗未來極可能會威脅到人類存亡的全球氣候異變。

  三天后,又經歷了碾轉的長途航班與繞路,秦克一行人終於平安抵達了夏國。

  此時“小冰河時期”的影響依然處於最嚴重的時候,最南方的城市都開始下起了大雪,積雪達到10CM,破了歷史紀錄。

  秦克與家人乘坐專列先回到了遠州一趟,休息了兩三天,緩解旅途的疲憊,另外也是為了與家人一起慶祝他的25周歲生日。

  簡單的生日宴會後,秦克才與寧青筠、秦小殼及兩個小寶寶,重新回到京城,一頭扎入工作之中。

  時間越來越緊迫了,他必須全力以赴,挽救這顆星球與人類的未來!(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