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爭魏》第6章 算計
  一陣爽朗的笑聲,“哈哈,你小子不錯,這次回去,我定要給你請功。”

  龐會像是什麽都沒發生過一樣,一臉春風。

  他能當什麽都沒發生,楊崢卻不敢,更不會忘記他砍下王阿息人頭時的心狠手辣。

  掙扎的起身,給他行禮,“拜見將軍。”

  “你我之間無須多禮。”龐會一臉熱情,“這次多虧你,我們截獲了三千石糧,盔甲兵器一千套。”

  “何以如此之少?”楊崢不由得驚訝起來。

  龐會笑道,“不少了,蜀國一州之地,國力凋敝,怎能跟我大魏比?若是從蜀中運糧至此,三萬石能余下三千,已經不少了。”

  歷史上諸葛亮歷次興兵,都為運糧費盡心思。

  蜀國固然有山川之險,但正因為山川阻隔,讓諸葛丞相的北伐大計難上加難。

  “這次能嚇退蜀賊,多虧杜展。”龐會有意無意道。

  “杜展?”楊崢眉頭一皺。

  “不錯,正是他獻上的疑兵之計,掐準時機,方有此大勝!當然,你浴血奮戰,功勞不在他之下。”

  楊崢心中一陣憤恨,出戰時五十多人,回來只有四人。

  功勞卻是杜展的。

  正欲爭辯,忽然見到龐會眼中閃過一絲幽光。

  心中一動,龐會外表粗豪,實則心思深沉。

  難道是在故意挑撥?

  只能說有這個可能,自己跟杜展鬥的越狠,他對這支殘軍的掌控力便越強。

  這也算帶兵的慣用手法。

  “你好生養傷,剩下的事不必管了。”龐會見楊崢久久不語,頓時也沒了寒暄的興趣。

  龐會走後,令狐盛冷哼一聲,滿臉怒氣,“龐會欲轉換門庭。”

  “哦?”楊崢看著令狐盛,似乎他比自己知道的更多。

  兩人在戰場上互相扶持,楊崢已經把他看成自己人。

  王喜、趙登過來湊熱鬧,被楊崢笑著趕走。

  “雍涼之地已成司馬氏根基,國中大將,如郭淮、陳泰、鄧艾、石苞、王基皆其門下,先帝換夏侯玄都督雍涼,也絲毫沒有減弱司馬懿的影響力,大將軍欲借伐蜀之戰,增強對雍涼軍的掌控,瓦解司馬懿的勢力,可惜功虧一簣,司馬懿的聲望越發高漲,龐會見大將軍不行了,欲投司馬氏門下!”令狐盛兩眼泛光。

  原來司馬懿的勢力已經如此龐大了。

  楊崢記得司馬八達,全都身居高位,又與世族互通姻親,這麽多年的盤根錯節,儼然已是龐然大物!

  曹家卻一代不如一代,到了如今,已經沒有拿得出手的人物。

  這才是天下大勢、天命所歸。

  司馬氏不造反才是怪事。

  自古只有錦上添花,雪中送炭的極少。

  或許以前的龐會站在曹氏一邊,但這場大敗,也足以讓他轉換門庭。

  自己出身武衛營,是曹爽的親信,正好拿來作投名狀。

  至少向雍涼軍表明了立場。

  所以雍涼軍才和他是一條道上的,自己才是外人。

  可惜了那些英勇奮戰的武衛營兄弟,全都成了炮灰。

  人心何其險惡。

  不過,這也讓楊崢全身泛起雞皮疙瘩,歷史上高平陵之變,曹爽一脈全都被司馬懿趕盡殺絕了……

  那自己豈不是死路一條?

  不能再跟曹爽混了。

  見楊崢沉吟,令狐盛冷笑道:“可惜落花有意流水無情,龐氏乃西涼外人,又非大姓,

司馬氏未必看得上他。”  楊崢苦笑一聲,沒想到其中還有這麽多門道。

  不過令狐盛能知其中深意,想來也不是身世也不簡單。

  他不願意說,自己也不好問。

  第二日,卻見杜展的雍涼軍正在斬殺俘虜。

  一列一列的蜀軍和青壯被按下頭,跪在坑前,其中還有不少半大孩子和蒼發老者。

  刀鋒過處,一顆顆神情麻木的人頭滾落。

  屍體被踹入坑中。

  雍涼軍一陣大笑。

  杜展興致高昂,龐會也看得津津有味。

  戰場上再慘烈,楊崢都能接受,各為其主各為其國,但眼前之事實在讓他難以忍受。

  “將軍!”楊崢拜在龐會面前。

  “哦,是興雲啊?所來何事?”龐會心情很好,有了糧食就能召集潰軍。

  楊崢吐出胸中一口悶氣,裝作如從前那般尊重他,“自古殺俘不祥,我們現在正缺人手,何不利用這些人為我們運送糧食?”

  龐會笑道:“興雲仁義,然我們是在潰逃,若遇戰事,這些人必會反叛,不如殺之,以絕後患。”

  說話之間,又有幾十顆人頭落地。

  楊崢竭力穩定心神,“真遇戰事,可令其為前驅,衝散敵軍。”

  龐會笑而不語。

  杜展冷笑道:“這麽說來,楊將軍是憐憫蜀人?”

  此言明顯是在挖坑,等著楊崢往裡面跳。

  自劉備入蜀起,魏蜀連年大戰,仇恨經年累月,越積越深。

  前有定軍斬夏侯,後有木門射張郃。

  家家戶戶跟蜀人都有血債。

  果然,周圍雍涼軍、中壘、中堅營的人投來憤怒的目光。

  即便如此,楊崢依舊不吐不快,“上天有好生之德,將軍……”

  “夠了。”龐會出言打斷,臉上閃過不悅之色,“不必多言。”

  說完轉身就走。

  杜展投來玩味的眼神。

  楊崢心中一歎,自己終究是無能為力。

  忽然想到,即便龐會聽取自己的建議,安知這些蜀人不會反抗?

  殘軍經此一戰,銳減至四百余人,根本沒有精力管控俘虜。

  而殺俘才是最合理最效率的。

  這是亂世的法則,無從更改。

  越往北走,遭受的阻擊就越大。

  蜀軍集重兵於沈嶺,附近山嶺幾乎都在他們手中。

  穿過沈嶺就是關中,對雍涼軍來說就是回家了。

  從沈嶺逃難的潰軍得知前方形勢不容樂觀。

  出征時的十余萬大軍與六萬民夫,或渴死,或被俘虜,或殞命戰場,或被大山吞噬,剩余之眾不足六萬。

  大將軍曹爽督軍猛攻十余天,死戰不休,傷亡慘重,仍然不得寸進。

  不過,蜀軍也付出了相當的代價。

  兵力上蜀軍還是落在下風。

  所憑不過是山嶺險要。

  除了龐會這支殘軍,還有不少潰軍從南面匯集而來。

  費禕、王平扼守沈嶺,蔣琬驅兵從後掩殺。

  龐會召眾人議事。

  杜展如今風頭正盛,率先發言:“以屬下觀之,蜀軍自興勢山至此,轉戰四百裡,軍勢已疲,數日之內,我軍必能突破沈嶺。”

  魏軍從駱谷進攻漢中不利。

  同樣,蜀軍從漢中攻入駱谷也不利。

  補給同樣也是一大難題。

  這場大戰至此已經四個月,蜀軍反攻也持續近一個月,杜展所言“軍勢已疲”,並非虛言。

  龐會習慣性的將目光轉向楊崢,“你覺得如何?”

  “我軍之敗非戰之罪。”楊崢很想說敗在主將無能,最終咽了回去,“而是敗在地形,蜀國並無全殲我軍實力,傷敵一千自損八百,費禕、蔣琬必不會死戰!屬下以為,此戰將很快結束。”

  龐會點了點頭,“不錯,今日諸軍飽食,明日拂曉進軍,與大將軍會合!”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