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薑維拜上”讓楊崢心情不由複雜起來。
整封信中,隱約能聽出薑維語氣的卑微,如同蜀國的國勢一樣。
現在,蜀國更需要自己,而不是自己更需要它。
其實當年諸葛武侯第一次北伐,隴右豪強也給過蜀國機會,南安、天水、安定三郡主動打開城門,相繼投降蜀國,隴西郡閉城而守,隴右已成蜀國口中之食,然而街亭一敗,讓諸葛武侯克服中原的夙願煙消雲散。
也讓隴右豪強們看出了蜀國的虛弱。
而涼州則不一樣,隴右因隴山的阻隔,在地緣上更靠近涼州一些。
地緣能決定很多東西,包括國運。
當楊崢強勢崛起,隴右豪強天生更親近一些。
正如當年潁川士族天生更親近譙沛崛起的曹操一樣。
另一方面,涼州加上隴右,雍涼絕大部分土地已經落入楊崢手中,司馬昭只剩下一個四面漏風的關中平原。
對於楊崢而言,在斬殺鄧艾後,這一戰其實已經結束了。
兵臨長安,只是與蜀軍完成政治會盟而已。
為了帶給薑維足夠的衝擊力,楊崢精選一萬膀大腰圓的關西壯漢,跨上雄健的戰馬,浩浩蕩蕩跨過渭水。
其他步騎則在後方緩緩跟上。
寒風蕭瑟,長安城上司馬家的旌旗招展,城下蜀軍大營橫臥。
比起偌大的長安城,蜀軍營壘顯得有些單薄和瘦弱。
這支人馬不足以吞下長安。
扶風郡也未必能吃下。
不過蜀軍的氣勢還是相當恢弘了,上百杆“漢”字大旗在寒風中招展,士卒龍精虎猛,斥候偵騎往來穿梭。
兵臨長安城下,本身對他們而言就是一種勝利。
此次攻陷長城,便是打通了進入關中的通道,這次不行,下次可以再來,蜀國真有北伐中原、興複漢室的決心,先調和內部,再積蓄糧草,數年之後,漢中數萬精銳傾巢而出,也許能撼動長安。
僅僅是“也許”。
一個國家的衰弱先是從人心的衰落開始的……
雄健的戰馬肅立於北風之中,青黑色的甲胃猶如躍躍欲試的潮水,從騎兵出現在北方大地上開始,寒風忽然變得更凜冽,天地也變得更為肅殺。
/> 彷佛一群嘯傲原野的狼群,森然的雙眼盯著東南面的長安,也盯著南面的蜀軍大營。
一杆“鎮西將軍楊”的大旗在千軍萬馬中高高豎起,似乎在雄視一切。
自騎兵出現之後,長安城牆上忽然沉寂起來。
無數人的目光看向這支耀眼的騎兵。
楊崢揮了揮手,千軍萬馬緩緩而動,青黑色的潮水向南席卷。
大地緩慢而沉穩的震動起來。
蜀軍大營中也湧出一個步軍陣列,刀矛叢立,大盾如牆,也頗為威武。
楊崢領著百余親衛甲騎上前。
蜀軍步陣瞬間分成兩列,從中走出百余騎。
最前一人銀色明光甲,盔懸紅纓,腰懸長劍,身軀挺的筆直,緩緩走到兩軍陣前,率先向楊崢拱手,“大漢薑維見過君侯。”
這一年,薑維五十有六,年近古稀,而楊崢三十出頭。
一如兩人背後的勢力。
蜀國已然遲暮,而涼州正朝氣蓬勃。
“大魏楊崢見過將軍。”
其實上,楊崢在氣勢上已經穩穩壓過了薑維。
氣勢其實就是實力的展現,沒有實力再怎麽裝腔作勢,心也是虛的,更不會得到別人的敬重。
楊崢的背後是整個涼州,半個雍州,而薑維的背後卻不是整個蜀國……
“君侯帶甲十余萬,幅員數千裡,有關山大河之險,何必再屈居司馬氏之下?”薑維一上來就是猛藥。
站在蜀國的角度,楊崢自立之後,才能與他們真正結盟,共抗關東司馬氏。
也能讓楊崢更吸引關東的仇恨。
不過這一招對楊崢早就失效了。
現在自立,便是自絕於曹魏,自絕於中原,丟掉了曹爽、夏侯玄賦予的政治遺產。
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對任何時代都有借鑒意義。
“哈哈,將軍多慮了,吾家世受曹氏厚恩,又忝為夏侯氏之婿,家仇國恨未報,卻自立於西涼,與司馬氏何異?天下人亦將如何看吾?”楊崢笑道。
司馬昭都沒稱王,自己稱了王,以後怎麽罵他?
司馬家的這口大鍋裡面的黑料只會越來越多,楊崢準備吃一輩子,但凡司馬昭乾點什麽缺德事,楊崢都可以指著司馬家的腦門罵。
薑維也笑了起來,“君侯對曹魏赤膽忠心,當真令人敬佩。”
楊崢老臉微紅了一下,“將軍對劉氏之忠,亦令天下人敬佩。”
實話實話,若沒有蜀主劉禪的支持,薑維夾在益州士人與荊州士人之間,早就被邊緣化了。
把自己跟薑維的忠作對比,令薑維略為不悅,好在兩人都沒心思在這個問題上糾纏,這也不是雙方的核心利益所在。
“今長安孤城一座,司馬孚乃司馬家之柱石,若能擊殺此人,司馬氏敗亡之日不遠,君侯豈有意乎?”薑維顯然不願放過長安。
就算守不住,摸一把就跑,對蜀國也是極大的激勵。
楊崢轉頭望了望長安高聳的城牆,以及城牆上站滿的守軍,忽然就想到了諸葛恪。
諸葛恪當年的形勢不知超過自己多少倍,二十萬大軍,卻在三千人防守的新城撲街。
司馬家祖傳的本事之一便是龜縮。
“吾正有此意!長安乃大漢之帝都,興複漢室,在此一舉,將軍豈有意乎?”
薑維在哄楊崢上架烤火,楊崢也哄薑維進坑。
再說打下長安怎麽分?
這個問題談不攏,則根本沒有配合的可能。
薑維又是一陣大笑,“楊興雲啊楊興雲,這麽多年過去了,爾還是如此狡猾。”
這句話非但沒引起楊崢反感,反而讓楊崢倍感親切。
薑維成名已久,又是天下矚目的英雄,比楊崢早出道三十多年,這一句也不算太失禮。
“將軍謬讚了。”楊崢厚著臉皮道。
氣氛在這一刻反而親近了許多。
“興雲提數萬之眾遠來,不試試長安的成色豈不可惜?”拋棄那些虛偽的廢話,這一句才是最有用的。
楊崢點點頭,“將軍所言甚是。”
如果薑維願意齊心合力,楊崢自然願意試試,若只是想哄自己出力,他在旁邊袖手旁觀,則此事不用再提。
雖然長安不可守,但打破長安的政治意義重大。
來都來了,不摸一把,豈不是令城中的司馬孚笑掉大牙?
就算打不下來,也應該給司馬孚一個深刻的教訓。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https://,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