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推薦:西平大刀闊斧的折騰著。
武威也是暗流洶湧。
胡奮赴任之後,面臨比陳泰更嚴峻的形勢。
安定胡氏猛龍過江,武威地頭蛇自然不服。
陳泰是潁川士族,與涼州豪強沒有本質衝突,而且陳泰的聲望擺在那兒,治理並州時,也沒有趁機擴張勢力。
胡奮就不同了。
安定距離武威遲尺之遙。
大家怎麽回事,心知肚明。
武威軍屯民屯官府牧場早就被蛀空了,胡奮的四千部曲連吃飯都是問題。
還需要從安定和南安輸送糧草。
“易曰: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將軍欲持久,則必須變通!”衛瓘低聲道。
在未出任涼州司馬前,他已經是朝廷的散騎常侍,侍奉在皇帝左右,是即將被重用的信號。
“如何變通?”胡奮這段時日鬱悶不已。
來武威的路上就被伏擊了六次之多……
這是典型的下馬威。
“楊崢分田減賦,吸引雍涼百姓,其志不小,將軍受司馬公之托付,任重而道遠,屬下以為,首先當殺一儆百,提振威信。”衛瓘眼中冒著寒光。
“這豈非自絕於天下士族?”出身安定胡氏的胡奮不得不考慮深遠影響。
以他性格自然有些難以做出這種事情,所以司馬師才會派出衛瓘輔左。
涼州士族,一大半聚集在武威,一小半聚集在敦煌。
漢末以來,影響力深遠。
賈、段、張、李、索、廖等等,全都是數一數二的大族。
衛瓘兩手一攤,“此為上策,收拾一二大族,取其家奴田產,分賜百姓,收為屯田客,擴充實力,再以涼州刺史召集張掖、酒泉、敦煌之守軍,組成聯軍,以鮮卑、匈奴、羌胡為爪牙,聚十萬之眾,與鄧士載三面夾擊,則三年之內,西平必破。”
無論西平怎麽折騰,人口、財力、物力都無法跟涼州相提並論。
更何況旁邊還有鄧艾虎視眈眈。
不過前提是胡奮能整合整個涼州。
“此策太急,願聞中策。”
司馬師的密信是能取則取,不能取則壓製西平。
衛瓘沉吟片刻後道:“既然不願動士族,那就學楊崢,以羌胡起家,收其人口為軍奴,然後裹挾匈奴、鮮卑,逼迫各大士家就范。”
“下策。”
“竭澤而漁,增加百姓賦稅,收其田地,逼其為屯田客,暗待時機,協助鄧使君出兵西平。”
胡奮稍稍思索之後,心中很快就有了決斷,上策是萬萬不敢用的。
天下士族,互相盤根錯節,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得罪他們,即便平定了楊崢,安定胡氏的以後的路也會越來越窄。
別說他不敢這麽弄,即便是司馬師來了,也不敢這麽玩。
下策太過陰狠,涼州官府編戶上本來就沒多少百姓。
以胡奮的性格也做不出來。
所以只有中策,先對付羌胡。
一句“楊崢以羌胡起家”,擊中了胡奮的心弦。
武人都是爭強好勝的,既然楊崢能以羌胡而起,他為何不能?
“中策!”
衛瓘輕撫了一下唇上兩撇胡須,“取中策,則勝敗在五五之間。”
胡奮用力的一揮手,“當然是要戰場決勝!”
“楊崢能四五年間崛起於西平,必有過人之處,兵法有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是以細作絕不能少,屬下擅自作主,已經部署。”衛瓘目光轉向南面。
南面為群山阻隔。
冷龍嶺、烏鞘嶺諸峰常年白雪皚皚,積雪所化的河流滋養南北兩面的大片土地。
時值七月,
祁連山脈南面青翠的麥苗如萬頃波濤此起彼伏。烈日下,奴隸們穿梭期間。
驅蟲、鋤草、引水灌既,全都依靠人力。
不過楊崢覺得這時代的莊稼,遠沒有後世的茂盛。
後世莊稼經過選種育苗,各種化肥除草劑,畝產六七百斤以上。
現在能達到三百斤就是上等良田。
西平平均畝產兩百多斤。
“今年精耕細作,只可惜雨水不足,不然產量高於去年。”魯芝身邊一個文士道。
“張煥、字明起,武威張氏旁支,現為西平掾吏。”魯芝介紹道。
掾吏不是實職,算是魯芝的副手。
張煥拱手道:“拜見主公!”
“先生免禮。”楊崢客客氣氣道,杜寬的招賢司還是發揮了些作用,最近從涼州而來的士人忽然增多了些。
其中不乏有才學之士,分別調入各司為掾吏,以後根據能力大小提升。
“煥來涼州末學後進,能得主公重用,實乃三生有幸。”張煥一臉感激。
重用就談不上了,楊崢用人還是比較謹慎的,沒有真才實學,想進一步還是很難的。
“西平百廢待興,以後還需多多倚仗先生。”楊崢也虛應了幾句。
魯芝咳嗽一聲,張煥識趣的拱手退下。
杜預看了看張煥,又看了看楊崢。
楊崢會意,“諸位先退下。”
從人與親兵皆退後二十余步,只有魯芝、杜預、楊崢三人。
“涼州、雍州與西平非比尋常,北來之人,還需多多留意。”杜預隨口一提。
魯芝道:“西平武人眾多,正缺文士,不可因猜忌而閉塞門戶。”
杜預拱手道:“小子失言,魯公勿怪。”
魯芝笑道:“秉公而言,元凱勿怪。”
楊崢道:“魯公之言有理,但元凱之言亦不為錯,小心防備總是對的,我會令孟觀細心查證,然後方可大用。”
楊崢也沒太當回事。
細作肯定是有的,也不可能避免。
只有不讓他們進入關鍵部門就行。
九野營與宣義司都不是吃白飯的。
離秋收還有一個月。
西平最大的事情莫過於此。
不過楊崢巡視各大屯田之後,有一個直觀的感受,路難走……
到處是坑坑窪窪的山路,大坑連著小坑。
這年頭官道的作用就相當於後世的高鐵。
延伸到哪裡,哪裡才真正歸於楊崢治下。
平壘營這一年半都在修橋,將湟水兩岸、黃河兩岸連接在一起。
“破羌之戰,不是俘虜了鄧艾的三千掘子軍嗎?”楊崢問道。
鄧艾種田郎起家,最擅長各種工事和塢堡。
魯芝頷首道:“是,這些人在金城修建塢堡。”
楊崢道:“我準備效法大秦, 在西平修建直道,兩位意下如何?”
杜預道:“眼下即將秋收,而且馬上要對羌地用兵,似乎不該耗費民力在此?”
魯芝思索後道:“屬下以為可以,秋收之後,奴隸事少,常常聚眾鬧事,不如取其力修建直道,每日兩食,自然應者如雲。”
根據後世經驗,這麽弄也不是不可以,但太慢了。
西平的一切都是在搶時間,搶發展。
細作回報,胡奮與鄧艾也是動作頻頻。
太尉司馬孚就任安西將軍之後,有監督雍涼諸軍事之權,郭淮稱病不出,司馬孚以關中之力輸血鄧艾、胡奮。
要人給人,要糧給糧……
前後征調三批屯田客、羌氐部落三萬人入南安。
鄧艾擇其青壯為軍,老弱屯田。
吃一塹長一智,鄧艾也明顯比以前謹慎和低調多了。
但楊崢知道,這種謹慎和低調對自己是致命的。
破羌之戰,說實話,在戰略上贏的僥幸。
加上鄧艾多少有些藐視自己。
現在不一樣了。
大家誰也不會輕視誰。
“秋收之後,令各屯田、各城縣一起動手,軍府統一驗收,多勞者賞,不勞者罰。”
西平沒有各種苛捐雜稅,但兵役和徭役沒有免除。
秋收之後不耽誤農事,同時進行,大大縮短修路的時間。
有些山路或者不好修的地方,則交由平壘營處理。
官民結合。
“唯!”兩人聽得出來這是軍令,不容辯駁,同時拱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