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爭魏》第68章 羌部
  整個隴右原本就是羌狄的聚居地。

  詩經、商頌有記:昔有成湯,自彼氐羌,莫敢不來享,莫敢不來王……

  一千多年前鳳鳴岐山,周軍中就有不少羌氐附庸軍。

  五百年前,秦滅義渠國,置隴西、北地二郡。

  後又從隴西分天水、南安、廣魏等郡。

  羌人祖祖輩輩生活在這片土地上,也服從中原王朝的統治。

  來到隴西之後,楊崢甚至覺得羌人其實就是漢人的一個分支,只不過散落在黃河西南,才漸漸形成地域隔離。

  現在趕回枹罕去找河西的薑伐野肯定不行,太遠了。

  楊崢只能望向臨洮對面的岷山。

  那裡也是羌人的一大聚居地。

  大漢曾設南部都尉管轄臨洮附近的羌眾。

  楊崢分出二十騎兵,讓他們把受傷的兄弟帶回枹罕,自己則領三百余騎南下。

  途徑渢中外圍,見蜀人早已圍的水泄不通。

  渢中是一出高谷,背依龍馬山,山上清泉流下,有渢渢之聲,故名渢中。

  有山有水有林有石,自然易守難攻,是龍馬山附近絕佳的屯兵之地。

  夏侯霸龜縮不出,守上十天半月應該不難。

  似乎蜀軍並不著急進攻。

  楊崢一直很迷惑,按照常理,蜀軍在擊退了郭淮之後,應該長驅直入,要麽攻打狄道,要麽圍困襄武。

  但蜀軍一直在洮水附近遊弋,好像並不急著進攻。

  楊崢總感覺他們在等什麽。

  三天兩夜,楊崢累的都快在馬上睡著。

  戰馬也疲乏不堪,沿途累死百十匹,但此時不是愛惜戰馬的時候,進入侯和,楊崢直接以夏侯霸的名義征調六百匹馬。

  侯和令遊盈推三阻四,此時的楊崢還管得了這些?

  夏侯霸若是倒了,自己也站不住腳。

  救夏侯霸,就是救自己!

  楊崢當場就霸王硬上弓,提著遊盈強行換了六百匹馬。

  又補充了水和乾糧,才放過遊盈,再度上路。

  岷山山脈自川西延伸到隴南。

  其中聚居著不知多少羌氐部落。

  本來還在想如何尋找羌人的聚居地,沿途卻遇到幾十支羌人青壯向山中前行。

  見到楊崢的魏軍裝扮都異常警惕。

  無論問什麽,他們都是一副冷冷的樣子。

  楊崢心中一動,令士卒將盔甲內穿,學著羌人的風俗,外衣上擦些紅泥,頭上插幾根稚羽鳥毛,額頭摸上些黃泥,怎麽狂野怎麽來。

  羌人涵指非常廣泛,東漢幾乎稱黃河以西為胡,黃河以南為羌。

  其中不知有多少部族都被認為是羌人。

  即便羌人內部,也因居住地不同,風俗習慣也大不相同。

  因此楊崢等人的打扮雖然不倫不類,倒也沒有露餡。

  “站住,你們是哪一部的?”楊崢攔住一支百人規模的羌眾。

  騎馬的有,騎牛的也有,驢子騾子更不少,楊崢還看到其中幾人騎的似乎是豬,個頭很大,嘴邊還有未完全退化的獠牙。

  不過裝備就有些辣眼睛。

  歪歪扭扭的棍子上綁著塊兒鐵,就算是長矛。

  有的連鐵都沒有,只有磨鋒利了的骨頭。

  感覺就像一群野人去春遊。

  當年他們就是拿著這些玩意兒,跟大漢斷斷續續打了上百年。

  對方一見楊崢麾下部眾的裝備,頓時就慫了三分,“我們是鄧至部的!”

  楊崢生怕他們不會漢言,

不過在隴西附近的羌人,早已漢化了。  有些部族甚至忘記了原本的語言。

  鄧至羌生活宕昌一帶,這個時代還只是一個小部族。

  宕昌離此地至少兩百裡,他們怎麽會跑這麽遠?

  若是直接問,肯定會引起對方的警覺,不過漢語博大精深,楊崢換了個問法,“鄧至是小部,憑什麽來這裡?”

  對方一聽直接從牛上跳了下來,怒氣衝衝道:“我們鄧至也是白石神的子民,受山神、水神、火神的庇護,憑什麽不能來參加會盟?”

  羌部崇拜極多,天、地、山、樹、火都是他們的神靈。

  “會盟?”楊崢心中一動。

  眼下魏蜀交兵,羌人會盟?

  “你們是哪一部的,留下名來!”那羌人壯漢提著骨矛就上來了。

  一副要玩命的架勢。

  楊崢在馬上拱拱手,“多有得罪,我們是伐野部的。”

  絕大多數羌人性情耿直,吃軟不吃硬,楊崢主動和解,對方也就沒有再咄咄逼人。

  “河西邊的伐野部?難怪你們不知道我們鄧至部。”

  “既然都是白石神的子民,我們就是兄弟。”

  “哈哈,兄弟、兄弟!”

  那百來名羌人同時舉起了五花八門的“兵器”,胯下各種坐騎也亂哄哄的叫了起來。

  幾句話下來,這股鄧至羌就對楊崢掏心掏肺,竹筒倒豆子一般該說的都說了。

  原來是迷當羌王欲集合各大羌部,舉兵叛魏!

  楊崢忽然明白了蜀軍在等什麽。

  羌人若是亂起,河西的胡人、鮮卑說不得也會摻和進來。

  到時候有可能重現東漢的大羌亂。

  然後蜀軍可坐收漁翁之利,攻伐隴右河西,染指關中。

  或許這才是薑維的殺手鐧!

  諸葛武侯十余萬的兵力都不能拿下隴右關中,薑維、王平、廖化三四萬人,憑什麽北伐?

  原來真正的目的在於此。

  所有人都以為威脅是王平或者薑維,但現在看來,真正的威脅是羌人。

  楊崢不禁為蜀人的大手筆感到佩服。

  蜀國人物,蔣琬費禕更側重於內政,能行此謀者,也就只有精通羌務的薑維。

  天水麒麟兒,果然非同凡響。

  事實上,此策的可行性非常高。

  任何時代任何族群都不乏野心勃勃之輩。

  而河西的情勢比隴西更加複雜和混亂,禿發鮮卑、匈奴、羌胡互相雜居,各自保持一定的自主性,手上有刀子也有地盤,望著日漸空虛的河西城池,他們真的會無動於衷嗎?

  歷史早已給出了答案。

  如今曹魏剛剛經歷駱谷慘敗,雍涼士卒十損其七,正是兵力、士氣最低谷之時。

  羌氐部族同樣為伐蜀大戰做出重大犧牲,他們能沒有怨言?

  楊崢看了一眼身邊的三百多將士,幾日的勞累並沒有消磨他們的鬥志。

  夕陽漸漸沉入山川之間,天地間一片金紅。

  能與薑維、郭淮、鄧艾同處一個時代,掰掰手腕,也算不枉此生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