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年代:夢回1998盛夏》第一百一十五章 狡兔3窟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新]https://最快更新!無廣告!

 
1998年,還沒有國慶黃金周假期這一說。
 
全國統一放假,也就三天而已。
 
並不會把國慶前後的周末假期,調換過來。
 
要到明年九月,才會出台新的法定休假制度。
 
那時全國將迎來第一個“黃金周”,席卷全國的假日旅遊熱潮,將會令各界人士始料不及。
 
全國出遊人數7天內達280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實現141億元。
 
也許,這才是大家始料未及的原因。
 
98年多少人下崗,生活都成問題。
 
99年,卻有2800萬人次,能夠奢侈地去旅行。
 
大家這才意識到,居然有人如此富裕。
 
如果說從改革開放開始,是少部分人下海打拚,先行富裕。記住網址m.xbequge.com
 
那麽從明年起,才真正讓全民意識到賺錢的重要性,這才燃起了大家賺錢的熱情。
 
沒有對比,就沒有差距。
 
當身邊有人開始享受攀比,對你才是真正的刺激。
 
也就是從這時候起,社會上漸漸興起了拜金主義。
 
這不,

趙勇強這位大哥,不就是因為彩禮問題,才和陸澤走到了一起。
 
下了火車,三人隨便找了家店墊吧了一下肚子,就直接打車去往義烏小商品市場。
 
義烏的小商品市場,從六七十年代起,就發展出了雛形。
 
但那會兒小商品市場,雜亂無章。而且因為歷史原因,甚至只有半合法性。
 
一直到八十年代中期,才形成了第一代被正式認可的小商品市場。
 
經過多年發展,到九十年代中期,義烏小商品城的第四代小商品市場宣告落成、投入使用。
 
1998年,義烏小商品城的全年成交額,將達到153.4億元之巨。
 
為接下來的騰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要不了幾年,義烏就將建起一個全球最大的國際化小商品商貿城。
 
借著華夏加入WTO的經濟快車,這座城市才開始真正發力,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經濟奇跡。
 
從一個自然條件匱乏的窮困地區,發展成為了一個國際化貿易集散地。
 
可以說,義烏小商品市場的成功,完美展現了義烏人民雞毛換糖的拚搏精神。
 
毫厘爭取,積少成多、勇於開拓;百折不撓、善於變通、刻苦務實。
 
這些實乾精神,才是當地人富起來的關鍵。
 
義烏義商創業之艱辛,拚搏之精神,以後甚至被拍成了多部電影電視劇。
 
有一部《雞毛飛上天》的電視劇,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
 
人生雖有各種艱苦、各種坎坷,但只要自強不息,一切就都不是問題。
 
只有來到義烏小商品市場,你才能真正感受到這座城市的生命力。
 
在這裡沒有人誇誇其談,有的只是務實肯乾。
 
劉川和趙勇強看到小商品市場的規模,以及人來人往、熱火朝天的盛況,受到的震撼和衝擊力是巨大的。
 
趙勇強感歎道:“這也太誇張了,省城的貿易大市場和這裡一比,簡直就是小打小鬧。”
 
“勇強哥,這就叫人比人,氣死人啊。”劉川附和了一句。
 
陸澤沒有囉嗦,直接說道:“走吧,我們趕時間,先去把文具檔口都逛一遍。”
 
說著,三人就尋摸到文具片區,開始一家家檔口逛起來。
 
義烏小商品市場發展到今天,已經有很多小廠家、小作坊,或是在這裡開店,或是和這裡的店鋪老板有合作關系。
 
從這些檔口老板那,就能找到一些靠譜的生產廠家或是作坊。
 
不過,這個工作很費時間,還得多方面比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逛了有半小時,陸澤發現了問題。
 
他們三個一起逛,這樣效率太低。
 
陸澤直接說道:“勇強哥,劉川,我們三人分頭行動。
 
你們也拿一張本子的設計圖,去一家一家檔口打聽、詢價。
 
專門找有生產工廠的店鋪,然後把他們的報價都記錄下來。
 
要是問起我們的訂貨量,先報一萬冊,再報十萬冊。
 
以這兩個生產量,去試探他們的底價。
 
然後我們再碰頭,把報價匯總在一起分析。
 
問本子的時候,順帶問一句,看他們有沒有其它文具的合作工廠。
 
咱們只有兩天時間,要把套裝內的所有創意文具,都找到生產廠子才行。”
 
如果時間充足,陸澤自然可以慢慢逛,慢慢談。
 
但是國慶就放假三天,而且還要算上返程時間。
 
給陸澤三人真正的找尋生產廠家的時間,就只有兩天。
 
而且前期生產量不大,成本壓縮也很有限,不可能直接就拿到最低生產價格。
 
現在當務之急,是找些有性價比的靠譜工廠,先把第一批樣品做出來。
 
“行,陸澤兄弟,那我從最後面幾排檔口開始逛。”趙勇強立馬應了下來。
 
陸澤吩咐道:“劉川,那你接著逛前面這三排店鋪,我去逛中間幾排。
 
等把市場裡的文具檔口,都掃蕩了一遍,我們再碰頭。
 
記得用上我在火車上教你們的談判技巧,別一直糾纏討價還價。
 
我們要的是效率,現在分頭開始行動,抓緊時間。”
 
說著,三人就開始按照各自分配的區域,一家家檔口逛了起來。
 
這一逛就是幾個小時過去,等三人碰面時,均是口乾舌燥、累的夠嗆。
 
劉川叫苦連天道:“把小爺我累死了,賺點錢真特麽不容易。”
 
做生意就是這樣,尤其是起步階段,遠沒有想象中簡單。
 
“別嚎了,趕緊把記錄的報價,匯總比較一下。”陸澤急忙催道。
 
趙勇強很周到,買了三瓶水,一人遞了一瓶:“來,陸澤兄弟,喝口水再說。”
 
先前嗓子確實都快冒煙了,擰開瓶蓋,大灌了一口,陸澤才覺得好受了許多。
 
三人拿著自己記錄的報價,開始一一講解起來。
 
哪怕是經過對比篩選,都剩了有二十來個檔口的廠家資源,需要他們去考察。
 
光是手帳本子的生產工廠,都有六七家。
 
聽到還要跑到廠家那邊去考察,劉川懵圈了。
 
“陸澤,要不要搞得這麽複雜啊?
 
直接找一個靠譜的工廠,全部外包給他們生產不就行了嗎?”
 
“你是不是傻?這裡的人,個個都是人精。
 
你把所有產品,都交給一個廠家,他萬一收到點風聲,回頭就敢給你模仿一批出來,搶你的生意。
 
我們所有的產品,都要分包給不同的工廠生產。
 
這樣,小廠家們都會以為我們就是做普通文具。
 
就沒人猜的到,其實我們做的是手帳生意。
 
以後即使有新產品設計出來,也絕對不能包給同一個工廠。
 
在生意沒有全部鋪開以前,必須做好保密工作。”陸澤耐心地解釋道。
 
不是他過於小心,而是做生意的就沒幾個不精明的。
 
回頭要是看你這些文具,都打包在一起生產,肯定會引起某些廠家的好奇心。
 
萬一人家看產量還不小,肯定會去特意打聽,是什麽生意能如此暢銷。
 
手帳生意,看似有門檻,但並不能完全防止有心人的探尋。
 
即使不能完全照搬照抄,生產一批假冒偽劣出來,攪和你一下也很惡心。
 
所以在品牌建立忠誠度以前,在手帳圈子文化經營好以前,再小心都不為過。
 
狡兔還有三窟,做生意不多長幾個心眼怎麽行。
 
而且多找幾個廠商,也免得到時候出了么蛾子,沒法補救。
 
優質的生產廠家、優質供應鏈,再多也不嫌多。
 
積累的越多, 就越不會反過來被廠家掐住脖子。
 
到時候產量上去了,談價格也好談。
 
趙勇強聽到陸澤的分析,驚訝不已。
 
陸澤年紀輕輕,心裡就有這麽多彎彎繞繞。
 
和他一比,自己這些年的飯就像是白吃的。
 
在陸澤身上,他甚至發現了大哥劉大軍都沒有的東西。
 

 
PS:今天不出意外,還是三章,大家多多支持!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