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年代:夢回1998盛夏》第三百二十九章 大師,你業務能力不行啊
趙勇強收到小弟調查回來的信息,第一時間就趕了過來。
  “老板,文件打印好了。”說著就把這份機密檔案遞給了陸澤。
  陸澤笑著回道:“勇強,怎麽來這麽晚,罰你敬呂老師三杯。”
  “唉,確實該罰。呂老師,我自罰三杯,我幹了,你隨意。”法蘭西金丘產區的小酒莊高檔紅酒,就被趙勇強暴殄天物地幹了下去。
  呂任之看了都心疼:“唉,不要這麽客氣嘛,紅酒可不是這麽喝得。”
  陸澤讓趙勇強去勸酒,只是想拖延點時間,他好把文件看一遍。
  這份文件,就是讓粵東的周鵬義托人打聽出來的,不光是在鵬城打聽,甚至委托寶島友人在海峽對岸都打聽了一番。
  這年頭沒有互聯網,很多信息打聽起來並不容易。
  不過好在周鵬義給力,終究是挖到了不少小道消息。這些消息也不管真假,一股腦兒全給趙勇強傳真過來了。
  陸澤認真地看著這份文件,越看就越是想笑。呂任之這位寶島大師,還真他娘的是個人才。
  華夏大地這兩年興起了一股風氣,那就是外來的和尚會念經。
  這其實是經濟落後時代的某種附帶產物——自卑心理。
  寶島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此時的經濟遠超內地,不僅人均GDP是內地的十幾倍,而且還有不少巨型跨國企業享譽全球。
  所以寶島來的培訓大師,天生就帶著寶島經濟發達所賦予的特殊光環。
  內地人帶著仰視的心裡去看,自然會誤以為他們更有水平。
  尤其是華夏大地這幾年民營經濟騰飛,各種民間牛人頻出,企業家、富豪更是經常上新聞,讓老百姓看到了某種成功的可能性。
  一時間,經營生意、企業管理、成功學的課程,在內地就有了很大的需求。
  尤其是陳安之這個“寶島大師”,在內地靠一本的書火了一把後,就一發不可收拾,瞬間成了華人第一成功學大師。
  有這個家夥帶頭,一批寶島能人紛紛來大陸撈金。
  余世維、林偉賢、曾仕強等,一個個掛著大師的名號開各種培訓峰會,著實撈了一大筆。
  然後,這批人迅速地就和傳銷、直銷那些家夥混到了一起,一邊打著各種培訓的名號,一邊割韭菜、收割智商稅。
  然後,就為華夏直接開啟了一個傳奇的行業——“培訓”。
  此“培訓”一點都不正經,多數都是為文化程度不高的土老板們準備的。
  培訓毫無門檻,給錢就能進,頗有點低配版名校EMBA的架勢,讓土老板們獲得了精神上的某種認同感和自豪感。
  每次上完課,土老板們都恨不得和身邊的朋友聊上三天三夜,以炫耀自己上課時的心得。
  別看這“培訓”不怎起眼,可此生意偏偏撈錢撈的飛起。
  就光是陳安之這個家夥,就撈到了億萬身家。這個在寶島被盛傳傍富婆才翻身的撲街,轉頭就化身成為了所謂的知名企業家。
  這家夥人生最高光時刻,就是2005年在央視的節目裡以“成功學專家”的身份,用近乎於輕蔑的口吻告誡還處於創業初期的老馬:自信不等於自大,做人要謙虛。
  老馬在節目中出現,更多是一個被教育而不是被膜拜的對象。
  而陳安之,則是以成功者的姿態和導師的身份出現。
  由此可見,這家夥這幾年撈到的身家,遠比2005年的老馬還要高很多。
  陳大師甚至在十幾年後,很多大師紛紛過氣時,還能與時俱進,依舊活躍在微信群和自媒體文章內。
  甚至緊跟財富風口,還去幣圈蹦躂了一陣。
  幣圈甚至有了一個“陳安之指數”:判斷一個人是幣圈還是鏈圈的,就讓他在微信搜索框裡找一下“陳安之”。
  你搜到的陳安之越多,你離幣圈越近。你被騙的指數就越高,你在這個社會上的產業鏈地位越低,你所面對的中國的就業環境就越差。
  由此可見,這位成功學大師為了撈錢是何等的不擇手段。
  不光是他,過幾年就連他帶的徒子徒孫們,都撈得盆滿缽滿。
  “智慧大師”劉一秒,“銷售女王”徐鶴寧,一個個割韭菜割到手軟。
  在長達十來年蓬勃發展的韭菜行業中,光是劉一秒這家夥就割了數十億的財富。
  真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甚至超過了他的師傅陳安之。
  因為他師傅陳安之只不過是靠成功學割屌絲們的韭菜,而劉一秒這家夥專割有錢土老板們的韭菜,屌絲那點錢人家都看不上。
  這叫什麽,這就叫格局。
  格局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未來十幾年的波瀾壯闊大時代,韭菜之多,長勢之凶猛,就連騙子們都經常感歎鐮刀不夠快啊。
  其實這些個看似“成功”的大師們,除了騙你,從未成功過。
  陸澤看著呂任之的調查文件,深感這家夥也真是生不逢時、懷才不遇。
  呂任之早些年和陳安之類似,在寶島兩次創業失敗,然後就乾起了騙人的勾當。
  陳安之早期是以開餅乾連鎖店為餌,忽悠學員非法吸金,再惡性倒閉轉移資產,卷錢跑路來大陸繼續忽悠,沒想到運氣好混成了培訓大師。
  而呂任之則是在創業失敗後欠了一屁股高利貸,走投無路下直接乾起了傳銷,結果生意還沒乾成就被執法部門給端了。
  迫於無奈隻好躲到大陸來,也學寶島前輩們乾起了“培訓”。
  憑著三寸不爛之舌和乾傳銷的歷練,還真乾出一些名堂。在鵬城那邊課程雖賣的不貴,但也算小火一把,忽悠了不少小老板。
  這家夥乾“培訓”之所以能有起色,竟是因為他別出心裁,把企業管理和國學結合了起來。
  土老板們沒啥文化,生意有點起色的時候就開始心虛,迫切地需要提升自己,而且期待文化最好跟快餐一般,打包即可拎走。
  可那些管理學、經濟學的專業教科書又晦澀難懂,他們一看就頭疼。
  更可況要真是讀書那塊料,又何至於當初放棄學業呢。
  所以,這類“培訓”就正好滿足了他們的剛性需求。而“國學+管理”那就更是戳到了土老板們的G點,不僅聽得來勁,還自覺提升了不少文化修養和品位境界。
  呂任之這家夥原名呂俊才,為忽悠人才改了呂任之這個自帶書香氣質的名字。
  可惜國學熱還要過兩年才興起,尤其是2001年央視節目熱播,那更是引得國學書籍一時紙貴。
  其實這兩年國學熱已經有了苗頭,“國學大師”文懷沙、“易學教父”邵大神又開始被吹捧。
  要不然央視也不會看準這個熱點,推出這個節目。
  只不過央視人家是好好做節目,傳播經典和傳統文化。而像呂任之這些個“大師”,傳播的卻多是傳統裡一些糟粕的東西。
  因為披著“國學”的法衣,迷惑性之大,著實讓人難以招架。
  什麽孔、孟、禪、佛、鬼谷子,能喊得出名號的都得有;什麽陽明心學、胡雪岩經營學、厚黑學,凡是可以忽悠人的全給用上。
  出之以“國學”名目,隨時一通引經據典,讓定力不足之人很容易一頭扎進去迷失。
  這些個大師,“國學”固然是半吊子野狐禪,可“忽悠術”卻是實打實的專業。
  把現代企業管理的新知識,混雜一些引經據典的騷話。
  這些三教九流、五行八作、似新亦舊的知識點一混雜,985教授為之五迷三道都不奇怪。
  呂任之要是能再熬兩三年,不又是一個妥妥的翟鴻燊“大師”嗎。
  要知道陳安之和翟鴻燊,被人並稱為南北雙雄,堪稱當代“培訓”圈兩大鼻祖人物。
  翟大師原名翟敬華,因猥褻、盜竊曾入獄兩年,還曾因參與傳銷被追捕。後改名翟鴻燊,搖身一變成為了“國學大師”。
  范偉在裡飾演的國學兼成功學大師譚大山,這個人物就是以翟大師為原型創作的。
  翟大師作為“培訓”圈鼻祖級的人物,就是趁著過兩年的國學熱,精心包裝之下就一炮而紅了。之後不僅撈金無數,而且還擁有最多的粉絲群體。
  哪怕十幾年後退隱江湖,淡出大眾視線了,其在網上依然有無數的吹捧者。
  陸澤雖不知道呂任之為何後面幾年沒有混出名頭,但他走的神棍路線,大方向絕對是對的。
  於是,他直接出言問道:“呂老師,聽說你在做培訓的時候,還擅長結合國學進行講解?不僅引經據典,還能講得深入淺出,可有這事?”
  “些許才能,當不得陸總誇讚,哈哈...”聽見陸澤念叨他的長項,呂任之又飄了。
  陸澤追問道:“那呂老師講課的時候, 可有一些經典語錄?”
  “什麽?經典語錄?”呂任之聽得一頭霧水。
  陸澤怕他不理解,為了舉例直接演上了:
  “要成功,先發瘋,頭腦簡單向前衝;
  無關生智,局外生慧;我與我無關,我在我局外。
  人生難道、真法難聞,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人生就是悟道的過程。
  生命不需證明,生命無需證明,天生偉大,隻待驚醒!
  眾人膜拜,不如美人一笑;萬人追隨,不如英雄舒眉。
  聖人常無事,常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不怕念起,就怕覺遲。聽懂掌聲?”
  “呃,陸總,你到底什麽意思?”呂任之聽得一臉懵逼,整個人愣在原地。
  陸澤感覺自己有點白費心機,剛剛為了舉例,他連打雞血的情緒都用上了,結果這位呂大師完全不理解。
  他現在算是明白了這位呂大師為何之後幾年一直混不出頭了,壓根就是沒琢磨透“培訓”行業的套路啊。
  連騷話都不會,玩個毛線。
  原以為是個頂尖人才,結果是個水貨,害自己空歡喜一場,擱誰誰都會不高興。
  陸澤忍不住譏諷道:“呂大師,你這業務能力也不行啊!”

  PS:最近雖是兩章,但字數都是奔著三章的字數來的,大家多多支持。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