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年代:夢回1998盛夏》第五百一十六章 叫什麽名字好呢?
熱門推薦:前世不是硬件行業的從業人士,這是陸澤最吃虧的地方。

不僅不熟悉相關的行業資源,就連一些關鍵信息都不是特別清楚。

前世的他,對於硬件產業只能算是個普通用戶,連發燒友都算不上,很多產品和品牌發展的關鍵節點,他壓根就沒有概念。

如今是趕鴨子上架,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幸運的是,在黃章的提醒下,他終於想起了艾利和的“鐵三角”系列。

原本他還想著成立一個設計工作室,招幾個工業設計師,設計一款新穎的MP3出來。現在沒這個必要了,直接照著“鐵三角”系列模彷不就行了。

縱觀前世MP3黃金時代那幾年,“鐵三角”系列都是經典中的經典。

別看iPod橫空出世時,讓無數人驚豔,可是蘋果公司那499美元的定價卻讓大部分用戶都望而生畏。

而且iPod一代造出來時,使用了硬盤代替閃存作為載體,具備了5GB的容量,可以儲存1000首MP3歌曲,這個優勢讓iPod成為MP3產品中當之無愧的王者。

可成也硬盤,敗也硬盤。

就是因為使用了硬盤,導致iPod一代不管是重量還是厚度,給用戶的體驗感都不是很好。

尤其是喜歡運動的用戶,那死沉死沉的重量,不帶個臂帶綁在胳膊上,幾乎很難方便的隨身攜帶。

等到2002年推出的iPod二代,也依然沒有解決這個問題。

一直到2003年推出的超薄型的iPod第三代和2004年推出的iPod mini,才算真正解決了厚度和重量的問題,終於不像半塊磚一樣死沉死沉了。

可等到2003年,艾利和的“鐵三角”都不知道已經賣出去多少個了。

後來的事實也證明,第一代iPod也僅僅隻銷售了12.5萬部。

而艾利和的“鐵三角”系列,光是在國內,銷量就是以百萬來計算的。

不僅僅是因為其只有iPod一半的價格,更是因為其輕巧的外觀和在當時被譽為能與CD音質抗衡的口碑。

所以對陸澤來說,艾利和“鐵三角”系列是比iPod一代更適合模彷的產品。

心中有了定計,他於是把大致的想法和黃章說了一下。

陸澤並沒有透露細節,更不會告知“鐵三角”的外觀,而是重點講述產品的大小,零配件組合,以及對音質要求。

黃章也依然很痛快,和陸澤一步一步研究分析,並告知了一些供應商的信息。

一時間二人聊得興起,完全忘記了時間。

這也是黃章第一次討論產品這麽入迷,在陸澤這裡,他這個產品控是第一次感受到對產品極致追求的快樂。

這種志同道合的感覺,現在工作的愛琴公司沒有人能和黃章一起分享。

這會兒在他心裡,已經百分百確信陸澤不是忽悠他了,而是真的想做一款優秀的MP3產品出來。

他在愛琴公司無法實現的夢想,或許陸澤可以幫自己實現。

所以黃章不僅不覺得煩,而且還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陸澤又追問道:“那音質呢,光靠耳機就能保證?”

“不是,好的解碼芯片才是最關鍵的,這個方面我推薦使用飛利浦的芯片,只不過成本會高很多。”黃章猶豫了一下,還是說了出來。

陸澤點了點頭,對此也是非常認可。

飛利浦本身就有音響方面的產品,在電聲技術方面有多年的積累,其解碼芯片稱為業界最佳也是理所當然的。

至於三星、Sigmatel、Telechip等芯片,

估計比飛利浦都要差上一籌。估計也只有等到軟件技術發展起來,才能彌補這一塊的差距。

此刻剛進入21世紀,很多IT技術領域都是剛剛起步,尤其像數字音樂這塊,相關技術也才剛剛開始發展起來。

現如今最快能改善音質音效的方法,就是靠硬件。

至於所謂的壓縮技術、解碼技術和音效技術,估計很多公司都還在研究當中,即使想靠軟件提升,暫時都找不到技術支持。

面對黃章的坦誠,陸澤心裡也很是高興。

對於黃章這個人的評價,他在心裡不由地又高看了幾分。這是一位真正對產品偏執的硬件狂人。

倒是前世他和雷布斯的那點恩怨,也只能說是造化弄人。

二人其實都沒錯,只能說是在不對的時間遇到了不對的人。

所有的事情打聽完,天色都已經黑了。好好一頓午飯,直接吃成了晚飯。

乾脆也不換地方,在淮香閣的包廂內又請黃章吃了一頓。

陸澤感激道:“黃經理,我敬你一杯,謝謝你的指點。”

“陸總客氣了,其實我也想早一天看到你的MP3產品面世。”黃章心裡還真挺期待的。

陸澤笑道:“哈哈哈,那我盡力而為。

還是那句話,對你的承諾永久有效,如果有一天你自己出來創業缺資金的話,我這隨時有200萬等你來取。”

“感謝陸總的信任,我想那一天不會太遙遠的。”黃章激動地回道。

經過一下午的研究分析,他也被陸澤的情緒所感染,此時在心裡已經埋下了一顆創業的種子。

愛琴公司終究是人家的公司,黃章沒有半點話語權,他根本沒法像今天下午一樣,這麽痛快地規劃產品。

這種對產品掌控一切的感覺,讓他迷醉其中。

而陸澤的承諾,就像是點燃他積壓已久的不甘和欲望,心裡已經按捺不住想要親手打造一款真正屬於自己的產品。

吃了晚飯,陸澤直接讓周鵬義安排車親自送黃章回去。

二人互相都留了手機號碼,以後有什麽問題可以很方便地聯系。

陸澤回到酒店套房,把一下午和黃章討論分析的內容,都全部記錄了下來。

光是梳理這些信息,就花了他兩個多小時。

他一邊列出供應商和代工廠的一些信息,一邊又開始羅列產品的規劃問題。

既然已經想到了艾利和的“鐵三角”系列,那接下來的戰略就要重點圍繞這個產品來進行。

不過工業設計師該招聘還是得招聘,起碼要把產品圖紙設計出來,先去申請個專利才行。

否則即使找到了代工廠,也保證不了自己的權益。

這年頭的代工廠,可別指望他們能有多少底線,說不定分分鍾就給你把產品泄露出去。

然後,還得先給產品想個品牌和名字才行。

陸澤心裡一直琢磨,到底自己打造的MP3隨身聽叫什麽好呢?

iRiver?

這牌子人家泡菜國電友公司應該已經注冊了。

?

貌似也來不及了,這個同樣來自泡菜國的品牌,估計這會兒軟件公司直接注冊成了軟件名字。

不過,這年頭倒是冒出不少“i”字母開頭的品牌名。

陸澤一時犯了難,到底叫什麽名字好呢,難道叫iPod?

好像蘋果公司的“i”系列品牌,這會兒估計喬幫主都還沒有想過,說不定還真可以先注冊下來。

PS:今天第二章,今天萬更,拚了,大家多多支持!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