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鮮外換銀行這時(KEB)面臨著兩種選擇:
對公司進行清算;或者通過債權人主導的大規模重組,試圖使海力士複蘇。
南朝鮮外換銀行選擇了後者,為此,外換銀行根據《南朝鮮企業重組促進法(CRPA)》啟動了一項雄心勃勃的重組計劃。
CRPA是南朝鮮旨在幫助公司從金融危機中複蘇國家計劃的一部分,該法律使外換銀行有權指定海力士的管理層,並借給海力士12億美元以完成重建。
於是外換銀行成立了債權人委員會取代海力士董事會,這個委員會負責為海力士做出所有關鍵決定。
而在海力士公司的內部,外換銀行設立了一個財務管理團隊,專門負責監督海力士的現金收入與支出。
最後,外換銀行選出了海力士的董事名單,其中Eui-JeiWoo成為了海力士的CEO。
Woo教授於1967年加入外換銀行,2000年,他升任南朝鮮外換銀行代理總裁,此時,就需要他來傾力挽救海力士了。
最終,他帶領海力士執行重建計劃,完成了重建。
當時為了改善海力士的債務狀況並確保其生存,南朝鮮外換銀行注銷了海力士對自己的80億美元債務,達到絕對控股,也緩解了海力士的債務壓力。
之後,海力士和很多半導體公司達成了戰略合作關系,組建了半導體聯盟,其中比較重要的是與歐洲芯片廠商意法半導體的合作。
當時意法半導體和海力士都瞄準了NAND閃存市場,但是意法半導體的專有設計實力很強,卻並不擅長芯片製造;而海力士雖然芯片製造實力很強,但是沒有多余的資金來建設新廠,因此雙方提議合資建廠。
此時,華國不僅是一個巨大的市場,也在追求更高的芯片製造工藝,華國政府提供了非常誘人的優惠條件吸引外國技術投資,而且生產成本與其他國家相比也較低。
值得一提的是,海力士拒絕美光的收購報價後,美光於2003年向歐盟和美利堅起訴海力士。歐盟和美利堅因海力士接受南朝鮮政府控制的銀行補貼,分別決定對海力士征收34%與45%的進口關稅,而在華國合資建廠可以免交這些高額稅款,這也進一步促使海力士選擇華國建廠。
因為新吳此前曾引進東芝DRAM生產線,具備半導體生產經驗,最終價值20億美元的意法半導體和海力士存儲芯片工廠在新吳落地,成為了當時華國最大的外國技術投資。
海力士新吳芯片廠共有兩條生產線,一條8英寸晶圓生產線的月產量為50000片,另外一條12英寸生產線的月產量達到18000片。
本次海力士投入2.5億美元的現金和價值2.5億美元的設備,獲得了工廠2/3的產能,意法半導體則佔據另外1/3。在這次投資中,海力士僅花費2.5億美元現金就建設了價值20億美元的工廠,還擴充了最先進的12英寸產能。
2002年11月,私募股權與信貸公司CVC資本開始與海力士溝通,希望交易其非存儲芯片業務。海力士拒絕了CVC8萬億韓元(約合5億美元)的原始要約,從而直接與CVC董事長威廉·康福特進行了談判。
最終談判的結果,要約價格從5億美元提高到9.54億美元——這個數字大約是海力士非內存芯片部門帳面價值的2倍,於是海力士同意了這筆交易,減少了超過10億美元的債務。
而CVC將非內存芯片部門改名為MagnaChip,
並將其帶入了國際證券市場。CVC通過發行高收益的揚基債券(即在美利堅市場上發行的外國債券),獲得了7.5億美元收益。這一次的交易,讓海力士、KEB和CVC都在交易中獲得了利益,同時,這使法倫和Eui-JeiWoo意識到,高收益債券市場可能將為海力士提供類似的機會。
於是,海力士也開始發行債券對現有債務再融資,一開始該公司計劃在市場籌集18億美元。此時海力士已經14個季度連續虧損,很多債務被列為不良貸款,很多投資人並不看好重建計劃。
為了重建海力士與債券市場投資者關系,海力士及其債權人同意放棄超過10%的股份,並將其投入市場進行融資。
最終,該融資使海力士償還了12億美元的CPRA債務,為海力士贏回了市場信譽。
由於償還了CPRA債務,KEB的債權人理事會解散,董事會重新建立——換句話說,KEB銀行再次回歸了其股東身份,不再直接管理海力士。
KEB的資金管理團隊也隨後撤出,賦予了海力士更多的管理自主權與資金使用權限。
2008年,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邀請法倫和Eui-JeiWoo進行講座,將海力士的這次經歷稱為“有史以來最大、最成功的亞洲公司重組”。
2006年,隨著新吳芯片工廠開業,海力士在騰飛的NAND閃存業務中佔到了一大塊蛋糕,當年獲得了超過20億美元的淨利潤,創造了海力士利潤新高。
不過事情到此並沒有結束,否則也就不會有陳威廉現在收購海力士的可能了。
Woo教授於2007年從海力士退休,在他辭職之前,他要求其繼任者從海力士目前的管理層中挑選。
不幸的是,債權人KEB沒有聽從他的建議,而是任命了一位來自南朝鮮貿易、工業和能源部的前部長金鍾甲為接班人,在他領導下,海力士開始了積極的產能擴充。
2007年7月,金鍾甲宣布海力士計劃大幅增加300晶圓的產量,以使海力士成為世界領先的芯片製造商。
為此,海力士的大量投資遷移到56、36nDRAM和48nNAND閃存生產線上。
雖然金鍾甲的野心很大,但他忽視了存儲芯片價格的波動。
2007年,存儲芯片價格開始下跌。9月份,標準的512MBDDR2DRAM芯片的價格從年初下降了超過70%,原本5.95美元/片的DRAM芯片售價降到了1.75美元/片。
這本應是對海力士投資支出過高的一次警告。在芯片價格較低的情況下,海力士幾乎無法支付其生產成本與貸款利息,也無法獲得更多融資。盡管如此,金鍾甲仍在繼續其激進的資本支出計劃。
海力士內部經驗豐富的管理人員因此越來越不滿,他們知道過去的高額債務幾乎毀掉了公司。現在,他們卻不得不眼睜睜地看著海力士的債務水平再次上升。
到了2008年第四季度,存儲芯片價格仍未回升,海力士也受困於流動性緊縮,不得不與銀行開始新一輪的接洽。
海力士為了生存,要求增加新股本並將銀行債務延期,為此,海力士的債務水平將大幅提升。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一家曾如此努力地去杠杆化資產負債表的公司,如今又面臨著債務不斷增加的局面, 海力士管理層似乎忽略了2002-2006年的慘痛教訓。
2008年12月,海力士宣布將削減在南朝鮮擴建工廠的開支,推遲了在華國新吳擴建工廠的2.6億美元投資計劃,並關閉了位於俄勒岡州尤金的200芯片製造工廠。
2009年1月,南朝鮮主要的債權銀行宣布將提供5000億韓元(約合4.43億美元)的新貸款,以及3000億韓元(約合2.66億美元)的新股本,以及將超過18000億韓元(約合16億美元)的現有債務延期。
這為海力士提供了一定的資金流動性,以抵禦存儲芯片的價格下滑。但是這並沒有讓海力士擺脫虧損,自2007年開始,海力士連續三年虧損。
2010年,金鍾甲任期時間到期,經過KEB等六家債權方銀行推薦、投票,權伍哲成為了海力士的新任CEO。
不過這個時候,隨著次貸危機的爆發,海力士面臨更大的融資困難,以及市場繼續萎縮,內存價格依然持續下跌的困境,因此拖延到現在,海力士非但沒有在新CEO的帶領下,危機有所緩解,反而因為全球經濟形勢的急劇惡化,負債持續的增加。
如果說在去年的時候,甚至是今年早些時候,陳威廉想要收購海力士,可能會在南朝鮮國內遇到不少阻力的話,在現在海力士的情況已經惡化到難以收拾,必須要大量資金注入來挽救其破產的情況下,能夠甩掉這個包袱,並且保證其公司員工的穩定,恐怕即使是外資收購,也是南朝鮮方面能夠接受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