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景恪要做的就是給士族上眼藥,挑起士族和關隴的矛盾。目的是通過兩家鬥爭,使學問全面普及。
只要學問普及了,掌握了知識的中下層自然會想辦法為自己爭取權力,從而打破現有的世界秩序。
渾水摸魚,到時候他才能趁機推行改革,最終為百姓爭取更多的生機。
“士族最大的優勢是把控住了學問的注釋權, 從而掌握了話語權。”
“陛下想打擊他們很簡單,就是爭搶話語權。想要爭奪話語權,就必須要把學問的解釋權從他們手裡搶回來。”
“以前受限於書籍抄錄困難,朝廷也沒有辦法。但現在有了印刷術,最大的難題就解決了。”
“以前造紙只能用藤,現在可以用竹木乃至雜草造紙, 又有了粉碎機, 紙張的價格數倍降低。”
“如此朝廷就可以印刷更多的書籍,把書籍以低價出售給那些‘牆頭草’。”
“牆頭草們雖然飄搖不定,但卻能分得清誰強誰弱,誰能給他們好處。只要他們心向朝廷,士族慢慢的就會失去話語權。”
“其實最好的辦法就是朝廷自己培養人才,建立從上至下的學政體系。”
“在鄉、村設立學堂,教沒有根基背景的良家子讀書。然後在每個縣設立縣學,從鄉學擇優錄取進入縣學學習。”
“在州設立州學,從縣學裡擇優錄取進入州學學習。這些學生沒有背景,從小接受的是朝廷的教育,他們能依靠的也只有朝廷。”
“朝廷可以越過士族的影響,直接從他們中間遴選官吏,這對士族的打擊才是最致命的。”
李世民眉頭微皺道:“辦法雖好,可投入靡費朝廷沒有這麽多錢糧支持此策。”
陳景恪也很無奈,唐朝初期的稅收政策他是很清楚的,不收商業稅,也沒有搞鹽鐵專營,時不時的還免除人頭稅。
真正能穩定收下來的稅就只有地稅, 每年滿打滿算收入也只有三百多萬緡錢糧。
也就是唐初采用的是府兵製, 不用支付軍餉。地方官也不直接發工資, 而是采用的職田制度。
職田就是在每個地方劃分出一定量的土地作為衙門的財產,官吏的薪水和衙門消耗皆從中出。
否則僅此兩項就能把大唐的財政拖垮。
但建立學政體系卻不能如此,建學校養活這麽多師生消耗實在太大了,光靠劃分職田很難建立完整的學政體系。
除非提高生產力,增加國家的財政收入,降低培養學生的成本。
不過這一點陳景恪早就想到了,靠農業文明的生產力普及教育根本就不可能,他也沒有天真到在此時的大唐搞這個。
但局部教育還是能做到的:“鄉學村學短期內確實難以實現,但縣學和州學還是能建立的起來的。”
“主要招收富戶子弟,想讀書就交錢,我相信大唐的良家會踴躍把子弟送入學堂的。大唐不缺讀得起書的人,缺的是讀書的機會啊。”
古代讀書機會缺到什麽程度呢,不只是百姓讀不起書,很多大戶人家也一樣如此。地主家找不到一個識字的,誰識數誰就能掌管家業。
只不過窮人是讀不起書,大戶人家是沒有渠道讀書,因為讀書的機會被以士族為首的文化集團壟斷了。
我們經常在影視作品裡看到的,地主大戶請酸秀才來自己家教授子女讀書, 這是宋朝之後才成為普遍現象的。
此時還是唐朝, 教育權還壟斷在士族手裡。
搞義務教育行不通, 那就搞商業教育。建立學堂,問地主富戶收錢,讓他們把子女送進學堂學習。
但凡有點遠見的地主富戶,都不會錯過這樣的機會,如此就能把士族的知識壟斷撬開一道縫。
下一步就是想辦法提高生產力,從物資上促進社會的進步。
李世民思索之後終於點頭道:“如此倒也可行,還有嗎。”
陳景恪沉吟了一會兒才說道:“還有就是科舉製,配合學政體系,才是真正的殺手鐧,能徹底終結士族時代。”
“但科舉製是把雙刃劍,會造成一個非常嚴重的後果。”
“哦?”李世民頓時就來了興趣,道:“詳細說一說。”
既然開了口陳景恪也就沒有隱瞞,就把縣試——州試——京考三級科舉體系說了一遍。
“以往士族把控了讀書的渠道,普通人沒有機會讀書,科舉招錄最多的其實還是士族門生。”
“如果朝廷建立了學政體系培養大批人才,那麽這些人就能直接參與和士族子弟競爭……”
“如此雙管齊下,士族將會被拉下神壇成為普通的大戶人家,甚至此法還能對關隴造成衝擊。”
李世民眼睛亮的嚇人,但並未表態,而是道:“你說科舉是雙刃劍,那它的壞處在哪裡?”
陳景恪道:“壞處是會催生龐大的科舉官僚階層,他們在鄉裡形成龐大的利益群體,到時候朝廷將會失去對鄉裡的掌控。”
“縣以上歸朝廷管轄,縣以下被龐大的地方士紳群體掌控,這就是科舉帶來的惡果。”
此事並不難理解,至少對李世民來說不難理解。所以他激動的心情慢慢冷靜下來,此事各有優劣他難以決斷。
不過……他深深的看了陳景恪一眼。
他背後的家族太可怖了,對世界的認識太清晰。不但能想到破局的對策,還能看透這些對策會造成什麽後果。
他們的目光似乎能看透未來一般。
但同時他也好奇另外一件事情,那些人到底是如何做到,把陳景恪這樣的平庸之人教導的如此優秀。
想來應該花費了不小的代價。
由此可見,陳景恪在他們家族的身份必然不簡單,很可能就是嫡系傳人。
如此,從身份上來說倒也配得上自家的姑娘。
“此事我還需要謹慎考慮,今天所言之事你切不可對外人言。”
陳景恪自然不會給自己找不自在,道:“您放心,這些話我就和您、姨母兩個人說,就連師父都沒告訴。”
他知道李世民已經心動了,只是事關重大必須要謹慎考慮,甚至征求過相關心腹的意見之後才能決定該如何去做。
他不擔心李世民會棄之不用,要真這樣做了,李世民也就不是李世民了。
事實上李世民根本就不知道,普及知識終結的可不只是士族時代,整個世界都會被劃分為兩個不同的時代。
一個不好可能大唐都會被終結。
知識的威力就是這麽的巨大,可以改天換地。
見事情商量好,一旁的長孫無垢也松了口氣,轉移話題道:
“棉花的種子我已經收集了許多,按照花農所言也是時候耕種了,景恪你懂種棉花嗎?可以一起過來看看。”
點擊下載本站APP,海量小說,免費暢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