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推薦:“策兒,到了洛陽後切莫任性胡來。”
魯陽城中大營,孫堅看著面前英氣勃勃的兒子,忍不住交代道:“太尉有時雖難以理解、性情不定,然詭計百出,城府極深。”
“此番既然他看中了汝,需知大丈夫能屈能伸,要懂得韜光養晦,切不可再三番兩次頂撞。”
畢竟是親生的,又不是撿來的。
這養了十五年的兒子,突然間要送給別人,孫堅表面裝得很灑脫,實際上還是心疼不舍的。
孫策點點頭,表示自己懂了:“父親放心,孩兒知道的。到洛陽後自會謹言慎行,不讓父親憂心。”
孫堅面色欣慰,恍然間感覺自己這個兒子長大了。
不料,隨後又聽孫策道:“等孩兒逐漸獲得董賊信任後,便會想方設法將其動向,秘密傳達於父親。”
這下,孫堅反而不懂了:“為父要太尉的動向有何用?”
“自是待父親攻破零陵、桂陽、武陵三郡後,再度提兵北上,殺掉荊州刺史劉表,還有盤踞在南陽的袁術。然後與孩兒父子同心、裡應外合攻破洛陽,誅君側、扶漢室,一揚我孫家威名!”
聽完這話,孫堅在腦中複盤了一下這宏偉的戰略,不由驚歎了,深情看向自己兒子:“策兒……”
“父親!”孫策也猛然挺直身子,等待著孫堅的稱讚。
孫堅便開始動手解腰間的革帶,道:“這是太尉中午送某的腰帶,還說叫什麽‘七匹狼’,為父今晚會用得上。”
“冥思苦想了一下午,也不解什麽‘父見子未亡,抽出七匹狼’。今夜見汝這般,終於明白太尉的良苦用心了。”
“父親無須如此,董賊所賜的這革帶,孩兒還看不上……啊!父親何故打孩兒,這革帶不是要送給孩兒的?”
孫策剛開始還很從容,可看到孫堅一革帶抽下來時,瞬間傻眼了:“孩兒明明已經懂了啊!……”
“你懂個屁!”
大帳中,此時已盡是孫堅憤怒的咆孝:“為父這一次北上,若非太尉出手相助,恐死無葬身之地。汝這不孝子,非要為父身首異處才肯罷休?”
“還想刺探太尉機密,慫恿為父再度作亂……甚至直到此時,你都不肯喚太尉一聲‘爸爸’!”
“真想氣死為父不成!”
……
第二日隨老董回洛陽的路上,孫策的眼神很幽怨。怎麽都想不通當初雄心壯志的父親,為何經此一役,從此便志氣不再。
老董則看著他英俊臉上的革帶印,心疼地安慰道:“疼麽?……汝也別怪文台,抽也是為了你好。”
“大人的世界多複雜凶險,就你那衝動的性子,不打一頓能長記性?”
孫策眼神當時更幽怨了,幾乎從牙縫裡擠出一句話:“若不是你暗中挑撥,還給他送了條堅固又柔韌的革帶,我能是今日這模樣?”
說完還嫌不解恨,又揮手道:“少來這裡惺惺作態!”
老董忍不住便笑了:還是打得輕啊,得繼續調教……
想到這裡,他隨即笑道:“想過汝父為何要抽你麽?”
“想不通。”
“若老夫猜得不錯,昨晚汝父肯定勸你安生些,結果你還不服氣,文台隨後就動手了,對吧?”
孫策白他一眼,摸了摸臉上的革帶印:這不明擺著的麽?
老董不以為意,笑笑後繼續道:“老夫還知道,你肯定不滿意此番北上虎頭蛇尾,甚至還想慫恿汝父回長沙後再度反老夫吧?”
“結果汝父非但不同意,反而越聽你叫囂,抽得越狠,對不對?”
孫策聞言當時警惕地看向老董,
不明白自己的心思,為何竟一眼被人看透:“汝,汝是如何知道的?”“呵,就你那把啥事兒都寫在臉上的性子,但凡有些生活閱歷的人,一眼便能看透。”
老董還是笑,然後手持馬鞭指著北面道:“中牟那裡有條戰國時魏惠王開鑿的運河,汝可知喚作什麽?”
“鴻溝。”孫策不屑地撇了一下嘴,道,“昔高祖與西楚霸王項羽盟約分割天下,便是以鴻溝為界。”
“不錯,說得很好。”
老董當即稱讚,隨後話音一轉,道,“那你自然也知曉,項羽數次攻不破成皋,便以烹殺太公脅迫高祖出戰的故事吧?”
說著笑意愈加詭秘,不懷好意地看向孫策:“若汝父敢對老夫有二心,你覺得老夫會不會烹了你?”
孫策神色悚然一動,看向老董不由……感激不已:“汝說得一點不錯!勸父親殺上洛陽前,某一定要尋好逃生之路,不使父親投鼠忌器才是!”
老董臉上詭秘的笑容頓時凝固,仔細打量著孫策,十分懷疑孫堅給自己調了包:歷史上孫策橫江攻薛禮,用了假死之計。
打廬江太守劉勳時,用了調虎離山之計,無疑是位智勇雙全的名將……但現在的孫策無論怎麽看,都像是個憨憨。
明明自己想告訴他,孫堅一招行差踏錯,便已無後悔的機會。畢竟生命中有些人,比如你這個親兒子,一旦錯過就不在。
可他理解成了啥?
然後還當著自己的面,把心中的計劃給說出來了?
算了算了,留給李儒頭疼去吧:說不定有他在洛陽折騰,還能變相加強繡衣使的業務能力。
想到這裡,老董驅馬又來到南陽新人這裡,首先親切地向黃忠問道:“漢升,今年貴庚啊?”
黃忠不出意外地用看白癡一樣眼神兒,看了老董一眼:你一個五十二歲的老頭子,問我年方四十一的中年人貴庚?
老董頓時面色訕訕:沒辦法,人的刻板印象是很嚴重的。比如提起廉頗,誰腦子裡會浮現一位風華正茂少年的形象?
黃忠跟廉頗差不多,都是年老才成名。
雖然他此時的武力,無疑要比二十八年後斬殺夏侯淵時強。但就因前半生一直未逢明主,哪怕常先登陷陣,勇毅冠三軍, 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去拚,也沒拚出個啥來。
眼見黃忠對自己不冷不熱,老董又微微一笑,換了個話題:“聞聽漢升欲南下,投荊州刺史劉景升?”
“不錯。”黃忠這下勉強點了點頭。
沒想到,老董隨即又道:“是因汝二人字裡都有一個‘升’,覺得投緣才去投效的?”
一旁典韋都有些聽不下去了:主公,要是不會聊就別尬聊。好好的一番話,讓你聊得簡直稀碎!
果然,黃忠有些不耐煩了:“太尉勿怪,在下並不想為汝效力……”
一到關鍵時候,老董反而不湖塗,道:“莫非漢升已覺老夫名聲不佳,劉景升乃漢室宗親,且還是朝廷名正言順的荊州刺史?”
黃忠明顯對老董沒啥好感,但也沒什麽很強的惡感——如今報簡風行天下,他的形象也漸漸洗白,不再是士人口中單一的逆賊權臣。
這時節,天下人對老董都是個半信半疑的態度。
聽到這話,黃忠認真地點了點頭:“正是如此。”
“如此說來,漢升投劉景升是為了匡扶漢室,報效朝廷?”說著,老董還看了眼李嚴、陳震和文聘:“爾等也是如此?”
四人對視一眼,隨即齊齊點頭,道:“不錯。”
“那為何要舍近求遠,直接入洛陽為陛下效力不是更好?”說著,他又看向黃忠,笑道,“尤其漢升,何必還要那劉景升二手商賺差價?”
題外話
感謝啼暗的打賞支持,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