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劉備請我當謀士》第199章 追擊
徐琨白天的時候,已經派人去探查過,通往江邊退回春谷的道路,似乎有敵兵埋伏。

 現在是夜裡逃走,也認為對方一定會封鎖了去往春谷的道路,伏兵以待,因此不敢再逃往春谷,而是直接北上,逃往歷陽。

 這略微出乎太史慈的意料。

 本來認為徐琨會逃往春谷,自己派兩千人埋伏在路上,只等敵兵走到,自己又在後面追著,到時候前後夾擊,徐琨必定會全軍覆沒。

 可是他現在帶領兩千人跟出四五裡,徐琨都沒有拐向東行的意思。

 太史慈才知道,徐琨並沒有要退往春谷,而是逃往歷陽去投奔孫策了。

 這就沒必要再等了,再等天就亮了。

 “敵兵要逃往歷陽,快,我們追上去,莫要讓他們跑了。”

 太史慈吩咐下去,帶領兵士快步追去。

 追到離敵兵只有一裡遠的時候,太史慈讓兵士全部點起火把,呼喊著向前衝去。

 照理說夜不追敵,但太史慈早已派人跟蹤著徐琨的兵馬,知道他們沒有伏兵,因此才大膽來追。

 而徐琨是趁夜逃跑,怕被太史慈發現,不敢點火照明,只是借著微弱月光前行,因此走得並不快。

 之前還一直擔心,擔心敵兵發現追來,直到走出四五裡,才稍稍安心,以為自己離開沒有被敵兵發現。

 可是,正在他安心前行之時,突然聽到後面喊殺聲震天,兵士急忙跑來稟報,說是敵兵追來了。

 “快跑!”

 徐琨一下慌了神,現在不知道有多少敵兵追來,而且自己這些兵,對劉備的兵馬早已心存畏懼,哪裡還敢停下來抵抗,只能跑了。

 其實不用他下令,後面喊殺聲響起,又有眾多火把照亮,許多敵兵提著兵器追來的時候,徐琨的兵就嚇得全部往前面跑了。

 前面的人被後面的人一衝,不少人被擠倒在地,不被踩死的,剛爬起來,也被已經追到的敵兵一刀砍死了。

 徐琨跑出二三裡,回頭一看,發現拿著火把的敵兵越追越近,而跟在自己身後的兵士只有幾百人了。

 他們在前面要辨認道路,跑得不快,在後面追的人手裡有火把,又是跟著跑,不太需要辨路,追得就快了些。

 徐琨的兵跑得慢的不是被殺,也是丟掉兵器跪地求降了,幾乎完全沒有抵抗之力。

 “將軍,快進樹林。”

 跟在徐琨身軍的軍侯看到前面有一片樹林,急忙喊道。

 不用他喊,徐琨也已經想到要跑進樹林。

 進了樹林,又是夜裡,敵兵要想追到自己就難了。

 要是一直順著路跑,被追上是肯定的事。

 又跑了一裡多遠,徐琨帶著軍侯和兩三百兵士鑽進了樹林。

 “不要追了。”

 太史慈一直追在前面,眼看著敵兵跑進樹林,趕緊下令道。

 如果追進樹林,人員就會分散,而且自己拿著火把在明,敵兵躲在暗處,容易被敵兵偷襲。

 太史慈帶人清點,斬敵六百多人,俘虜一千一百多人,還有錢財輜重一百多車。

 天亮後,清理了屍體,將俘虜和輜重全部押回營中。

 那些俘虜聽說了劉備在舒城將部將所劫之物全部歸還給百姓,又因為劉備現在的威名,紛紛表示願意歸降,要追隨劉備。

 太史慈大喜,將他們編在自己營中。

 徐琨離開,城門大開,太史慈和高順領兵入城。

 和甘寧不同,他們二人都嚴令兵士,不許劫害城中百姓,並且貼出安民告示,說劉將軍所率乃是仁義之師,是為了救百姓而來,不會傷害百姓。

 而在歷陽,孫策接到劉備放棄舒城,轉兵向東的消息。

 “公瑾,劉備舉兵攻打舒城,現在卻又放棄,到底是何用意?難道……他想要渡江?”

 孫策心裡有些疑惑,一時搞不清楚劉備的用意。

 周瑜想了一下,答道:“應該是,否則他舉兵往東是欲何為,只有渡江,想要繞到我們之後,與合肥之兵前後夾擊。哼,劉備不攻居巢和皖城,卻來攻丹陽,可見將軍在其心中,重於袁將軍啊。”

 “若真如此,襄安必不能守,即使是春谷,只怕也難以守住了。”孫策擔憂道。

 “江夏水軍屯於江上,我料劉備必與其合兵,方便渡江,春谷若失,劉備兵馬便可橫行丹陽。伯符,我們當有應對之策方可。”

 周瑜和孫策親如兄弟,時而稱其為將軍,表示敬重,時而稱其表字,表示親近。

 孫策微歎道:“此前未曾料到劉備會渡江攻奪春谷,此時若要遣兵援守春谷,只怕已經來不及,只有希望徐將軍能夠及時退守春谷了。不過,咱們也須遣兵到春谷同守才行。”

 他還不知道襄安已經被圍,更不會知道徐琨已經被追打得慘敗,只剩下幾百兵跟著逃脫了。

 “即使徐將軍退守春谷,若劉備與黃祖合兵,只怕春谷也難守,須盡快派兵趕往同守。”

 “嗯,可先派祖郎帶三千人趕去春谷,與蔣司馬一起屯守,若有九千人屯守春谷,劉備想要攻下也難。”

 孫策當即派祖郎帶領三千人離開歷陽,渡江過丹陽,從陸路趕往春谷。

 祖郎本來是丹陽賊帥,以前曾打過孫策,後來太史慈離開丹陽後,被孫策攻敗,降了孫策。

 現在孫策損失了韓當和陳武凌操等人,手下將領嚴重不足,只能讓祖郎領兵去助守春谷了。

 另外祖郎是丹陽人,讓他去也可以多召集一些兵士,共守春谷。

 祖郎領兵離開後,孫策又派人去召回周泰。

 現在劉備放棄舒城,暫時也不需要從合肥往南運糧,周泰再留在巢湖無用,只能讓他帶領騎兵回來,看看襄安和春谷是什麽情況,才能進一步做決定。

 在襄安,劉備率領大軍來到,進了城,看到太史慈和高順將城中諸事處理得很好, 沒有兵士搶劫百姓之事發生,甚至還有許多城中有名士人前來求見,讚頌劉備之仁。

 這讓劉備大為高興。

 太史慈又追擊徐琨大勝,可以說,得襄安甚易,這也讓劉備覺得,春谷同樣可以輕易攻奪。

 本來以為要費一些日子才能拿下襄安,卻沒想到這麽快就得了,黃射的水軍又還沒到,劉備只能暫時留在襄安城裡,一面等著黃射,一面派人去沿江收集船隻,準備渡江。

 留下誰來守襄安這個問題,劉備聽取了周平的意見,讓廬江都尉魯肅統領三千人屯守。

 魯肅也有信心可以守住襄安。

 正如周平之前所說,袁術現在隻想守住皖城,不可能會派兵來攻打襄安,而且劉備的大軍如果渡過江了,他們來攻打襄安似乎作用也不大。

 孫靜有可能會想奪回襄安,可他只有五千人馬,就算來攻也攻不下,魯肅不可能會和徐琨一樣棄城逃走。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