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劉備請我當謀士》第183章 豫州刺史的合適人選
田豐先看了周平一眼,欲言又止,又看向袁紹。
  袁紹疑惑問道:“田別駕,為何不可?”
  田豐猶豫片刻,直了直身體,朗聲答道:“劉玄德與曹操一樣,皆是心有雄志之人,又有諸多猛將智士相佐,若讓關羽出任豫州刺史,其又攻取揚州。如此一來,劉玄德便佔有徐豫揚三州之地,可得精兵二十萬。曹操必會為其所滅,劉玄德若再得兗州,將軍,冀州還能保嗎?”
  本來田豐還顧忌有周平在場,但他現在顧不得那麽多,直接將原因當眾說出。
  此言一出,最先受驚的是周平。
  袁紹和其他人可能還沒想到這麽遠,可是田豐這麽一說,其他人肯定能明白過來。
  這個要求看來是不可能實現了。
  果然,袁紹面色凝重,正在沉思。
  逢紀卻已說話:“田別駕所言極是,將軍,萬萬不可由關羽出任豫州刺史。”
  “豫州刺史由陳漢瑜出任本就很好,當前沒有必要換人。”治中審配也說道。
  “將軍,此事還是等曹操使者荀公達到了再議吧。”沮授緊接提議道。
  袁紹回過神來,說道:“文安,此事就等公達來了再說,你且先回驛舍歇息。”
  周平本想先來跟袁紹透個底,卻未料到會是這個局面。
  不過站在袁紹的角度來想,確實是這麽個理,袁紹想不到的事,手下還有那麽多謀士替他想呢!
  田豐又是個敢於直言的人,這件事情也不能去勸逢紀和許攸支持,他們也要替袁紹考慮利益。
  他們依附的人是袁紹,袁紹的利益就是他們的利益。
  關羽出任豫州刺史這個事情看來是不行了,只能緊咬著讓曹操罷兵這一條,看看能不能爭取來一些利益。
  周平無奈,拜別袁紹,出了州府回到驛舍,派人快馬回去向劉備稟報。
  而在周平離開後,袁紹等人還在議論。
  “陳漢瑜已任豫州刺史兩年多,是該遷為卿位了,只是,豫州刺史之位若缺,誰人可以勝任?”
  袁紹想到天子來鄴,自己也要安撫好各州的世家。
  徐州以陳氏最盛,陳珪又先任沛相,後任豫州刺史,現在也該更進一步,遷任九卿之職了,這也算是他對徐州陳氏和世家示好。
  他巡視著廳中眾人,卻發現自己這些心腹幕僚之中,沒有一個人可以出任豫州刺史之職。
  沮授、田豐和審配是冀州人,而袁紹是豫州人,出任了冀州牧,根據三互法,冀州人不能出任豫州刺史。
  荀諶、辛評,還有領兵圍困許都的郭圖和淳於瓊都是豫州穎川人,本州人就更不可能出任刺史了。
  逢紀和許攸是荊州南陽人,而豫州的曹操出任兗州牧,兗州的劉表又出任荊州牧,根據三互法,荊州人也不能出任豫州刺史之職。
  同樣的,兗州人也不能出任豫州刺史,袁紹的外甥高幹也不行。
  眾人面面相覷,一時之間竟找不到合適的人選。
  “陳漢瑜之子陳元龍如何?”辛評突然說道。
  但他立刻遭到了眾人鄙視的目光。
  “那還不如仍由陳漢瑜擔任。”審配譏諷道。
  袁紹搖了搖頭,誰不知陳登比陳珪更聽劉備的話,讓他出任幾乎和關羽出任一樣。
  田豐似乎想到了合適的人選,眼睛一亮,說道:“將軍,我薦一人,必可勝任。”
  “何人?”袁紹急問。
  “陳相駱俊,駱孝遠,他是揚州會稽人,典陳郡已近十年,甚有威惠,惜愛百姓,當可勝任。”田豐答道。
  袁術先是在盱眙敗給劉備,後來又被劉備趕到廬江,因此陳王劉寵和陳相駱俊都沒有被他殺害。
  駱俊是靈帝在的時候出任陳相,到現在已近十年,任職甚久,對待百姓極好,黃巾亂起時他出倉散谷,救濟貧民,人有產子則厚致米肉。
  他被袁術殺害之後,郡中吏人哀號如喪父母,可見他很得陳國民心。
  這樣的人出任豫州刺史,肯定不會有人反對。
  況且他不是劉備的人,也不是曹操的人,袁紹以天子詔令讓他出任,則他必會聽天子,也就是聽袁紹之令。
  在袁紹找不到自己人出任豫州刺史的時候,駱俊是最好的人選。
  袁紹笑道:“哈哈哈……元皓若是不提,我卻是未能想到,駱孝遠確實堪任,不過此事還須等天子到了鄴城再說。”
  沮授和逢紀等人都讚同田豐所提,覺得目前來說,駱俊出任豫州刺史最好。
  荀攸很快也到了鄴城,歇息一夜之後,次日來到袁紹府中拜見。
  沮授和田豐審配等人都在,周平也來了。
  “許縣城小宮窄,鄴城道寬城闊,因此,曹公願遷天子至鄴,其子曹昂已舉孝廉,可隨天子入鄴為郎,曹公亦願辭去司空之職。只不過,曹公希望,可由夏侯惇出任河南尹,夏侯淵出任穎川太守,曹仁出任汝南太守……”
  “不可!”
  荀攸還沒說完,就聽到田豐暴喝一聲,把袁紹等人都嚇了一跳。
  田豐氣得站起,怒道:“兵圍城下,曹操豈能有諸多要求,更勿妄想佔任河南尹與汝南太守之職。天子受其囚禁挾製,袁將軍起忠義之師前往解救,不斬曹操已是寬赦,曹操竟然還想奪任諸郡,如此看來,他圖謀爭奪天下之心未死。將軍,不如依了劉玄德所請,散罷曹操兵馬,將他遣歸譙縣,弄田養老。”
  “正該如此。”周平聞言大喜,趁勢接道,“曹操如今尚有四五萬兵馬,又想再佔河南汝南等郡,看來他是真的想要與幽州公孫瓚勾結,等待機會,南北夾擊,攻奪冀州,以報今日之仇,再次挾製天子,禍亂天下,廢漢自立。”
  荀攸有些懵,只不過是提了要兗州之外的三個郡,不同意可以不給,萬事好商量嘛,好端端的為何又說要讓曹操散罷兵馬,歸家養老了。
  這還怎麽談下去嘛。
  “確實該讓曹操散罷兵馬。”審配跟著說道。
  袁紹心裡有些矛盾,既覺得周平所說有理,曹操兵馬太多,對冀州始終是個威脅。可要讓曹操盡罷兵馬,卻又不太可能,以他對曹操的了解,根本就不可能答應。
  “公達,孟德是否可以散罷兵馬?但他仍可任兗州牧之職。”袁紹輕聲問道。
  荀攸記著曹操說過的底線,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答應的事。
  “曹公已願將天子遷至鄴城,又願讓其長子入鄴為質,將軍與曹公亦為舊友,難道還信不過曹公嗎?況且,曹公之兵若是散罷,南方和徐州之兵若是襲攻冀州, 又有何人來擋?曹公既忠於朝廷,又願聽將軍之令,自然會護佑冀州與天子之安,還可助朝廷剿滅賊寇。將軍,你覺得曹公之兵可罷嗎?”
  荀攸的話讓眾人一時為難。
  曹操的兗州牧之職不能免,如果留著他的兵馬,則會威脅到冀州和天子,如果不留,則又需要兗州來護衛冀州和天子。
  畢竟需要防曹操,同樣需要防劉備和袁術。
  而且北面還有一個公孫瓚呢。
  “鎮東將軍忠心朝廷,自可剿滅南方之寇,衛護冀州與天子,況且,袁將軍也可遣兵入衛兗州,曹操不可留兵。”周平又說道。
  荀攸對袁紹拱手道:“袁將軍,曹公遣攸來,非是求降,而是議和,曹公所提條件攸已告知。實不相瞞,諸位若是堅持讓曹公散罷兵馬,則今日無法再議。如今雖有三州數萬兵馬圍城,然而許都城中有三四萬精兵守城,又有吏民同心,糧草豐足。且天子在城,你們不敢強攻,強攻則為反逆。”
  “倘若此時袁公路領兵北上,公孫伯圭舉兵南下,你們覺得能破許都嗎?到時徐州和冀州之兵俱退守本州,荊州與南陽之兵又無心與戰,必會退走,許都安在,曹公安然。因此,曹公非是懼而求降,只是不欲天下兵馬相爭,又知將軍之忠,才願將天子遷都鄴城。將軍若是不想商議,攸便就此回去,向曹公複命。”
  荀攸說著作勢要起身。
  袁紹急忙喊住:“公達且慢,此事可以再議。”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