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崇禎:朕就是盛世之君》第49章 大明英傑
  勇衛營走了,帶著崇禎皇帝的期許,心裡揣著一縷激亢的情緒,在周遇吉、方正化的統率下,浩浩蕩蕩的出廣渠門,穿過城外的民宅,朝著石門鎮方向遠去。

  看著空蕩蕩的校場,崇禎皇帝的內心,是忐忑的,但他卻不能表現出來。

  當前所處的這種局勢,整個大明,誰都可以亂,唯獨他這位大明天子,不能亂!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

  “回軍機處。”

  感受到身邊眾人的情緒,崇禎皇帝淡漠的轉過身,看向張維賢說道:“張卿,你即刻返回,把三大營所證詞的精銳,悉數拉到廣渠門外修築營寨。”

  “臣遵旨!”

  張維賢當即拱手應道。

  勇衛營奉旨出戰了,留給崇禎皇帝的時間,真的不多了,他必須要掌控更多的軍隊,以充當戰略預備隊。

  先前叫張維賢整飭的京營精銳,便是他所謀的軍隊之一,倘若時間線沒被自己打亂,那一些賦閑在家的英傑,會因自己所頒戡亂救國之詔,而提前趕赴到京城這邊。

  “陛下,勇衛營所列裝的火器,還有那特別的火藥、鉛彈,是否能列裝到戍守神京的京營麾下?”

  在返回內廷的途中,徐光啟微微垂首,對崇禎皇帝說道:“若京營能列裝這些,那戰力必然能有所提升,屆時我大明真要與建虜展開激戰,那勝算也會大上一些。”

  即便是到現在這個時候,在徐光啟的腦海裡,依舊能浮現出勇衛營銳士,展現出的三段擊軍演風姿。

  徐光啟心中也清楚,勇衛營銳士在裝填火銃時,能縮短裝填時間,必然與分裝火藥、鉛彈的袋子有關。

  而提供給勇衛營這些的,便是內廷下轄的兵仗局。

  “朕也想列裝啊,只是當前的兵仗局,已拿出了所有的庫存。”

  崇禎皇帝淡然道:“先等等吧,等兵仗局再生產出一批後,朕會著兵仗局,給京營調撥過去。”

  “陛下英明!”

  徐光啟當即拱手應道。

  將這等寶貴的戰爭資源,給京營,是不可能給他們的。

  甚至戍守宮城、皇城的京衛,朕也不會給他們的,一幫烏合之眾,短暫整飭之後,就能變成能征善戰的精銳了?

  這不是開玩笑的嗎?

  朕就算是給,也是給即將移防廣渠門外的三支京營精銳,不過等朕的英傑來了,他們就跟京營再無隸屬關系了。

  帶著這種感慨,崇禎皇帝回到了軍機處,而勇衛營出城所鬧動靜,也叫朝中不少文武知曉了。

  然對韓爌、李標這些大臣,他們雖私底下議論起此事,但卻沒有一人,再去軍機處這邊,詢問具體的情況。

  這幾日來,崇禎皇帝坐鎮軍機處,進行一系列部署,雖說短暫遏製住了朝中大臣,但這也使得他們心中,生出了極大的不滿。

  既然天子不信任他們,那就靜靜的等著唄,等局勢超出了天子的掌控,也就到了他們跳出來的時候了。

  “文華殿那邊,可有人過來,詢問情況?”

  回到軍機處後,崇禎皇帝看向王洽他們,說道:“另軍機處這邊,有什麽要向朕稟明的嗎?”

  王洽、李邦華相視一眼,心裡哪兒會不知,天子所問是何意。

  京城的確很大,但勇衛營奉旨出城,趕赴石門鎮一事,依舊傳遞開來,只不過外朝了解的情況,沒有他們在軍機處的多罷了。

  暫掌軍機處話事人的王洽,恭敬的拱手道:“啟稟陛下,

文華殿那邊,忙著處理朝政,未派人過來。  軍機處這邊,有一事向陛下稟明。

  原大名府知府盧象升,原遼東舊將孫祖壽,聽聞建虜寇邊進犯,又知陛下所頒戡亂救國之詔,特招募勇壯趕赴神京。

  眼下盧象升所部萬余眾,孫祖壽所部千余眾,分別暫駐盧溝橋、清河店一帶,臣與李侍郎商討,可否將這兩支勇壯之師,劃撥到薊州……”

  “不用!”

  崇禎皇帝雙眸微張,眸中閃爍著精芒,揮手打斷道:“即刻派人,傳召盧象升、孫祖壽進宮面聖。

  朕要見一見我大明英傑!要快!!”

  “臣領旨。”

  王洽當即拱手應道,然心中卻不免生疑,為何天子對盧象升、孫祖壽二人,表現出這般熱切的態度?

  來了!

  來了!

  乾實事的盧象升,終於抵京了。

  情緒有些激動的崇禎皇帝,此時坐在龍椅上,手指敲擊著龍案,雙眼微眯起來,開始思索,整編盧象升、孫祖壽所部,與移防廣渠門外京營精銳一事。

  在自己的乾預下, 拱衛神京的防線,算是明確了統屬權責,這不至於說,再叫袁崇煥這個家夥,再依著遼東督師之權攪合了。

  只要永平府那邊,不出現什麽問題。

  袁崇煥這個家夥,在率部進駐遷安後,了解到當前局勢後,老老實實的,那跟建虜的這一仗,還是有的打的。

  當然崇禎皇帝肯定不會,把希望寄托於能吹出五年平遼,蔑視皇權,忽悠自己的袁崇煥身上。

  在仕途與名望面前,誰能料想到袁崇煥,會不會再乾出沒節操的事情。

  所以一支機動的戰略預備隊,就顯得格外重要,而盧象升這位大才,便是崇禎皇帝欽定的總負責人。

  “王大伴,將朕先前所留的奏疏,全都整理出來,朕一會兒要用。”想到這裡的崇禎皇帝,對一旁候著的王承恩說道。

  “奴婢領旨!”

  王承恩當即拱手應道,隨後忙快步走上前,開始一份一份的整理著,自家皇爺先前所留奏疏。

  然叫王承恩心中生疑的是,為何自家皇爺,聽到盧象升、孫祖壽之名後,會表現出這般激亢的情緒?

  盡管崇禎皇帝掩飾的很好,但王承恩伺候在他身邊這麽長時間,一些細微的神態變化,就能覺察到不同。

  只是王承恩又怎能知道,盧象升這位在天啟朝自辭官職的人,有著怎樣厲害的能力,崇禎皇帝以後若想再造大明,就離不開像盧象升這樣的英傑。

  這場跟進犯大明的建虜一戰,崇禎皇帝必然會順應時局,火線提拔一批良才,來充當自己的左膀右臂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