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崇禎:朕就是盛世之君》第188章 債券
事實上,隨著崇禎皇帝插手的事宜增多,了解的越多,就愈發能清晰的感受到,在他看不見的地方,存在著一雙雙無形的手,在暗地裡去做掣肘或阻撓之事。

 這個問題能解決嗎?

 能。

 以錦衣衛的特務組織,去監察百官。

 以軍隊為主的軍政府,去震懾朝堂。

 以太監群體的權閹們,去對抗官紳。

 但是上述這些路吧,都存在極大弊端,對於整個大明的運轉,會埋下諸多隱患,都是行不通的。

 “起來吧,此事跟你無關。”

 崇禎皇帝輕呼一聲,開口道:“王伴伴,你親自去一趟文華殿,叫內閣大臣都來,朕要解決此事。”

 “喏!”

 王承恩當即應道。

 科舉制度的萌生,發展,鼎盛,歷經千余載的沉澱,無數王朝的興起和滅亡,逐步打破世家壟斷的格局,叫皇權得到長效提升,叫寒門能邁進官場,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屠龍勇士終將變成惡龍,卻孕育出以讀書人為核心的特權群體。

 拯救大明是一個系統性問題,其靠的不是系統,而是要勇於打破一個個樊籠,真正意義上,實現法律面前人人平定,收窄所謂的特權,為發展探索出新路,而非老瓶換新酒,裝裝樣子貨。

 其實不管是大明,還是先前的那些朝代,確保統治根基穩固的,就是這片土地上,所產出的價值。

 但小農經濟的封建特性,往往到王朝後期時,就會將大量財富和土地,集中在一小撮人手中。

 “朕不過是想做一些有利於大明的事情,沒成想卻有這般多的人,在背地裡用這種方式來反對朕。”

 崇禎皇帝倚靠在龍椅上,面露輕笑道:“想要將既得利益,控制到一個合理的范疇,背後所隱藏的政治鬥爭,卻是這般厲害的。

 要不是為了維穩這複雜多變的亂局,朕可真想什麽都不想,簡單粗暴的一茬,一茬的去殺你們啊。

 但是這個後果太大了,影響太大了,嚴重的話,甚至能叫大明治下各地,都出現叛亂的情況。

 這就是土地私有的危害性啊。”

 看著眼前的這些奏疏,崇禎皇帝心裡想了很多,如何去妥善的解決,大明步入到後期統治,逐步崩盤的這一歷史慣性大危機,所牽扯到的層面太多。

 穩。

 是保證一切的前提。

 若是什麽都在‘亂’之下去做,那做到最後的結果,就是越來越亂,但若是能夠維穩之下去做,興許就能走出一條新路。

 韓爌,畢自嚴,徐光啟,周道登這些內閣大臣,都跟隨王承恩趕來乾清宮,若非有什麽重大政務,他們一個個是不會齊聚在一起的。

 畢竟在崇禎皇帝的影響下,時下內閣的這些大臣,都有著各自一攤子事情要做,比如掌舵的韓爌,比如掌財政的畢自嚴,比如掌武備院、農科、倉場的徐光啟等等。

 這跟先前的內閣相比,只要跟司禮監關系較好,那一應權力多集中在首輔手裡,次輔和群輔多數權力不多,那種情況是不一樣的。

 “諸卿家,今日召見你們,就一件事情。”

 崇禎皇帝看著眼前眾人,伸手指著這些奏疏,開口道:“內閣呈遞的票擬,朕都一一的看過了。

 這些奏疏吧,很有意思,有拖延很久的奏疏,有近期的奏疏,不過全都在這個時候,呈遞到禦前來了。

 所言明的潛在意思,也很明確,都是要糧餉的,這個問題應該如何解決?”

 崇禎皇帝此言一出,叫韓爌、畢自嚴、徐光啟他們,一個個皆流露出各異的神情,甚至有些人,都下意識低下頭,眼神有些閃爍。

 在大明的官場上,揣著明白裝湖塗,是必修的技能,畢竟處在這種大環境下,有很多事情不是個人就能改變的。

 “陛下,國庫這邊,恐拿不出這麽多糧餉,來將這些事情一一解決。”畢自嚴走上前,作揖行禮道:“若是……”

 “朕當然清楚,國庫拿不出這些。”崇禎皇帝微笑著說道:“不過內帑這邊,同樣也拿不出這些。

 韓卿,你來說說,此事如何解決。”

 “臣……”

 一聽天子此言,韓爌頓感壓力倍增,面露躊躇,作揖道,可話到嘴邊,卻怎樣都講不出來。

 對待這些事情吧,韓爌也覺察到了什麽,一些拖延很久的奏疏,才遞到他的面前,這背後沒人搞鬼,才怪。

 可究竟是誰,卻無從查證。

 或者說,不能去查。

 一旦查了,就破壞規矩了。

 規矩,對大明官場來講,那都是默認的遊戲規則之一,誰破壞了,那就會成為公敵。

 上到一個國家,下到一個宗族,在大明這個世道下,對待規矩的恪守,是極為頑固的。

 “都不說話是吧?”

 看著眾人沉默不言,崇禎皇帝心平氣和,笑著說道:“那朕想個辦法,以戶部所轄國稅處的名義,對外發售一批債券。

 嗯。

 就叫戰爭債券吧。

 以先前所查的田畝,皇莊拿出部分田畝,作為戰爭債券的錨定物,分為一年期,兩年期,三年期,五年期四等。

 以不同的利率,作為到期兌付的紅利,若是朝廷到期拿不出銀子,進行兌付,就以田畝交割,憑票兌付。

 諸卿覺得怎樣?”

 債券?

 戰爭債券?

 韓爌、畢自嚴、徐光啟他們,都流露出驚疑的神情,對待這種事情,他們從來都沒有聽說過。

 朝廷怎麽能向民間借貸啊,這傳出去有失體統啊!

 “都先別急著出言反對。”

 崇禎皇帝伸手繼續道:“反對之前,若是誰能想出解決的良策,那朕就不做此事,但若是想不到,那此事就這般定了。

 為了支持你們內閣,將這次出現的財政危機解決,朕會從內帑這邊, 拿出三百萬兩銀子,來購買戰爭債券,就五年期吧,到期,戶部要兌付朕的這批戰爭債券。”

 小農經濟下的大明,缺少著太多值得投資的領域,想要叫秩序有所改變,讓大明民間經濟活性增強,就要開辟出一些以朝廷為背書的領域,幸好這是在崇禎三年,而非是崇禎十幾年,朝廷的公信力還是較強的。

 崇禎皇帝要推出債券一事,另一層目的,就是徹底隔開國庫和內帑,叫朝堂這邊,不再有任何機會,一次次的想將手伸進內帑,畢竟內帑所儲銀子,是崇禎皇帝提升生產力,所留的啟動資金。

 同時大明再遇到財政危急,將不再攤派遼餉,剿餉,練餉,而是定期發售一批回報率較高的債券,或戰爭債券,或建設債券,或國庫債券等等。

 什麽事情都是開頭難做,只要這個頭能理好,那只要大明治下建設,能穩步的向前發展起來,形成良性的財政收入,給予各個群體信心,不出現擠兌風潮,那麽大明之後的路,就變得好走很多。

 YY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