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崇禎:朕就是盛世之君》第292章 增補水師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愛筆樓]https://最快更新!無廣告!

 遼東戰局的明確,隨著軍機處明發上諭,傳遞相應的戰況,包括遼東義民所取戰績,對大明朝堂和京畿一帶,都形成不小的影響和震動。

 或許是過去戰敗的次數太多,驟然取得這等整體戰局的勝利,使得很多人的心中,都沒有料想到。

 對於這些影響和震動,崇禎皇帝並沒放在心裡,相應的輿情和導向,都在他的指示下推動著。

 想戰勝建虜八旗,鎮壓建虜叛亂,首先要戰勝意識形態的‘戰敗’,拔除掉談奴色變的風氣。

 倘若這一根本不能改變,那就算崇禎皇帝做的再多,一旦遼東出現任何風波,傳到京畿這邊,就會影響到朝堂的安穩。

 這是崇禎皇帝所不願看到的。

 軍機處。

 “遼地整體局勢的變動,就目前的形勢來看算是穩定了。”

 崇禎皇帝神情嚴肅,看向王洽、王在晉他們,“雖說到現在東江軍那邊,還沒傳來相應的軍報,不過朕預測遼地的格局,短期內不會再改變了。”

 王洽、王在晉、黃立極、傅宗龍一行,無不點頭表示認可,建虜此戰蒙受此等損失,就算想糾集大軍再攻,那也是有心無力的。

 槍炮一響,黃金萬兩。

 過去遼地所生的戰事,大明都支出諸多的糧餉,同樣的道理,建虜那邊支出的糧餉,只怕也不會少。

 “朕這次來軍機處,是想商榷增設水師建設一事。”

 看著眾人的反應,崇禎皇帝開口道:“針對此次遼東整體戰局的分析,想必軍機處這邊也明確了吧?

 不管是遼西那邊的戰事,還是遼南這邊的戰局,亦或者是東江軍所展開的戰局,水師所發揮出的成效,是非常顯著的。

 像孫承宗所領遼前大軍,趁著遼南局勢動蕩時,展開海陸協同作戰,對建虜所竊遼西之地發動攻勢。

 像李自成所領遼東義軍,在遼南治下活躍之際,

劉興祚所領東江軍,趁勢對遼南展開的襲擾。

 過去國朝對水師建設,太過保守,太過消極,以至很多時候明明有機會進取,卻最後白白錯過戰機。”

 公事房內陷入沉寂之中。

 王洽、王在晉、黃立極、傅宗龍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對天子所講之言,無不是陷入沉思之中。

 崇禎皇帝端起茶盞,呷了一口,並沒急著出言催促,對增補水師力量一事,他是志在必得的事情。

 特別是天津持續開海,遼東諸港的明確,為預防日後可能形成的海上威脅,大明北方設立成建制的水師力量,是必須要做的事情。

 發展大明的海上力量,是極其耗費糧餉的事情,僅靠內帑的供應不行,崇禎皇帝要從國庫這邊,爭取到相應的份額。

 時下大明財政危機初步緩解,將國庫裡的寶貴銀子,投進能見到回報的領域,是崇禎皇帝要做的事情。

 “陛下,臣以為此事當辦。”

 王在晉沉吟片刻,上前作揖道:“正如陛下所言的那些,在過去那場遼地戰事中,水師所發揮的成效很明顯。

 如果能增強覺華島所駐水師,在天津、登萊兩地,恢復相應的水師建制,一旦遼地出現風波,國朝可通過多地水師,調遣相應的援遼兵馬,運輸相應的糧草、火銃、火炮、軍械等物。”

 “臣附議。”

 “臣附議。”

 黃立極、傅宗龍、楊文嶽、丁啟睿,楊嗣昌幾人,紛紛作揖附議道。

 作為崇禎皇帝所選的大臣,雖說他們多是出身舊官僚群體,但是對軍事層面的見解,遠比其他文官要看得更透徹。

 在崇禎皇帝所挑選的帝黨成員,沒在朝形成規模以前,需要王洽、王在晉他們,扛起軍機處的重擔,推動所定謀劃的穩步落實。

 王在晉、黃立極他們,所能看到的增補水師力量,僅限於遼地的諸多謀畫,他們沒有想到崇禎皇帝,增補水師力量,也有預防海上威脅的層面。

 畢竟隨著開海通商的擴大,乘船北上的歐羅巴各國勢力,在領教大明的繁華後,是否會生出覬覦之心,是誰都吃不準的。

 對這些披著紳士外皮的狼,崇禎皇帝可從沒放松過警惕,不然也不會叫鄭芝龍擔任琉球鎮總兵官,籌建漢盟勢力,此後還在京城聚攏勳戚群體,推動聯合海貿諸事,大明的開海通商不能單純倚靠某一群體。

 “陛下,臣有些擔憂。”

 王洽上前作揖道:“增設水師力量,那必然會耗費大量糧餉,就當前國朝的情況,雖說國庫緩解不少。

 可想要促成此事的話,只怕內閣、戶部、兵部等有司衙署,會對此持反對意見,如果說……”

 “那軍機處就不能據理力爭嗎?”

 崇禎皇帝揮手打斷道:“軍機處總攬平叛事,時下國朝是收復遼西不假,可其他疆域都收復了嗎?

 建虜叛亂鎮壓了嗎?

 這麽多事情都沒解決,軍機處站在平叛的角度,為後續鎮壓叛亂,收復失地,提前做出相應的謀劃,他們以何種理由去拒絕?

 難道他們不想看著國朝,鎮壓建虜叛亂,收復遼東失地嗎?”

 王洽沉默了。

 “陛下英明。”

 楊嗣昌上前作揖道:“依王樞輔所言,增補覺華島所駐水師,增設天津、登萊等地水師,是很有必要的事情。

 畢竟國朝收復遼西舊土,但猖獗的建虜八旗,肯定不會善罷甘休,所以必須要提前籌謀才行。”

 這個楊嗣昌,就是會說話啊。

 看來把楊鶴放掉,永不錄用,也算是做了正確的事情。

 崇禎皇帝嘴角微揚,看著楊嗣昌說道:“既如此,那增設水師力量一事,就著楊卿具體操辦吧。

 朕決意增設遼西水師,駐守覺華島,以鄭芝鳳為副總兵官。

 增設金州水師,駐守旅順口,以金州總兵官李明忠兼領。

 增設天津水師,駐守天津,以天津將軍盧象晉兼領。

 增設登萊水師,駐守蓬萊,以沈志祥為副總兵官。

 增設東江水師,駐守皮島,以左良玉為副總兵官。

 這件事情盡快形成章程,呈遞到禦前著議,倘若朝中有司質疑此事,到時卿家逐一進行協商。”

 “臣遵旨。”

 楊嗣昌當即作揖道。

 發展大明海上力量,就必須徐徐圖之,一步一個腳印,先實控近海領域,逐步擴建各建制所轄海船。

 期間不斷培養海軍人才,逐步擴張造船業,引領造船技術的變革,等到大明具備遠洋的力量,那才是大明海軍橫空出世之勢。

 先用區域水師的概念,把大明先前所欠的歷史帳補齊,埋頭苦乾夯築根基,這遠比搞一些噱頭要來的實際多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