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崇禎:朕就是盛世之君》第264章 溫體仁補刀
“朕做些什麽,不做什麽,豈能讓外朝那幫大臣,揣摩到朕究竟是怎樣想的?”

 崇禎皇帝倚靠在龍椅上,指著眼前這堆奏疏,嗤笑道:“一點新意都沒有,翻來覆去,就是原先的三板斧。

 違背祖製,動搖國本,民心不定。

 這些是他們就能代表的?在朝整頓吏治,牽扯到他們的利益,開始牽連到他們,一個個坐不住了,就能以偏概全?

 簡直是天大的笑話。

 將這些彈劾規諫奏疏,悉數留中不發,朕倒是想要看看,周延儒、韓繼思他們,如何應對這等風潮。”

 “奴婢遵旨。”

 王承恩忙作揖應道。

 外朝所掀起的吏治風波,崇禎皇帝始終沒有表態,不過對朝中各派的情況,卻了解的很是清楚。

 大明的文官群體,多數人都流淌著鬥爭、黨爭的血液,這是不可能拔除掉的,地域和政見之爭,本就是很常見的事情。

 既然黨爭無法徹底鏟除掉,那就讓黨爭變成催化劑,以此來彼此鉗製,別影響到自己的諸多謀劃。

 “皇爺,時下內帑這邊,所儲銀子不多了。”王承恩想了想,作揖稟道:“涉及北地諸宗藩的銀子,想從各地運抵京城,恐還需要一段時間,現在宗學已經開始,不少宗藩子嗣在西山那邊,進宗學進修。”

 “嗯,朕知道了。”

 崇禎皇帝微微點頭道:“司禮監和理藩院這邊,催促那批滯留京城的諸藩,叫他們盡快籌措銀子進京,否則他們就別想回藩地。

 曹化雨這邊,篩選的那批錦衣衛暗樁,差事辦的怎樣了?以後北地諸藩的一舉一動,都要匯總呈遞禦前。”

 “都挑選出來了,一部分是遺孤出身,很可靠。”

 王承恩忙作揖道:“現在曹同知正在安排,將這批錦衣衛暗樁,分批譴派到北地各處王府內。”

 盤剝北地那批諸藩,只是一個開始,叫他們的子嗣進京,暗查錦衣衛暗樁,行監察宗藩事,是一個系列的組合拳。

 意在壯大宗學聲威,為後續移藩做準備,製約宗藩行不法事,減輕土地兼並的壓力,順帶培養錦衣衛,構建完整的晉升渠道。

 這個系列的組合拳,要是能打好的話,不管是在朝,還是在地方,都能起到不錯的積極作用。

 “告訴曹化雨,繼續做下去。”

 崇禎皇帝神情正色道:“錦衣衛的監察機構,必須盡快籌建起來,此外李若鏈所領暗衛組織,也要加快籌建進度。

 趁著現在遼東局勢不定,向建虜那邊多多安插暗樁,不求刺探到建虜內部的軍機要務,但必須滲透進去。

 有了第一步,才能有第二步。

 此外向毗鄰大明北疆的各部蒙韃,亦要有序通過所開榷關,盡快向外滲透出去,朕要了解更多外部情況。”

 “奴婢遵旨。”

 王承恩忙作揖道。

 不知不覺間,崇禎皇帝有更多精力去構建,對內和對外的隱秘組織了,一旦這些組織能發展起來,崇禎皇帝將掌握很多主動優勢。

 畢竟初期所遭遇的被動,經過這一年多的沉澱,算是讓崇禎皇帝初步化解,這使得他統禦這個大明,開始變得遊刃有余了。

 “皇爺,內閣溫體仁求見。”

 在王承恩離開乾清宮,前去落實天子所定諸事,殿外候著的宦官,走進東暖閣,恭敬的作揖稟明道。

 “宣。”

 溫體仁此時進宮覲見,叫崇禎皇帝思索起來,這是受周延儒的影響,也開始坐不住了?

 其所領的廉政公署,從創辦到現在,還沒有任何亮眼的地方。

 這叫崇禎皇帝心裡有些不滿。

 “溫卿,進宮見朕,可有什麽事情?”見溫體仁進殿後,崇禎皇帝端起茶盞,呷了一口,漫不經心道:“也是為朝中之事向朕求情的?”

 “啟稟陛下。”

 溫體仁忙作揖行禮道:“臣是為廉政之事而來,經臣暗查從天啟四年開始,到崇禎三年,受各地災情的影響,戶部和工部有司,不少在職官員,先前存在嚴重貪腐行為。

 【推薦下,野果閱讀追書真的好用,這裡下載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不少從國庫所撥糧餉,往往還沒有離京,就被一些人上下其手,以至於調撥到地方後,這些賑災糧餉就不斷被盤剝……”

 溫體仁啊,你還是真夠敏銳的啊。

 趁著周延儒掀起初潮,跟著就爆個大雷,這補刀夠狠,夠準!

 崇禎皇帝臉上露出笑意,看著侃侃而談的溫體仁,對賑災糧餉被貪墨之事,崇禎皇帝心知肚明。

 以至於創設賑災公署後,朝中有司的一些大臣,就時不時的提出質疑和反對,想解決掉廉政公署。

 畢竟這截斷很多人的財路了。

 “都查清楚了?”

 崇禎皇帝收斂心神,神情自若道:“這其中不會有捏造的事實吧?廉政公署這邊,所查的這些事實真相,會讓人提出質疑嗎?”

 溫體仁想要補刀,崇禎皇帝當然喜聞樂見,不過若借著深查賑災貪墨的由頭,行黨同伐異之事,那是絕不允許的。

 黨爭,要限制到合適的范疇內。

 不受控制的黨爭,只會影響朝堂秩序。

 “請陛下明鑒,臣所查皆是有確鑿證據。”

 溫體仁忙捧著一封奏疏,正色道:“這些都是臣查明的真相,還請陛下聖裁,以正朝堂之風。”

 “奏疏留下吧。”

 崇禎皇帝平靜道:“廉政公署這邊, 可以著手準備公開調查吧,著吏部尚書王永光,都察院和大理寺,分別抽調人手,參與到此桉調查中。

 溫卿辛苦下,親自掛帥吧。

 朕一向最厭惡的,就是官員貪腐之事,吏治不清,這社稷不穩,既然他們敢伸手去貪,那就是違背大明法紀。

 一經查出確鑿證據,即刻逮捕進刑部大牢。”

 “臣遵旨。”

 溫體仁忙作揖應道。

 周延儒這邊的事情,還沒有一個定數,溫體仁這邊就跟著推進廉政之事,崇禎皇帝可以預料到,此後較長一段時間內,外朝將會變得愈發有意思。

 不過崇禎皇帝心裡的警惕性,是不會松懈的,不能叫這些風波,影響到朝堂的基準秩序,不然有些謀劃就不好推進了。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https://,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