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崇禎:朕就是盛世之君》第134章 未來可期
崇禎:朕就是盛世之君第一百三十四章未來可期

  “盧卿,此去保定府赴任,將天雄軍也一並帶上。”

  崇禎皇帝走上前,托起盧象升的雙臂,眼神堅定道:“在鎮壓白蓮余孽時,逐步擴編至五萬,隨軍講武堂多募進修學員,將朕的天雄軍,給朕操練成一支強軍。

  此事要秘密進行。

  所多出的員額,一應糧餉,由內帑撥發。

  這北直隸的治下,所設的那些衛所糜爛,吃空餉喝兵血,朕日後要在北直隸行軍改,革除弊政。”

  盧象升雙眸微張,露出驚愕的神情。

  天子此言一出,叫他的心裡便猜想到天子所謀,恐不止北直隸一地之軍改。

  尤其是想到天津撤衛設州一事,盧象升就知道他坐穩直隸巡撫後,就北直隸這個地界,只怕會有諸多新的謀劃,將在各府州縣出現吧。

  這一刻,盧象升感受到沉甸甸的壓力。

  這一刻,盧象升生出了極強的鬥志。

  天子叫他出任直隸巡撫,是想掃清弊政,是想重整朝綱,是想整頓吏治,是想叫大明逐步改變啊!

  盧象升作揖行禮道:“臣明白!”

  相比較於大明其他官員,像孫承宗、盧象升,孫傳庭、陳奇瑜這些良臣,都是絕對忠誠於大明的。

  對待這樣的棟梁之才,崇禎皇帝的態度是明確的,叫他們遠離朝中紛擾,不要涉足所謂的黨爭。

  去到大明所需的地方坐鎮,給予相應的權柄,根據自己所提謀劃,結合所鎮地域實況,逐步做出相應的改變。

  ‘順天府有孫傳庭,北直隸有盧象升,天津有陳延生,延綏有陳奇瑜,遼東有孫承宗,山東有袁可立,登來有孫元化。’

  想起這些時日的謀劃,崇禎皇帝的心裡暗暗思量,‘有這批棟梁之才,在大明的北疆諸地鎮守。

  加之周遇吉、劉興祚、滿桂、馬世龍這幫虎將悍將,統屬著各自的兵馬,分散在這些區域之內。

  特別是周遇吉、李明忠、毛承祿、孔有德這幫在西苑講武堂進修的虎將。

  包括之後要外派的曹文詔、黃得功等虎將。

  只要替他們解決糧餉的事宜,不外派所謂的鎮守太監,那局勢必會慢慢變好,大明亂局就能穩定。’

  按崇禎皇帝心裡所想,朝中的事宜,交由他來解決,北疆各地的事情,交由他選中的良臣虎將解決。

  圍繞建設北直隸這一基本盤,展開以工代賑,提升生產力,整修水利設施,整修馳道,明開海事,推廣番薯,積極賑災,明確關稅……

  崇禎朝的這盤亂棋,在隱忍許久之後,終於叫崇禎皇帝找到微弱的平衡點。

  現在他所要做的事情,就是叫這一平衡點穩固,並逐步的叫其反向傾斜過來!

  殺了一批批家賊碩鼠,叫崇禎皇帝的內帑無比充實,這是他掌握的絕對優勢,只要路子沒走錯,那大明只會越來越好。

  “去吧盧卿,做你該做的事情。”

  崇禎皇帝神情動容,看向盧象升說道:“朕就在這紫禁城,在這乾清宮,聽候盧卿凱旋的奏捷之報!”

  “臣告退!”

盧象升鄭重一禮,言簡意賅道。

  和朝中的其他文官不同,盧象升不喜多言,他向來都是先將事情做好,再說其他,這種沉穩的性格,未來必定是大明的內閣大臣。

  只是當前大明所處的亂局,盧象升也好,孫傳庭也罷,他們都不可能在朝高升,他們必須要在地方坐鎮,不然許多事情都無法開展。

  “皇爺,天津那邊傳來消息。”

  在盧象升走了以後,內廠太監盧九德,匆匆趕到東暖閣,手持一份奏疏,作揖行禮道:“內廠督造的造船廠,已有兩處船塢建成。”

  “呈給朕!”

  崇禎皇帝伸手道。

  真是好事多磨啊。

  天津所設造船廠,也已初具規模,照這樣的勢頭來看,要不了多久,那天津造船廠就能全面竣工。

  有那批西洋造船的匠戶,跟先前所調船匠,一起在天津造船廠,埋頭造船,只要糧餉供應及時,那就能源源不斷的造船啊。

  “好啊,這次天津造船廠,算是立下大功了。”

  看著手裡的奏疏,崇禎皇帝不加吝嗇的讚許道:“兩處船塢建成,那先期建造海船的事宜,就能跟著動工了。

  要賞!

  王伴伴,這件事情著你來辦,掌廠太監,連同一應匠戶,都要賞賜,同時派人去天津,告訴那裡的掌廠太監,盡快將後續所建船塢竣工。

  此處造船廠落成後,再尋合適的地域,營建新的造船廠,與此同時,搜集操控海船的人手,也要抓緊來辦。”

  “喏!”

  王承恩當即作揖應道。

  現在崇禎皇帝的內帑,有著充沛的銀子,但是糧食這一塊,卻是急缺的,或許現在夠用,但以後呢?

  在番薯推廣種植,沒有見到相應成效前,大明糧荒的危機,就一日解決不了。

  特別是天雄軍、勇衛營、忠勇軍等部, 一旦在各地完成擴編,朝廷分內的糧餉調撥,由國庫來進行解決。

  可崇禎皇帝下密旨,要擴編的那部分,卻需要內帑來進行解決。

  槍炮一響,黃金萬兩。

  不打仗的時候還好,一旦打仗,那都是需要銀子的,真叫崇禎皇帝坐吃山空,就內帑那些銀子,那也吃不了幾年。

  如此還沒有算上,等安置山陝籍災民事結束後,要順勢拿下的神機營和五軍營。

  以上的這些軍隊,所擢升的武將,都是崇禎皇帝看重的虎將悍將,對大明是忠心耿耿的。

  這戍守遼東的邊軍,戍守九邊重鎮的邊軍,鎮壓叛亂的平叛軍,包括大明各地的軍隊,那都還沒有算進來。

  

  真要是國庫拿不出糧餉,崇禎皇帝是解決,還是不解決?

  所以在內帑這邊,開辟新的財源,開拓海上貿易,是崇禎皇帝必須要做,且盡快要實現的事情。

  “當前所處的局勢,可以稱得上大明的轉折點了。”崇禎皇帝看著手裡的奏疏,囔囔自語道:“崇禎三年到崇禎五年,這三年間,能穩定住大局,叫各項謀劃部署落成,那大明還有救!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