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崇禎:朕就是盛世之君》第150章 宗藩之患
“我有個要求!”

 心下一橫的李自成,抬頭看向崇禎皇帝,朗聲道:“我……”

 “你沒有資格,向朕提任何要求。”

 崇禎皇帝面露倨傲,俯瞰李自成,打斷道:“朕知道,你想帶走你家侄兒,但是這不可能。

 若真沒有猜錯,被虜的李過,應是你們這一房,唯一的香火吧。

 叫你這頭猛虎,放去遼東,總是要有質子的。

 若是你這家夥兒,到了遼東,直接率部投了建虜,那朕…就命人閹了李過。”

 “你!

 ”

 被束縛的李自成,聽到此言,怒目圓睜,一股無名怒火生出,憤怒的想掙脫,卻被西廠宦官咬牙拉著。

 “這股子勁兒,朕很喜歡。”

 崇禎皇帝微微一笑,緩步向前走去,輕拍李自成的臉,澹漠道:“朕希望你的這股子勁兒,能用到建虜身上。

 哪怕你在遼東,真能折騰起來,要再造大明的反,造朕的反,朕都不生怒。

 不過你若是投了建虜,卑躬屈膝的求取富貴,給建虜跪地當奴才,那朕說到做到。”

 來這個亂世久了,崇禎皇帝明白這個時代,對香火傳承的看重。

 李自成是天生的流寇,性情極為複雜,想叫李自成照自己所謀去做,就要激怒他,就要壓製他。

 嘗到造反帶來的甜頭,像李自成這等梟雄,又怎會屈居人下?

 相比較於李自成率部投效建虜,崇禎皇帝心中更願看到,李自成能在遼東崛起,那樣就能滯緩建虜擴張勢頭。

 哪怕到最後,李自成於遼東造大明的反,那也是能夠接受的。

 至少在李自成率部崛起時,亦幫著大明搶出不少時間,且建虜八旗沒能像前世那般,一統朝鮮,整合毗鄰的草原諸部。

 “王伴伴,派人將這頭猛虎,押到所選的那座皇莊去。”無視眼前的李自成,崇禎皇帝伸手道:“將朕先前所擬密旨,從內書堂選可靠宦官,逐字逐句的讀給他聽,將遼東的輿圖也講給他。

 既然是去遼東地界,造建虜的反,怎能不知己知彼呢?那如何百戰百勝?”

 “喏!”

 王承恩當即作揖應道。

 為叫李自成的造反事業,能在遼東混的風生水起,崇禎皇帝充分擬定了戰略部署,甚至連建虜的情報,包括建虜的一些隱秘事,全都叫李自成知道。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既然選擇了李自成,那崇禎皇帝就要坦誠些,給自己所選中的人才,貼心的安排好造反路線。

 看著離去的李自成,心情不錯的崇禎皇帝,對韓讚周道:“隨隊帶回的那批良將,都在何處?”

 “回皇爺。”韓讚周忙欠身道:“都在東輯事廠那邊,奴婢想著……”

 “李自成的侄子,派人送去西山火槍營,叫黃得功調教。”崇禎皇帝伸手道:“其他的人,都送去神機營,叫曹文詔調教。”

 “喏!”

 韓讚周當即應道。

 忠誠這種東西,太奢侈了,崇禎皇帝不會一上來,就召見孫可望這些人,先派到他倚重的虎將身邊,好好調教一番再說。

 能在流寇軍中崛起的良將。

 並不一定,就能在崇禎皇帝想締造的新軍中崛起。

 至於能否崛起,能否嶄露頭角,就看孫可望他們自身了。

 不過能截斷李自成、張獻忠他們,日後所倚仗的武將核心團體,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就削弱了流寇勢力的底蘊。

 “皇爺,奴婢還有一事。”

 韓讚周眉宇間有些躊躇,微微抬頭,看向崇禎皇帝說道:“周將軍呈遞一份密奏,涉及陝西的秦藩,山西的晉藩。”

 “呈上來。”

 崇禎皇帝冷冷道。

 好端端的,領兵在外的周遇吉,不會無緣無故,呈遞涉及大明宗藩的密奏。

 而韓讚周的表情,就叫崇禎皇帝知道,事情必然是不簡單。

 韓讚周雙手微顫,捧著從懷中掏出的密奏,恭敬的遞上,崇禎皇帝一把奪過,便禦覽起來。

 “臣周遇吉……”

 手裡所拿密奏的內容,被崇禎皇帝逐字逐句的讀著,然臉上的怒意,卻漸漸多了起來,眸中閃爍著冷芒。

 崇禎皇帝冷冷道:“好啊,真不愧是大明的宗藩啊,想銀子想瘋了,竟敢勾結暗通建虜的八大賊,朕還真是沒想到啊。

 當初朕就在心裡懷疑,范永鬥這幫奸臣逆賊,只是晉地的平民商賈,縱使膽大包天,暗通上了建虜,可那般多的貪官汙吏,甚至是領兵的將領,是如何聯系上的。

 原來根節在這裡啊!

 韓讚周,即刻叫內閣和軍機處的大臣,到這乾清宮來!

 ”

 “奴婢領旨!”

 韓讚周強壓著懼怕,當即作揖應道。

 一直以來,在崇禎皇帝的心中,就有一個疑惑,像范永鬥這幫落寞的商賈,究竟是如何一步步,在晉地崛起的,又是怎樣聯系上建虜的,甚至在山西那邊,宣府鎮一帶,構建起這樣的利益網的。

 大明重農抑商的國策下,叫主流對待商賈的態度,多數都是鄙夷的,都看成待宰的羔羊。

 當然江南那邊的鹽商、徽商等群體,情況或許會有一些不同吧。

 不過晉地的晉商,雖說有不少富裕的群體,可是明面上的社會地位,並不是很高的存在。

 “爛透了,真是爛透了啊。 ”

 崇禎皇帝緊握著奏疏,冷芒一閃道:“這次要不除掉你們,那這大明皇帝,還是別他娘的坐了。”

 一直以來,困擾大明財政的,就包括對宗藩群體,底層宗室的宗祿,這是一筆不小的數額。

 不過崇禎皇帝也清楚,大明的底層宗室,那日子過得很清貧,甚至還不如普通百姓。

 根源就在於他們的宗祿,被各地就藩的宗藩群體,即那幫親王、郡王,還有地方官員,相互間聯手貪墨多數。

 此前一直沒有合適的機會,來出手整頓宗藩,奪走禮部、戶部等有司衙署,所掌宗祿的職權。

 這次周遇吉呈遞的密奏,卻給了崇禎皇帝的機會,這要不好好利用,那都對不起周遇吉所查到的這些情況。

 大明的宗藩啊,是時候好好整頓了。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https://,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