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崇禎:朕就是盛世之君》第138章 亂世繁華
崇禎:朕就是盛世之君第一百三十八章亂世繁華

  武備院所做的事情,不是一年,兩年,就能見到相應成效的,其涉足的諸多領域,都需要不斷的積累,不斷的突破,才能實現厚積薄發。

  火炮的發展。

  火器的發展。

  這只是現階段的目標。

  以後的武備院,要在大明這片神州大地,開辟諸多新的領域,這需要耗費大量錢財,甚至崇禎皇帝都不能保證,自己能否在有生之年看到。

  不過既然選擇開啟這個無底洞,那崇禎皇帝就會堅定的走下去,畢竟現階段的大明,也需要武備院研製的成果。

  “皇爺,這武備院真是了得。”

  陪同崇禎皇帝走著,方正化微微欠身道:“那紅夷大炮的威力,果真厲害,若是能多多的生產,用於平叛建虜和流賊事上,那我大明在一些戰局上,定能取得勝利。”

  “呵呵~”

  聽到方正化所講,崇禎皇帝笑著搖起頭來,但卻沒有多說其他。

  說起來,方正化在行軍打仗方面,也算有些見解,不過其只是比內廷太監宦官,要強上一些罷了。

  不過和領軍打仗的虎將悍將相比,那還是差的遠的。

  ‘以後大明的新軍,絕不能外派監軍太監。’

  崇禎皇帝走進軍機處公事房,心裡卻暗暗說道:‘叫內廷的太監,去監視領軍將領,固然能更穩妥一些。

  可一旦在行軍打仗上,指手畫腳的話,那是會出大問題的。’

  原有的歷史軌跡中,崇禎皇帝派出多少監軍太監,可最終換取來的結果,卻是坑死多少良臣武將。

  像這樣的一種錯誤,崇禎皇帝絕不會再犯。

  跟著進來的方正化,見自家皇爺笑而不言,心裡難免揣揣不安起來,難道自己的話,有些說錯了嗎?

  “臣…畢自嚴,拜見陛下!”

  在方正化思量之際,公事房外,響起畢自嚴的聲音,這叫他回到了現實。

  “進。”

  崇禎皇帝撩袍坐下,端起茶盞,呷了一口,心中卻在想著,此時畢自嚴過來,是所謂何事?

  自設立直隸巡撫後,朝中的局勢吧,就變得有些有趣了,或熱議,或反對,或沉默,對待這種情況,崇禎皇帝並沒有過多去理會。

  有韓爌所領的維穩內閣,在自己前面頂著,崇禎皇帝所要做的事情,就是把該做的事情做好。

  這一屆的內閣,隨著一些事情的發生,包括一些謀劃的落實,崇禎皇帝逐步給予韓爌他們,相應的權柄和空間。

  只要不是涉及內政要務,官員升遷,錢糧等方面的事宜,其他一些日常性的政務,基本上內閣票擬意見,崇禎皇帝都會著司禮監批紅。

  畢竟要崇禎皇帝分神的事情,就已經夠多的了,倘若事事都過問,都刨根問底,那就算是累死自己,都辦不好。

  抓大放小。

  這是崇禎皇帝對內閣的態度。

  “陛下…先前在宣府鎮治下,於張家口所開榷關一事,明確下來了。”畢自嚴捧著手裡的奏疏,作揖行禮道。

  “榷關十三行的順利創設,使得聚集張家口榷關的商賈,是累日增加,榷關的一應運轉事宜,表現的都很不錯。”

  被畢自嚴這般一提醒,崇禎皇帝想起來了。

  前些時日,發生的事情太多,對自己在張家口所開榷關一事,都已然拋到腦後去了。

  逮捕查抄以范家為首的八大賊,使得晉地邊陲的走私貿易,必然會出現真空,但令人眼紅的錢財,定會引起新的群體覬覦。

  與其叫這件事情失控,不如朝廷恢復邊地榷關,明令禁止對外售賣哪些違禁品,可對外售賣哪些商品。

  同時賦予多重監察體系,有榷場十三行,有張家口榷場監察,還有廠衛抽調監察,不說絕對能避免違禁品流出關外,但至少能確保絕大多數,那這件事情就是值得去做的。

  畢竟做了這件事情,一來能叫朝廷多一項賦稅財源,二來對蒙韃和建虜,搞搞他們不懂的經濟削弱,三來最大程度避免有心人鋌而走險。

  “這張家口榷場,發展的確實喜人啊。”

  看著手裡的奏疏,崇禎皇帝笑道:“僅榷關十三行這邊,所收繳的保障銀子,就高達二十多萬兩。

  照這樣的趨勢來看,隨著更多的人,知曉張家口榷關,那都會加入榷關十三行,以便於對外的貿易。”

  “是的陛下。”

  畢自嚴微微欠身道:“針對這筆保障銀子,除非決定退出榷關十三行,否則是不會退繳的。

  倘若張家口榷場,運轉的不錯,朝廷所得賦稅增多,陛下是否能考慮一下,多開幾個榷場?

  比如在天津直隸州,由戶部增設榷場,創設天津十三行,這樣對西洋海商交易時,能確保日常管理,還有賦稅的征收。”

  大明財相開始接受天津開海事了。

  不錯。

  這是一個好的現象。

  “朕覺得可行。”

  崇禎皇帝微微一笑道:“不過臨海之地,叫榷場的話,多少有些不恰當,不如就叫海關吧。

  具體該怎麽做,畢卿就多費費心吧。

  必要時,可跟天津方面多了解些情況,畢竟涉及到賦稅征收。”

  “臣遵旨。”

  作為崇禎皇帝在北直隸治下,所選定的對外開海要地,天津能否發展起來,會影響到崇禎皇帝不少謀劃。

  別的不說,單單是糧食儲備這一條,就足夠了。

  現階段的大明,算是步入到災害高發期,等再過上幾年,會有一場牽扯地域極廣、持續時間較長的大旱災,期間還會伴隨著各種災害出現。

  《控衛在此》

  倘若大明所儲糧食不足, 那縱使現在把山陝兩地的流寇勢力,都給悉數鎮壓下來,到時也會爆發叛亂的。

  “不過畢卿,張家口榷關那邊,涉及關稅征收,一定要嚴抓起來。”

  崇禎皇帝想了想,對畢自嚴說道:“現在聚集在張家口的商賈,數量相對還不是很多,可一旦商賈多了,難保出現以權謀私、利益輸送的事情。

  畢卿是知道的,朕對這類事情很是厭惡,眼下國庫什麽情況,你這位戶部地官,要比誰都清楚。

  這麽多需要用銀的地方,朕不希望看到,朝廷忙到最後,什麽都沒有得到,卻便宜了一幫貪官汙吏!”

  “陛下放心,臣已經做好了相應的部署。”

  畢自嚴作揖道:“張家口榷關的大使,包括一應的官吏,兩年一換,包括榷關十三行這邊,那些所定的管事,五年一換。

  不會出現待的時間長了,便生出不該想的想法,與此同時,榷關這邊的監察,是直屬戶部的……”

  聽著畢自嚴所講的這些,崇禎皇帝微微點頭表示認可。

  到底是大明的財相,所定下的這些部署,都是從實際去解決問題的,而非消極應對的,這才是他所要用的務實良臣。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