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崇禎:朕就是盛世之君》第46章 祖卿,不愧是國之棟梁
統禦著幅員遼闊的大明,對崇禎皇帝而言,並非是件什麽輕松的事情。

  享受特權的群體多了,那難保就會滋生各種問題。

  從地位超然、身份特殊的宗藩和勳戚群體,再到掌控實權、把持著晉升渠道的官紳。

  

  這就像是一張張盤根錯節的利益網。

  如此還沒有算上,遍及大明各地的生員、鄉紳、大小地主、商賈、海商,乃至是九邊重鎮的將門勢力。

  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享受著國朝賜予的特權,卻暗地裡攫取大明元氣。

  更何況這些個群體階層,對內,對外,都有著各自的利益主張,碰撞到一起的話,就會興起爭鬥。

  ‘天誅吧,真的。’

  去往神樞營中軍駐地,乘坐鑾駕的崇禎皇帝,在心裡暗暗道:‘當黑暗成為主流,盡忠職守,反倒是成了原罪。

  這哪裡是造反派遍地啊,分明就是朕這個大明天子,才是造反派啊,他們反倒是恪守正統的存在。’

  當大明的皇帝難啊。

  手底下的人,辦事不力,不能解決大明的實際問題,財政赤字日益嚴峻,若是殺了,就會被標上猜忌心強的標簽,敗壞名聲。

  能做事的人吧,卻被肮髒的環境,窮盡各種方式,誣蔑構陷,叫天子分不清事實,最後都稀裡湖塗的死掉了。

  這不就是歷史上崇禎皇帝的處境嗎?

  所以越勤政克己,大明衰敗的越快,這不可謂不是一種諷刺。

  ‘越難,朕越鬥志滿滿!’

  感受到鑾駕速度減慢,崇禎皇帝神情冷然,暗暗道:‘不就是造反派嘛,朕多培養些忠誠的造反派,造你們這幫家夥的反,造出個朗朗新大明出來!’

  “皇爺…神樞營中軍駐地到了。”

  韓讚周的聲音,在鑾駕外響起。

  和初到神機營不同,隨駕的隊伍中,那幫大臣和勳戚,思緒變得複雜起來。

  尤其是講武堂這邊。

  被崇禎皇帝下旨,退出講武堂的那幫勳戚子弟,猶如霜打的茄子,情緒異常低落。

  這叫其他講武堂的學員,難免受到些許影響。

  雖說這幫勳戚子弟,先前有著各種壞毛病。

  但在一起朝夕相處,難免會處出一些感情。

  尤其是像衛正輝這些有能力、肯吃苦的勳戚子弟,其實人緣都是不錯的,但就因為三大營汰兵減餉事,卻影響到他們了。

  “末將等拜見陛下!”

  在臨淮侯李弘濟、新樂侯劉文炳、祖大壽為首的神樞營在職勳戚、武將的山呼下,崇禎皇帝走出鑾駕。

  跟神機營中軍駐地不同。

  這神樞營有祖大壽、吳襄這幫遼地將校,加之上次崇禎皇帝巡視神樞營右哨駐地,在汰兵減餉事上,做的相對徹底一些。

  尤其是這營地的整飭情況,可謂是煥然一新。

  並非在京的勳戚群體,悉數都是酒囊飯袋,不懂得揣摩聖意。

  “免禮吧。”

  崇禎皇帝擺手道:“都隨朕進營吧。”

  “喏!”

  在王洽、王在晉、朱純臣他們的簇擁下,崇禎皇帝走進這神樞營中軍駐地。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無需崇禎皇帝進行評判。

  僅在營地整飭這一塊,王洽、王在晉、朱純臣這幫大臣和勳戚,就能瞧出兩者間的巨大差距。

  特別是那些勳戚子弟。

  在隨禦駕走進中軍營地後,瞧見種種之後,讓那些長輩在神機營在職的勳戚子弟,一個個都羞愧的低下腦袋。

  李弘濟、劉文炳、祖大壽、吳襄這幫神樞營勳戚和武將,不清楚發生了什麽,但禦駕中隨行的那些人,所表露出的神態變化,他們還是能覺察出來的。

  這一路視察下來,來到中軍帥帳這邊。

  崇禎皇帝簡單看了看,神樞營這邊,所行汰兵減餉事,包括編撰的各類名冊,記錄糧餉的各類公函,就沒再深查下去了。

  查什麽?

  祖大壽這幫遼派將門,都是吃空餉、喝兵血的高手,造假的本事,都是一個比一個強。

  縱使現在是離開遼前,迫於現實的壓力,要在京營這邊任職,但他們也不想得罪太多的人。

  至於神樞營這邊的在職勳戚,除了這右哨主將,新樂侯劉文炳等少數幾人,還算是忠誠於大明的,有些能力的。

  像神樞營左副將,臨淮侯李弘濟這幫家夥,那也都是騎牆派的典范,甚至最後都背叛大明了。

  見天子沒有深問下去,李弘濟他們也好,祖大壽、吳襄他們也罷,都暗暗松了口氣。

  反倒是劉文炳等少數人,想說些什麽吧,但最終還是沒表露出來。

  “你們神樞營這邊,表現得還算不錯。”

  崇禎皇帝坐於主位,掃視著帳內眾人,定格在李弘濟、祖大壽幾人身上,開口道:“不似神機營那邊,做的簡直是一塌湖塗!

  徐允禎那幫神機營的在職勳戚,皆被朕罷黜了官職,在營的內臣悉數抓了。

  一個個湖弄朕,搪塞朕,真覺得朕是好脾氣?能隨意湖弄了事!?”

  “……”

  李弘濟、祖大壽一行,聽聞此言,露出各異的神情,誰都沒想到會有這等事情。

  天子這是動真格的了啊!

  幸好,當初聽了祖大壽他們的話!

  幸好,當初勸住了臨淮侯他們!

  “臨淮侯!”

  在眾人暗自慶幸之際,崇禎皇帝的點名,叫李弘濟身體一震,忙走了出來。

  “臣在!”

  看著拱手作揖的李弘濟,崇禎皇帝眉頭微蹙,暗生厭惡,但卻開口道:“神樞營汰兵減餉事,辦的不錯。

  你這個神樞營左副將,出了大力,知道體恤朕的難處,為國朝慮。

  擢中軍都督府右都督,領神機營左副將!”

  “臣領旨…謝恩!”

  李弘濟聞言,強忍喜意,忙拱手應道。

  沒有想到做了個汰兵減餉事,將神樞營的老弱淘汰一批,實際利益沒有受損失,還升了官。

  隨後崇禎皇帝又接連點了幾位在職勳戚,都有所恩賞,無一例外,全都從神樞營那邊,調到神機營任職。

  至於五軍都督府的職務,給了也就給了,反正現在的五軍都督府,那就是架空的空殼子罷了。

  最重要的一點,像李弘濟那些新任神機營在職勳戚,皆是騎牆派,沒有能力的家夥,集中到神機營這邊,方便日後再罷黜他們的職務。

  雖說崇禎皇帝是大明天子,但對世襲罔替的勳戚群體,若是沒有正當理由的話,也不能隨意奪爵,這無疑是動搖國本的事情。

  除非犯了以下克上、意圖謀反的重罪,其他的小事情,大家都視而不見,難得當一個湖塗蟲。

  畢竟現在的大明,可不是太祖高皇帝執掌的大明。

  殺文官像宰雞一般。

  殺勳戚跟屠狗一樣。

  作為在京勳戚,唯一的自留地。

  三大營的主要職務,皆是勳戚出任的,像所轄參將、遊擊將軍等,則由外將擔任。

  在曹文詔這幫虎將悍將,沒有回到京城以前, 沒經受崇禎皇帝的考評前,像三大營的主要職務,先叫在京勳戚佔著吧。

  “…祖卿,不愧是國之棟梁啊。”

  解決了李弘濟他們,崇禎皇帝看向祖大壽,微微一笑道:“此番神樞營,行汰兵減餉事,祖卿恐出力頗多吧。

  眼下這神樞營左副將空缺…朕知曉祖卿一心為朝,‘忠誠’於朕,如此…便擢祖卿出任此缺。

  新樂侯擢神樞營右副將,余下一應空缺,由祖卿和新樂侯商榷後,擬奏疏,呈遞到軍機處。”

  “……”

  朱純臣、李弘濟這幫勳戚,露出複雜的神情,一道道目光看向祖大壽,不少眉宇間生出敵意。

  被架在火上烤的祖大壽,頓覺頭皮發麻。

  這怎麽又晉升了啊。

  若是在遼前的話,那祖大壽肯定會高興,畢竟如此一來,他祖家在遼前的底蘊,無疑又增強很多。

  但偏偏是這神樞營左副將,日後神樞營這邊,名義上都由他說了算。

  可有一幫在職勳戚,在旁盯著,就叫祖大壽不覺得有什麽好高興的了,此舉還叫他想離開京畿,重回遼前,又增加很大的難度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