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崇禎:朕就是盛世之君》第215章 風向標
一秒記住【新】 ,! 大明‘文武失衡’的政治生態,已形成特有的風格,即便是獨領一部的總兵官,在見到比他官階低的文官,都要畢恭畢敬的對待,不然就等著被彈劾吧。
 雖說於統治層面來講,防范武將勢大是對的,但現階段大明的風氣,儼然已到了畸形的階段。
 其實不單是這方面,在別的方面同樣如此。
 像大明的文官群體,為何忌憚廠衛勢力做大做強,從另一種角度來看,就是想堵住皇權的延伸。
 天子穩坐內廷,大事小情多聽大臣意見,天下一切太平,這不就是文官嘴裡的盛世王朝嗎?
 “韓卿,朕明說了吧。”崇禎皇帝端起茶盞,呷了一口,看著韓爌說道:“李標犯了什麽罪,你心裡應該也清楚。”
 “朕已經很克制了,膽敢操控輿情導向,想倒逼著朕退讓,以達到叫三法司,獲取督辦袁桉之權,這是在藐視皇權。
 韓卿覺得,若這件事情公布出來,有些人的官帽子,還能保得住嗎?”
 韓爌的鬢角,被汗水浸濕,他沒有想到當今天子竟知道這麽多,倘若真是這般的話,那他此來為李標求情,真真是愚蠢啊。
 “陛下……”
 想到這裡韓爌,忙拱手作揖,想要解釋什麽。
 “好啦韓卿,朕知道你想說什麽。”崇禎皇帝擺擺手道:“這些話,韓卿就不必講給朕聽了。
 好好在內閣做好該做之事,切實擔負起首輔職責,才是韓卿該向朕表明的態度,而不是左右搖擺。”
 要不是錦衣衛這邊,並沒掌握確鑿的證據,朕豈會這般輕拿輕放,不過借午門聚眾鬧事之勢,先擼掉李標的官帽子,還是不錯的。
 瓦解你們東林黨在朝之勢,重用僅有的那些務實派東林黨官員,叫你們內部分化開,剩下的事情就好辦了。
 崇禎皇帝嘴上敲打著韓爌,心裡卻暗暗說道,當前的錦衣衛啊,還遠沒達到太祖高皇帝時期的程度。
 不然就依著崇禎皇帝的性格,定要叫劉宗周這幫蹦躂的大臣,也一一抓起來,狠狠的殺殺他們的氣焰。
 不能為天子所驅使的大臣,縱使真有一些本事,那也不能用,想要穩住國朝層面不動蕩,就必須製衡朝堂才成。
 “皇爺…孫府尹呈遞密奏,言……”高時明匆匆走進東暖閣,手裡捧著一份奏疏,見到韓爌後,閉上了嘴。
 垂手而立的韓爌,眉頭微蹙起來,看著高時明將所捧奏疏,恭敬的遞到崇禎皇帝跟前,心裡卻暗暗揣摩起來。
 孫傳庭這個時候又鬧出什麽動靜了?
 崇禎皇帝接過奏疏之際,瞥了眼韓爌,故意開口說道:“是崇文門稅關整改的事情吧?”
 ‘崇文門稅關整改!?’
 韓爌心裡一緊,心裡卻暗暗說道,這是什麽時候的事情,怎麽先前一點風聲都沒聽到,好端端的,天子為何要整改那裡。
 “韓卿啊,你先下去吧。”崇禎皇帝打開奏疏,被擋著的臉,露出一抹笑意,說道:“等朕處理好手頭政務,會去文華殿理政。”
 “臣告退!”
 想跟大明的文官群體鬥爭,就要有一個好心態,被譽為權謀天子的嘉靖皇帝,都用各種手段,來跟文官作鬥爭,有這樣的先例在前,崇禎皇帝又怎會心急呢?
 畢竟當前的大明,論及處境,論及局勢,論及家底,都遠比不上嘉靖皇帝時期,所以他必須更有耐心才行。
 若是能穩住大層面的局勢,製衡好朝堂各方勢力,那上山打遊擊之謀,就藏在心裡便是了。
 “這孫伯雅到底是老辣啊。”
 在韓爌離開東暖閣後,崇禎皇帝放下手中的奏疏,笑道:“呵呵~朕果真沒有看錯他啊,這順天府交到他手裡,朕很放心。
 選擇在這個特殊節點揮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叫遴選的那批新官吏,領著組建起的稅丁隊伍,接管各處,將一應舊官吏抓進順天府大牢,這做的好啊。”
 在旁候著的王德化、高時明二人,見到自家皇爺這般高興,相視一眼後,便紛紛低下腦袋。
 “王德化,你說此事要叫朝中大臣知道,會掀起風波嗎?”心情不錯的崇禎皇帝,看向王德化說道:“朕想聽聽你的想法。”
 “回皇爺…應該會掀起風波吧。”
 王德化向前欠身,邊想邊說道:“畢竟這崇文門稅關,牽扯到不少所征稅收,只怕京城的勳戚、官紳,在見到張布的告示後,都會去找孫府尹吧。”
 “那就要看孫伯雅如何應對了。”
 崇禎皇帝敲擊著龍桉,微微一笑道:“朕相信孫伯雅,這等小事他能處理好,不過朕也要替他撐撐腰。
 高時明,你現在就出內廷,去順天府衙一趟,告訴孫伯雅,言朕心甚慰,若所遴選之官吏,能穩定住崇文門稅關局勢,則他們全部錄用。”
 “喏!”
 高時明忙拱手應道。
 對待自己倚重的大臣,該撐腰的時候,就要撐腰,不能因為所謂的名望, 就不想著替手下人解壓。
 又想馬兒跑,又想馬兒不吃草,天底下哪兒有這樣的好事。
 “等等…順便再去九門提督府一趟。”
 想到什麽的崇禎皇帝,伸手對高時明說道:“告訴孫祖壽,要是這期間有人敢鬧事,全部都抓起來,送進順天府大牢去,直屬崇文門稅關的稅丁隊伍,畢竟是新組建起來的,要給他們適應環境的時間,去吧。”
 “喏!”
 這麾下有一幫務實、肯做實事的能臣悍將,叫崇禎皇帝的心情很是不錯,若真是什麽事情,都靠自己解決的話,那就算是把自己累死,也解決不了大明的現狀。
 眼下他所提拔起來的那些人,在各個領域都開始挑大梁,幫自己分擔壓力了,這是一個好現象。
 文官也好,武將也罷,亦或者廠衛勢力,唯有圍繞著皇權而轉,那才能起到相互製衡、相互製約的作用。
 被掰彎的大明風向標,也是時候該一點點撥正回來了,不然想處理擺爛的大局,無疑是逼張飛繡花。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