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崇禎:朕就是盛世之君》第213章 1出好戲
一秒記住【新】 ,! “陛下…午門那邊出事了!”
 朱純臣神情凝重,快步走進公事房,便看見崇禎皇帝正在接見徐光啟,心裡一緊,忙拱手道:“臣聖前失儀,請陛下……”
 “徐卿啊…武備院這邊,還要多操些心。”
 崇禎皇帝看了眼朱純臣,對眉頭微蹙的徐光啟說道:“等所召的人才,悉數抵達京城後,要向朕稟明此事,朕到時要召見他們,尤其是那幫西洋傳教士,朕要跟他們好好聊聊,看看大明之外,究竟還擁有那些好的東西。”
 徐光啟忙拱手道:“臣領旨!”
 對現階段大明以外的世界,究竟是一種怎樣的秩序,又處在何種境遇下,崇禎皇帝的心裡是清楚的,也明白大明之後要做哪些改變。
 然在大明的內部,對此知曉的卻並不多,崇禎皇帝要用自己的方式,叫大明跟世界聯系起來。
 受上朝天國思想的影響,大明的一種主流思想,便是覺得大明之外的世界,沒有什麽好探查的。
 即便外面的疆域再怎麽廣闊,那也沒有大明富饒,可事實上並非是這樣的,倘若能逐步真正意義上開放海禁,國朝所面臨的壓力,就能相應減輕很多很多。
 誰又能想象的到,在大明朝廷於開海、禁海這件事情,反覆橫跳之際,離南洋最近的大明東南之地,民間盛行走私海貿之事,憑借瓷器、茶葉、絲綢等海外熱銷之物,每年賺取多少銀子。
 只是這些賺取的銀子,多數沒有在大明流通起來,相反都被窖藏了起來,要不就購置田產。
 在崇禎皇帝的眼裡,大明東南治下的權貴、官紳、地主、商賈,那多數都是造反派,銀子銀子沒少賺,享受著賦予的特權,關鍵還他娘的罵朝廷暴政,不該於民奪利,這不就是純純的精致利己群體嗎?
 “說,到底出什麽事情了?”
 崇禎皇帝眉頭緊皺,看向朱純臣說道:“能叫你這個大明國公,京衛都督府左都督,表現得這般慌張,是有人聚眾造反了?還是想衝擊宮廷呢?”
 朱純臣忙拱手道:“回陛下…是錦衣衛押解袁崇煥,在京城各坊遊街示眾,導致朝野間不少人,對此很是憤慨,說錦衣衛……”
 “他們倒是憤慨起來了,朕還沒憤慨呢。”
 崇禎皇帝站起身來,冷然道:“錦衣衛督辦袁案,是奉朕的旨意,錦衣衛做什麽,不做什麽,他們有什麽資格,在這裡指手畫腳的。
 這有些人啊,總是抱有僥幸心理。
 國朝的風氣,要是再不改一些,那遲早是要出大事。
 走,朕倒是想要看看,這幫人能鬧到什麽程度,徐卿,去叫上軍機處所有人,陪朕去午門那邊,看看這難得的盛況。
 王德化!你派人去文華殿,叫韓元輔、李標他們,全都去午門,也叫他們這幫內閣大臣,都好好陪朕看看!”
 “臣領旨!”
 “奴婢領旨!”
 就近段時期京城的輿情導向,崇禎皇帝清楚是怎麽回事,若是沒有朝中大臣的支持,僅靠一幫清流和讀書人,想要知曉那麽多內部,肯定是不可能的。
 讀書人參政議政,在歷朝歷代都是明令禁止的事情,但在大明這邊,漸漸的卻成了一種風氣,甚至還能影響朝堂。
 雖說崇禎皇帝清楚大明的文官群體,是很龐大且盤根錯節的存在,但是想要單獨收拾一些人,那還是能辦到的。
 叫駱養性押著袁崇煥遊街示眾,叫聚攏的說書人編排小故事,崇禎皇帝的後手,便在等候著合適的機會出擊了。
 “陛下,您不該這般放縱廠衛啊,駱養性乃是奸賊臣子,此舉置我國朝之威,大明法紀,於何地啊!”
 “你們難道眼睛都瞎了嗎?為何要跟這幫錦衣衛狼狽為奸,快放開我等,諸君,匡扶社稷的時候到了!”
 亂糟糟的午門外,一幫情緒激動的官員、國子監監生,衝擊著擋在他們眼前的人牆,想要打殺盡忠職守的錦衣衛,毀掉豎立起的木牌,撕毀張布的大字報。
 “娘的,這幫家夥都是瘋了!”
 站在午門城樓的湯國祚,在見到眼前那混亂的場景,急的額頭冒汗,罵罵咧咧道:“快…再他娘的抽調些人手,穩住局面啊。”
 湯國祚心裡那叫一個氣,自己這好端端的來輪值,沒想到會出這檔子事情,這要叫駐守午門的錦衣衛,被這幫官員和讀書人揍了,捅到天子那邊去,事情就大發了。
 “這動靜還真不小啊~”
 那熟悉的聲音,出現在午門城樓上時,湯國祚整個人一愣,瞪大眼睛的轉過身,見崇禎皇帝被一幫人簇擁走來,慌忙跑上前,拱手道:“臣湯國祚,拜見陛下。”
 “嗯,免禮吧。”
 崇禎皇帝一把手,神情看不出喜悲,說道:“諸卿,朕叫你們來看一出好戲,這在我大明,應該也算很少找吧。”
 跟在身後的韓爌、李標等一眾內閣大臣,以及徐光啟這幫軍機處大臣,一個個神情各異,不少額頭都冒出汗珠。
 “這算是在向朕宣威嗎?”
 崇禎皇帝叉腰而立,看了眼午門外的情況,轉身看向韓爌他們,說道:“一次簡單的表明錦衣衛,沒有向袁崇煥動用私刑,叫京城上下的百姓,知道袁崇煥是怎樣欺君罔上,怎樣胡作非為的。
 朕也算是開了眼界了,竟然有這麽多人,聚集在午門重地,一味地亮明他們所謂的那套主張。
 李標,你難道就沒什麽想說的嗎?”
 “臣…”
 被當眾點名的李標,身體一顫,忙拱手道:“陛下…臣不明白,陛下……”
 “不明白?不知情?”
 崇禎皇帝笑了,伸手指向李標,說道:“李標啊李標,你是不是在心裡覺得,整個大明除了你聰明,你精明,其他人都是傻子啊?
 你前段時間做了什麽,難道都忘了?你可真是貴人多忘事啊。”
 李標額頭冒出冷汗,低著的腦袋,臉上露出慌張的神情,難不成自己私下做的事情,天子都清楚?
 垂手站著的韓爌,此時心裡燥亂起來,他最擔心的事情,到底還是發生了,天子這是要出手了。
 “韓卿啊,午門外發生的事情,朕就交給你這個內閣首輔來辦了。”
 崇禎皇帝看向韓爌,神情淡漠的說道:“朕不管他們為何而來,受誰挑唆,也不想聽他們講的那些話。
 這朝堂上的有些人,想將袁崇煥從錦衣衛拉出來,移交三法司督辦,且還這般的迫不及待,就愈發叫朕在心裡覺得,袁崇煥先前究竟背著朕做了多少事情。
 李標,你自己主動上疏請辭吧,朕給你留些臉面,不然就到刑部交待吧,別以為朕身居內廷,就不清楚外面的事情了。”
 李標傻眼了。
 韓爌愣住了。
 在場的其他人,或驚愕,或難以置信,或錯愕,不敢相信他們所聽到的話。
 “成國公, 你留在這裡。”崇禎皇帝一甩袍袖,看向錯愕的朱純臣,說道:“協助韓卿平定午門之亂。
 要是有人敢頂撞韓卿,敢藐視大明法紀,那就都抓起來,移交刑部!”
 “臣領旨!”
 崇禎皇帝走了,根本就沒理會李標他們,昂首闊步的便走下午門城樓,就好像他不曾來過這裡一般。
 先前驟起的輿情導向,崇禎皇帝清楚是劉宗周、李標這些人,背地裡搞的鬼,但更多有誰參與其中,並沒有打探清楚。
 朝中的一些大臣,以為掀起了輿情導向,就能倒逼著自己退讓,那純純是癡人說夢的事情。
 之所以叫錦衣衛督辦袁崇煥一案,崇禎皇帝就是想借助此案,鬥垮一些務虛、不做實事的大臣,用他們奉行的遊戲規則,叫他們先下台,然後在根據袁崇煥交代的論罪。
 雖說李標的名望,比不上袁崇煥吧,但畢竟是內閣次輔,沒有任何理由的罷黜,終究是說不過去的。
 但他既然參與其中了,就別想著隨便了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