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崇禎:朕就是盛世之君》第196章 湧動之大字報
“這份告罪疏,你看了?”崇禎皇帝沒有伸手去接,反低頭看著駱養性,說道:“裡面都寫了些什麽?”

 “陛下!臣絕沒有看!”

 駱養性身軀微顫,略帶慌亂的說道:“臣…臣就是給袁崇煥掌燈時,無意間瞥了兩眼,看見了一些, 但臣……”

 “行了,朕知道了。”

 崇禎皇帝出聲打斷,接過駱養性所遞告罪疏,道:“這沒什麽不能看的,既然是我大明的瘡疤,還是揭開的好。”

 言罷,便翻看起手裡的告罪疏, 而駱養性則站在原地,手放了下來, 但卻不敢有絲毫亂動。

 “這人啊,不給他逼到絕境上,徹底抽掉他所倚仗的東西,真實嘴臉到底怎樣,誰都看不透啊。”

 崇禎皇帝翻著手裡的告罪疏,神情冷然道:“倘若像袁這樣的家夥,都能稱之為大明忠良、賢臣,那我大明還是趁早亡了吧。”

 駱養性垂著腦袋,強壓內心生出的驚意,生怕天子看到,而一旁的王德化,更是低著腦袋看地。

 “看看吧,錦衣衛負責督辦袁案,你不了解始末,終究是說不過去的。”

 “臣不敢,臣一切謹遵陛下旨意。”

 欽辦袁崇煥一案, 到底該怎麽審,該怎麽辦,在瞧見袁所寫的部分內容,駱養性就打定主意,事事謹遵天子旨意。

 叫幹什麽,就幹什麽。

 袁案必然將牽扯甚廣,就自己那點能耐,若是自行處置的話,那下場必然跟田爾耕、許顯純一樣。

 “怕了?”

 崇禎皇帝看著欠身而定的駱養性,負手而立道。

 “不怕!”

 駱養性抬起頭來,有意叫天子看到他想表達的態度,旋即單膝跪地,恭敬道:“錦衣衛是陛下的刀,臣是擦血的,陛下叫臣怎麽做,臣就怎麽做。”

 這個態度很好嘛。

 到底是個懂算計的政客。

 知道袁崇煥一案,必將牽扯到多方勢力,尤其是不能達到自己這個天子滿意,那下場只怕是不好的。

 “王德化, 去把先前準備好的牌子, 交給駱卿。”收斂心神的崇禎皇帝, 看向王德化說道:“這朝中的文官, 不是喜歡在午門示威嗎?那袁案,就從午門開始,朕要叫他們文官吹捧的臉面,踩在地上!”

 “喏!”

 對於大明的文官群體來講,出身‘士’這個階層,對‘養望’一事尤為看重,自身仕途能否暢通,所在宗族能否昌盛,那全靠這虛無縹緲,卻真實存在的名望撐著。

 這也是為什麽朝堂上的言官禦史,尤其喜歡做規諫之事,有他們所把持著的輿論權,在民間肆意傳播,哪怕皇帝做的事情再對,也能把黑的說成白的,把白的講成黑的。

 “你跟朕進來。”

 看了眼駱養性,崇禎皇帝轉身說道:“這謄抄袁的告罪疏,還有朕評議的話,就由你來做了。”

 “臣領旨!”

 駱養性壓著疑惑,忙拱手應道,隨後便欠身跟在崇禎皇帝身後,朝東暖閣內走去。

 既然想謀劃掌握輿論權,那一上來就想完全掌握,斷然是不行的,所以要懂得利用現有規則,來佔據有利地位才成。

 駱養性趴在書案上,動作敏捷的鋪開一張紙,用鎮紙壓著,拿起毛筆,蘸墨,便保持動作不動。

 “把袁與建虜暗中聯系的內容,給朕謄抄下來,字寫大些。”崇禎皇帝將抽出的紙,拍到駱養性面前,神情淡漠道。

 “喏!”

 駱養性忙欠身點頭,隨後便神情專注的謄抄著,在袁崇煥的告罪疏上,關於和建虜聯系的事情,隻略寫了幾行字,所以駱養性很快就寫好了。

 崇禎皇帝看了眼駱養性,邊想邊說道:“袁暗通建虜一事,其媾和之心,早已是昭然若揭。

 自天啟朝出鎮遼東,袁已瞧出建虜強在何處,大明問題出在何處,然受名望所累,卻將這些深藏於心。

 袁之名望,一靠寧遠大捷,二靠寧錦大捷,然這兩場天下皆知的大捷,事實真相,唯有少數派知曉。

 袁便是其中之一!

 朕禦極之初,受朝臣相薦影響,特命袁平台召對,五年平遼之說,便是在此吹捧而出的……”

 崇禎皇帝語速極快的說著,駱養性心神不定的寫著,不敢有任何遲疑,只是隨著天子所講,被他一一寫出來後,那心裡除了震驚,就再無其他了。

 依著駱養性的政治嗅覺,他能夠想象的到,這份天子評議的袁之告罪疏,所單摘出的第一項罪名,一旦叫外朝文官瞧見後,那必然能引起軒然大波。

 “……崇禎二年,袁與建虜奴酋皇太極,暗通書信十余次,期間更發生矯詔擅殺毛文龍之事,不要以為遼東做的事情,朝廷就不知道,錦衣衛雖被扼製,但也並非只是擺設!袁與建虜媾和之事……”

 在寫到這裡的時候,駱養性卻心顫起來,眼珠子轉動著,心裡暗暗揣摩起來,難不成那時的錦衣衛,就被天子所掌握著?

 那……

 “寫好了沒有?”

 就在駱養性思索之際,崇禎皇帝冷漠的聲音響起, “寫好了,就遴選一批錦衣衛,將這份大字報,貼到午門外,給朕保護好,叫那幫規諫的文官,叫朝中的文官,都好好看看!”

 心裡一緊的駱養性,忙寫完最後幾個字,旋即開口道:“臣寫好了,臣即刻著辦此事!”

 玩輿論,那倒要看看,誰手段更了得了。

 大字報一貼,管你是誰,等著掀起爭辯吧,那些存放的案牘,就擺在那裡,朕叫你們自己無法圓說。

 瞅著匆匆離去的駱養性,負手而立的崇禎皇帝,露出一抹笑意,既然是打文官群體的臉,那就要用文官群體常用的手段。

 袁案,打擊的是務虛的庸官、貪官,沒參與此事的其他官員,根本就不會受到衝擊,沒有分化的文官群體,是不好的,是不對的。

 身為大明天子,崇禎皇帝可沒想過親自下場,來跟朝中的挺袁派直接博弈,這有損天子威儀,藏在幕後調動輿情,叫朝野間生出質疑聲,才是崇禎皇帝要做的事情。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