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崇禎:朕就是盛世之君》第225章 湧動之放溫體仁
一秒記住【新】 ,! 大明天子統禦天下,其實是有著兩套班底的,一個內廷,一個外朝,職能不同,但當天子遇到一些問題時,這個不能出面解決,就用那個出面解決。
 這也使得大明的文官群體,一直都是很排斥宦官群體的。
 站在大明天子的角度,覺得這種相互製衡的模式,是很不錯的,然隨著時間的推移,文官群體勢大了,開始不聽話了,這也使得一些權閹出現了。
 ‘這戶部有些不聽話的官員,要設法替畢自嚴排除掉才成。’在韓爌離開以後,崇禎皇帝就暗暗盤算起來,‘大明日後的財相,要是手底下的人,都像這樣,那以後還怎麽改變大明崩壞的財政。’
 對崇禎皇帝來講,有件事情他一直很反感的,既然分了內帑和國庫,那在處理一些政務時,就不要動不動想著劃拉內帑的銀子。
 但大明的文官,一個個卻都不這樣想,在他們看來,天子動用內帑的銀子,解決國朝遇到的問題,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但內帑卻不能拿國庫的銀子。
 若是沒有吏治腐敗這一問題,向自己申請動用內帑銀子,解決實際問題,崇禎皇帝是沒有意見的。
 可偏偏大明的貪官汙吏太多,往往用於各項急需的銀子,真的落實到用處時,經層層盤剝之後,能有一兩成到位,都算是不錯的了。
 “韓讚周,去將溫體仁召來。”想到這裡的崇禎皇帝,拿起一份奏疏,對身旁服侍的韓讚周說道。
 “喏!”
 面對外朝某些大臣,向自己施壓的舉動,崇禎皇帝是不能就此作罷的,必須要相應的行動才行。
 但是直接罷黜吧,顯得太突兀,也太過兒戲。
 在合理的規則之內,既要達到自己的政治主張,又要將自己跟此事撇開,那叫精通此道的人出面,就顯得尤為合適了。
 溫體仁何許人也,背刺過周延儒,搞走過錢謙益等一眾大臣,算是把大明彈劾那一套,玩的信手拈來的主。
 有些時候在這朝堂之中,若是沒一些用的順手的奸臣,也是不成的。
 “臣,拜見陛下。”
 得天子傳召,匆匆趕來的溫體仁,微微有些氣喘,對伏案忙碌的崇禎皇帝,恭敬的拱手道。
 在等待溫體仁的這段時辰,崇禎皇帝處理了一些政務,這也愈發堅定了他想改組內閣的想法。
 要是照這樣一種勢頭,單單是每日批閱的奏疏,都足以累壞他,也能將他約束在文華殿這邊。
 “起來吧。”
 放下手中的奏疏,崇禎皇帝抬起頭來,看著溫體仁說道:“溫卿啊,先前朕叫你做的事情,你辦的怎麽樣了?”
 “陛下…臣在著手辦理之中,近幾日便準備呈遞奏疏。”溫體仁微微欠身道:“山東巡撫和登萊巡撫,乃策應遼東之要職,絕不可空懸太久。”
 “不過當前朝局不定,臣擔心朝中的一些大臣,尤其是科道這邊,若是知曉此事的話,會從中阻撓。”
 “那便是溫卿的事情了。”
 崇禎皇帝端起茶盞,呷了一口,對溫體仁說道:“他們既然能從中阻撓,那溫卿為何就不能想想辦法呢?
 若是什麽事情都叫朕去想,去謀劃,那溫卿這軍機處大臣,當起來未免也太容易了些吧?”
 溫體仁聞言,連忙拱手應道:“是,是。”
 當初禦駕親征戰勝進犯大明的建虜,崇禎皇帝便開始著手謀劃,改變大明對遼東過重的一種情況。
 在大明新軍沒有操練起來前,拿著寶貴的錢糧,喊著平遼的口號,行大肆攤派遼餉,但實際卻不能收復一寸疆域,甚至還頻頻失利的狀況下,崇禎皇帝必須叫停這一不好之事。
 就因為一個平遼事,大明從朝堂到遼東本土,存在多少利益派,單單是近些年來,借著平遼事,而暗中膨脹起來的遼東將門,那處置起來都是極為棘手的。
 這也是當初崇禎皇帝,為何定要借著凱旋歸朝的背景,將祖大壽帶著進京,並調到京營任職的緣由,而不是手起刀落,就除掉祖大壽。
 真敢這樣做的話,前腳殺了祖大壽,後腳遼東出現眾多造反的,倒戈到建虜麾下的,沒有什麽事情,是遼東將門做不出來的。
 只要違背他們的實際利益,該做的事情都會做。
 “這戶部啊,兵部啊,還有六科,有些官員做起事來,太過為所欲為了。”瞅著溫體仁,坐著的崇禎皇帝,感慨道:“這不…就在剛剛,韓卿就向朕稟明一些事情,背著畢卿他們,轉遞一些公函,明面上是想解決國朝問題,可實際上幹什麽,他們心裡一個個都打著自己的如意算盤。”
 天子這是叫我以此出手破局嗎?
 可是這些人都是誰?
 若真是彈劾他們的話,那劉宗周那些東林黨官員,又會做出怎樣的反應?
 面對崇禎皇帝所感慨的這些,溫體仁在聽了以後,陷入到沉思之中,開始暗暗盤算起來了。
 “行了,朕還有些政務要處理。”見溫體仁這般,崇禎皇帝便知他明白了自己的意思,遂開口道:“溫卿,關於遼東策應的事情,要辦好,眼下建虜安靜了,遼東沒有太多事情,但不代表著之後就沒有事情,同理,朝堂這邊也一樣。”
 “臣…告退。”
 面對天子這般隱晦的敲打,溫體仁揣著複雜的情緒,拱手作揖道。
 想贏的天子的信任,想叫自己的仕途更廣,對於崇禎皇帝交代的事情,溫體仁必須要想盡辦法去做。
 看著離去的溫體仁,本拿著奏疏的崇禎皇帝,卻陷入到沉思之中,周延儒、溫體仁這兩個人,不能都呆在軍機處。
 要叫他們發揮好鯰魚效應。
 一個放在軍機處,一個放在內閣,這樣才能更有利於自己製衡朝堂,先看看溫體仁這次的投名狀怎樣。
 若是能幫畢自嚴他們,解決一些不聽話的官員,並同時將自己於遼東的謀劃,全部落實下來的話,那授予溫體仁內閣大學士之職,也是不錯的選擇。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