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崇禎:朕就是盛世之君》第93章 求同存異(二)
“周閣老,您覺得陛下說的那些話,帶著怎樣的深意?”溫體仁想了想,看向倚靠在官帽椅上的周延儒,神情凝重道。

 “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納糧一體當差,這兩項舉措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牽扯到的層面太廣。

 孫傳庭、陳奇瑜他們,罔顧各地的事實,強行推動這些舉措,對朝堂,地方,都造成極大的影響。

 何況現在的內務府,所插手的事宜太多,許多不歸他們管轄的事,不少內務府官員都涉足去管。”

 “陛下的心思,誰能完全揣摩透呢?”

 周延儒面色平靜,對溫體仁說道:“不過本輔卻能感受到,陛下做的這些事情,很大概率不會擴大。

 就像江南諸省,很多事情都是不能細究的。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個度,一旦真的越線了,對陛下而言,縱使承受再多的壓力,也定然會堅決反擊的。”

 溫體仁沉默了。

 隨著韓爌的倒台,東林黨過去在朝積攢的勢力,算是被一點點的瓦解,這也使得朝中的格局,在悄然間發生著改變。

 黨爭,幾乎貫穿整個大明。

 特別是萬歷朝開始,這個黨爭啊,就呈現愈演愈烈之勢。

 齊黨、楚黨、浙黨、宣黨、昆黨、東林黨、閹黨……

 在不同時期下,所呈現出的黨爭,是存在較大差異性的,不過有一點,卻自始至終都沒有改變。

 利益之爭!

 上述存在的這些派系,就代表各層面的官紳群體,官商群體,為了他們各自的利益,而展開激烈的鬥爭。

 “其實有很多事情,陛下都是清楚的,只是陛下沒有挑破罷了。”

 周延儒繼續說道:“就像衍聖公府一桉,河南狀告諸藩侵佔田畝之事,這無不表明,國朝治下的土地兼並,是很嚴重的。

 可為何陛下沒細查下去?

 還不是牽扯的人太多,涉及的層面太廣,真要是細查下去,國朝一直維系的安穩,就可能遭到破壞。”

 “周閣老的意思是說,陛下清楚江南諸省的一些事情?”

 溫體仁臉色微變道:“這應該不可能吧,真要是這樣的話,依著陛下的……”

 “溫閣老,你把事情想簡單了。”

 周延儒擺手打斷道:“倘若陛下不清楚的話,就不會特設那般多衙署,就不會收窄內廷有司職權,就不會創設內務府。

 你難道還沒瞧出來,從內務府特設以後,似於民奪利、宦官亂政這等言論,就沒有再出現過嗎?

 這些言論,多數是從何地傳起來的?

 不就是江南諸省嘛。

 東林黨是垮台了不假,可他們背後的那幫群體,一個個都老實了嗎?別告訴本輔,溫閣老沒接觸一部分群體。”

 溫體仁眉頭緊皺。

 周延儒的話,說的已經很明白了。

 像當前朝中的局勢,朝野間的輿情,究竟受到哪些群體的影響,其實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事情。

 江南諸省這片區域,就像大明的禁臠一般,裡面暗藏的水很深,關系更是盤根錯節,問題可謂多如牛毛。

 官田侵佔,鹽稅偷逃,茶稅偷逃,礦稅擺爛,商稅……

 真要是論起來的話,像崇禎皇帝謀劃的原始工業化,其實推廣的最佳區域,就是大明的江南諸省。

 大批的自耕農群體,被奪走名下的土地,成為無產的群體,被迫為了生計,而向各個城池匯聚。

 江南諸省地理位置優越,毗鄰著海疆,民間流通或窖藏的銀子,規模超出了尋常人的想象。

 真要是發展起來的話,所迸發出的勢頭,絕不是北方諸省所能比的。

 可對於崇禎皇帝而言,在沒有逐步改造好北方諸省,將一應的基礎建設,相應的領域產業,都慢慢的發展起來前,他是不會將維新變法的核心,集中到江南諸省的。

 為何?

 江南諸省遍地造反派啊。

 一個個隻講究自己的利益,不顧及國朝的利益,哪怕是朝廷遭遇再多困境,也跟他們沒任何關系。

 “該說的話,本輔都說了。”

 周延儒站起身來,看了眼溫體仁,“其實你也能看出來,陛下做的事情,就是想改變國朝的處境。

 畢竟過去的建虜叛亂,流賊叛亂,對朝廷造成的衝擊和影響,實在是太大太大了。

 如果觸怒到陛下,一旦內務府的規模,再度進行擴張和膨脹,不顧一切的要進軍江南諸省,那事態就嚴重了。”

 “周閣老的意思,本輔明白了。”

 溫體仁皺眉道:“不過近幾年來,朝堂上出現的變動,讓很多人都坐立難安,真要是陛下打破這種平衡,那後果……”

 “今後的事情,今後再說。”

 周延儒嘴角微揚,看向溫體仁,“難道溫閣老能夠確保,你我的官運,能一直都保持亨通嗎?

 別忘了。

 我等能得到重用,能被擢升進閣,是誰給予的。

 這件事情,本輔不想摻和了,如果溫閣老想繼續摻和,那就一切照舊吧,本輔就不奉陪下去了。”

 溫體仁:“……”

 拋開一些表象的事情,其實不難看出,朝中存在的派系,多是為了爭取利益,而悄然間凝聚了。

 就像楚黨、浙黨、昆黨、宣黨,不就是來自於江南諸省嗎?

 就像東林黨,不就是來自於江南諸省嗎?

 利益之爭是極其複雜的,內部牽扯到的事情太多, 能滿足一些群體的利益,勢必就會影響別的群體的利益。

 所以現在的朝堂上,東林黨已澹出權力場,可是他們背後代表的勢力,卻會選擇新的代言人。

 “對了,溫閣老應該清楚,內務府掌控住江南織造後,就逐步的對外發售債券吧。”臨走之際,周延儒開口道。

 “你可知,為何內務府發售的債券,在江南那邊的利錢,會那般的高嗎?”

 “!

 !”

 溫體仁臉色微變,驚疑的看向周延儒,是啊,怎麽把此事給忘記了。

 “咱們的陛下啊,可不像世人所想的那般簡單。”周延儒感慨道:“真要是江南諸省生亂了,只怕那些銀子啊,多半是不會兌付了,這也是為何在開海一事上,陛下從沒有讓步的原因。”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https://,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