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崇禎:朕就是盛世之君》第89章 新舊衝突(二)
內務府駐所。

 “諸位有沒有發現,近期朝野間生出的輿情也好,爭議也罷,就國朝的一些變動和調整,一直都在反反覆複,爭論來,爭論去,還是那一堆車軲轆話。”

 “的確是這般,就像鹽政整頓、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納糧一體當差等事,與我內務府的關系不大,可卻有很多人,將這些事情都引到內務府身上。”

 “這就是問題所在!一些情況不能只看表象,要懂得深思才行,之所以會有這些情況,根源就在於各地賑災行署。”

 “沒錯,本官算是看明白了,外朝的一些人,想取締陛下所設的賑災行署,這樣一來,像鹽政整頓、攤丁入畝等事,就失去落實的跟腳了……”

 董志寧、王家勤、張夢錫、華夏、陸宇?、毛聚奎一眾內務府職官,聚在內務府的議事堂內,就朝野間的變動,講明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原本他們不想過多摻和此事,內務府所分衙署很細,每個衙署所轄職權很重,要做的事情一大堆。

 本身做好各自的份內事,都是很繁忙的狀態。

 單單是籌建國營諸廠一事,看起來就是營建工坊即可。

 可是這裡面涉及到不同領域,牽扯到不同地方,需要調整和完善的方面,可以說是多如牛毛。

 中樞層面。

 地方層面。

 如果沒有一個層次分明的框架,有效進行監察和製衡,那就算是籌建起一批產業,也終究是一個個擺設罷了。

 這並非是崇禎皇帝想要看到的。

 籌建起來的國營諸廠,不管是哪一產業領域下的,都必須要具備競爭性,要能良性的發展起來。

 這也使得負責籌建國營諸廠的群體,都是非常忙碌的,甚至於說不少內務府官員,要往返奔波於各地進行考察。

 內務府進出的每一筆帳,都要清晰的登記造冊,建立起相應的台帳,以方便廉政公署定期進行審查。

 處在權力中心的廟堂上,很多事情並非是內務府所轄官員,想要幹什麽,就能去幹什麽的。

 “諸君,請靜一靜。”

 張同敞走出人群,伸手打斷道:“請聽我一言,事實上外朝出現的種種,不知諸君是否發現,最核心的一點,就是想推翻陛下所做的事情。”

 “!

 !”

 眾人聞言無不大驚。

 張同敞講的話,太露骨了,太直白了。

 處在大明的官場上,有些話能講,有些話不能講。

 這就是為官之道。

 “諸君有沒有想過一點。”

 張同敞宛若不知一般,繼續說道:“否定鹽政整頓,否定攤丁入畝,否定官紳一體納糧一體當差,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就是想否定地方上所設賑災行署。

 這個是根本。

 我內務府從創設以來,為何能區別於外朝有司,在一些事情上,能夠有效的付出行動,並積極的落實下來?”

 “是賑災行署的眾多士子和讀書人。”

 董志寧皺眉道:“很多具體性事宜,包括查明的各種情況,都是通過地方上的賑災行署,進行有效調查的。”

 “沒錯。”

 張同敞點頭讚許道:“這就是我內務府的根,如果失去這一根脈的話,那內務府所能做的事情,就是單純的總攬內廷事務。

 可事實上陛下特設內務府,特擢我等進內務府為官,授予相應的職官,並不是簡單為了內廷。

 倘若真是這般簡單的話,內務府僅在京城中樞,又何須聚集這般多的官員,還發放豐厚的官俸呢?”

 議事堂內安靜極了。

 的確。

 就內務府現在的規模,僅在京城中樞這邊,就多達數千眾的職官,甚至要比外朝的戶部有司,還要多出很多很多。

 僅僅是這些官員的俸祿,每年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對待內務府的官員,崇禎皇帝絕對沒說的,和外朝同級別的官員相比,那俸祿都要高出不少。

 這筆俸祿支出,皆由內帑調撥。

 想要馬兒跑,就要勤喂草。

 本身內務府做的差事,就是異常繁重的,如果不把該給的銀子給足,那就必然會滋生貪腐。

 新設的文官體系,崇禎皇帝可不想沒有用多久,就自己瓦解崩盤了。

 當然拿著豐厚的俸祿,對待其他方面,就表現得很嚴格。

 比如吏治,比如紀律等等。

 一條條紅線劃分的清晰明了,誰敢觸碰,那不好意思,該怎樣法辦,就怎樣法辦。

 “陛下想做的事情,是鏟除弊政和頑疾,讓大明能再度中興。”張同敞撩了撩袍袖,環視堂內眾人,朗聲道。

 “做這些事情,不可避免的就會觸碰利益,這個利益有多大,無人知曉,這個群體有多大,無人知曉。

 恰恰是這般,才會持續不斷的引來風波。

 諸君知道為何這般嗎?

 因為陛下做的事情,是英明的,是正確的,如果不是這樣的話,為何會有這般多的人反對呢?”

 自從先前被崇禎皇帝召見後,講了那麽多的話,張同敞就一直在思索,究竟該怎樣將天子講的話,有效的付出行動。

 為此張同敞還認真總結,自家曾祖父在世期間,在萬歷年間推行的新政,究竟存在哪些問題。

 意識形態領域的進取,是所有謀改中最難的,想要實現物質層面的維新,就必須要跟進精神層面的維新。

 立法, 不是一日促成的。

 這必然是需要一個漫長的鬥爭過程,去一點點的扭轉局勢,去影響更多的群體,待到合適的時期下,才能進行攤牌的。

 這一點崇禎皇帝清楚,張同敞也揣摩到了。

 “所以我想表達的觀點,很明確。”

 張同敞眼神堅定道:“不該退讓的,絕不能退讓,哪怕是半步,都不能退讓,有些事情,讓陛下出面,其實是不好的。

 相反我等身為內務府職官,出面去進行鬥爭,去進行抗衡,要更好。

 諸君,你們想看到自己做的事情,就因為一些人的非議和阻撓,最終功虧一簣嗎?這是我等最初想要的嗎?”

 張同敞的這番話,讓聚在議事堂的眾人,都陷入到沉思之中。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https://,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