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崇禎:朕就是盛世之君》第91章 移藩(二)
大明推動海外移藩的難點,政策的持續性,群體的抗拒性,利益的複雜性,局勢的多樣性……

 上述的這些問題,倘若不能得到妥善解決,那推動海外移藩就是妄想,甚至強行推動起來的話,會給大明造成一定的混亂。

 如果能有效推動起來,好處也是多多的,有效減緩土地兼並,推動航海業發展,構建海外屏障,引導領域產業建設步伐,改變閉關鎖國的舊思想,逐步籌建漢文化圈……

 崇禎皇帝深思熟慮之下,想到了一套可行方案。

 “啟稟陛下,經查,北方諸省承襲的郡王爵,共計有218家。”

 駱養性收斂心神,拱手作揖道:“另,守孝未敕封者,暫空缺的郡王爵,有37家,經錦衣衛的秘密調查,僅北方諸省的各地郡王府,名下實控的土地,就高達千萬余畝良田,基本上與各地的親王府,實控的土地持平……”

 聽取著駱養性的匯報,崇禎皇帝神情愈發凝重,明初時期,定下的這套宗藩體系,已不再是拱衛大明的有效機制,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步演變成蠶食大明元氣的弊政。

 分封製,郡縣製,在過去漫長的歲月中,一直都是爭議的國策,從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一個朝代的走向。

 孰好孰壞。

 崇禎皇帝不想評論什麽。

 處在封建專製的環境下,站在皇帝的角度,自家人的可靠程度,要遠比外姓者要可靠的多,不過相對應的來講,可靠歸可靠,但是必要的防備,還是會有的。

 很矛盾。

 很現實。

 治理一個龐大的國朝,本身就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任何決策性的問題,沒有絕對的好,也沒有絕對的壞。

 不知過了多久。

 “嗯,將涉及到上述的奏疏,盡快呈遞到禦前來。”

 崇禎皇帝收斂心神,看向匯報完的駱養性,開口道:“錦衣衛的差事辦的不錯,今後一段時期內,錦衣衛要逐步掌控,江南諸省,西南諸省,現存宗藩的一應情報,朕要的是真實的,不要給朕摻假。”

 “臣遵旨。”

 駱養性忙作揖應道。

 海外移藩,是一項大工程,真要是逐步啟動的話,就必須要統籌規劃好,確保事情是受到控制的。

 召見完駱養性,了解基本情況,此後的數日,崇禎皇帝就一直在想這個問題。

 直到內務府和理藩院的大臣,被召進宮來。

 “諸卿,看完這些奏疏,心裡都是怎樣想的?”

 崇禎皇帝倚靠在龍椅上,環視殿內聚集的群臣,朗聲道:“朕覺得觸目驚心啊,難怪說國朝的賦稅,一直處在那樣的水準,原來很多土地,都變成了不可收稅的性質。

 移藩這件事情,已到了不可不動的地步。

 針對現有的情況,朕決意篩選一批郡王爵,移藩到大小琉球,規模暫定20眾,以大琉球為主,小琉球為輔。

 內務府和理藩院,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正確傳遞一個觀念,國朝本土不再敕封王爵,親王爵不涉及移藩范疇,郡王爵主動移藩出去,表現優異者可晉爵,移藩海外者,不受國朝既定宗法限制,在就藩地擁有絕對的權力……”

 黃道周、錢肅樂、張之極、朱純臣等一眾大臣,聽聞天子所講之言,心裡無不是感到震驚。

 這是要變天啊。

 最初朱聿鍵移藩濟州島時,看似沒在朝野間引起轟動,可實際上也產生不少影響,特別是對大明的宗藩群體,一個個都記掛在心上。

 相較於海外移藩,其實對絕大多數宗藩群體,他們隻想待在本土,畢竟和大明本土相比,海外就是蠻荒之地啊。

 崇禎皇帝很清楚這些人的想法,所以他要灌輸‘政治欺騙’、‘政治迷惑’的思潮,在逐步推動海外移藩的過程中,安撫住這批宗藩群體,確保大明本土境內不會混亂。

 前幾個批次移藩的群體,崇禎皇帝會選擇臨近大明的疆域,確保這一批批郡王爵,移藩到大明本土外,能夠獲取到相應的移藩紅利,繼而刺激到沒有移藩的群體,形成一個長效的循環效果。

 與此同時,這一批批移藩的群體,都會在移藩的過程中,逐步背負上相應的債務,繼而倒逼著他們對外擴張,從而帶動移藩地、大明本土,都能得到相應的發展。

 壓茬移藩。

 遞進移藩。

 就南洋諸國的疆域,將大明的宗藩群體,全部都塞進去,在崇禎皇帝看來,也是綽綽有余的。

 何況除了南洋諸國外,還有天竺、草原等地,等待著崇禎皇帝進行操刀。

 這是崇禎皇帝布下的一盤大棋。

 期間牽扯到的太多,為避免不可控的事態發生,崇禎皇帝決定親自操刀此事。

 海外移藩的進程,或許會持續五十年,或許會持續一百年,甚至還會更久。

 等到南洋諸國的疆域和海域,能真正歸屬中央執掌,治下不存在宗藩群體,那崇禎皇帝謀劃的海外移藩,才算初見成效了。

 這是一盤大棋!

 “內務府要做的事情,理藩院要做的事情,朕都詳細列舉出來。”看著神情各異的群臣,崇禎皇帝神情嚴肅道。

 “有司,要根據朕提出的這些綱要,盡快擬定一份可行性的準則,呈遞到禦前,朕到時會詳細禦覽。

 一句話,誰敢將這些事情泄露出去,擾亂到國朝的安穩,社稷的穩定,那他就是大明的罪人,朕絕不會輕饒!

 ”

 “臣等遵旨。 ”

 眾人當即作揖道。

 在一些事情上,崇禎皇帝能本著商量的態度,和有司進行商榷,不過在一些事情上,崇禎皇帝的態度,是非常強硬的。

 一個開海。

 一個移藩。

 這是不允許有任何推諉的。

 如果這兩件事情,能交替的落實下來,真正扎下根基,那麽屬於大明的維新變法,就算成功一多半了。

 畢竟在這一過程下,大明的原始積累,也將逐步的夯實起來,這都能有效的推動,大明本土的工業化進程,崇禎皇帝要的就是這個!

 !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https://,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