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崇禎:朕就是盛世之君》第323章 黨爭(一)
崇禎:朕就是盛世之君第三百二十三章黨爭(1)

  又是一個晴朗的天,沒了緊急戰事的影響,讓京城變得平和下來,盡管這種平和之下,卻藏著很多暗流,卻影響不了大勢的穩定。

  “閣老,近期受廢除匠籍的影響,朝中多生出些反對和質疑,您對此是怎樣想的?”閔洪學手捧茶盞,看向伏桉忙碌的溫體仁,神情正色道。

  【講真,最近一直用野果閱讀看書追更,換源切換,朗讀音色多,安卓蘋果均可。】

  “下官可是聽到一些不好的話,像韓爌、史可法這些人,似對陛下所做決斷,表現出很抗拒的態度。

  甚至覺得廢除匠籍,是違背祖製、動搖國本的舉動,不過乾清宮那邊,似乎並沒有任何變化。”

  “陛下心中所想,豈是我等所能去揣摩透徹的?”

  溫體仁放下奏疏,抬頭看向閔洪學,似笑非笑道:“韓爌、史可法他們,就算表現出抗拒又能怎樣?

  還以為現在是陛下禦極之初?

  覺得靠那一套說辭,就能讓陛下倚重他們?

  自都察院整頓後,廉政公署設立後,吏治新規被周延儒主抓後,這前前後後被彈劾的東林黨,還少嗎?”

  了解文官的,必然是文官。

  大明文官群體,從來都不是鐵板一塊,內部構成很複雜,像崇禎朝的這個派,那個派,都是從萬歷朝時期,所傳下來的臭毛病。

  從東林黨和齊楚浙黨等派相爭,到東林黨勢強,到東林黨和閹黨相爭,再到閹黨獨大,這短短十余載間,大明就因為一個黨爭,導致多少事情錯失先機,繼而出現很被動的境遇。

  “被罷免官職的也不少。”

  閔洪學面露笑意道:“自王永光出任吏部尚書以來,想通過走關系、講人情,繼而在朝中有所晉升,變得是越來越難了。

  而都察院、廉政公署、吏治新規等事,逐步在朝收緊以來,所牽扯到的人,漸漸的也多了起來。

  特別是周閣老擢升進內閣後,下官就發現他老人家,借著主抓吏治新規一事,可沒少背地裡做什麽事情啊。”

  溫體仁雙眼微眯起來。

  閔洪學話裡有話,溫體仁還是能聽出來的,不然他這內閣次輔之位,就算是白坐那般久了。

  現階段在這朝堂之上,所謂的東林黨,其勢已不像先前那般強勢,反倒是其他的派系,漸漸的開始增多。

  比如東林黨口中的閹黨余孽,投效到溫體仁、周延儒等人門下,再比如說溫體仁、周延儒新簡拔的官吏……

  大明的朝堂,大明的官場,先後經歷了萬歷朝、天啟朝的黨同伐異,就變得不那般乾淨了。

  空談誤國者很多。

  誇誇其談者很多。

  務虛不做事很多。

  權謀算計者很多……

  面對這樣的一種情況,崇禎皇帝沒有興趣過多摻和,與其和這些人浪費時間,倒不如通過逐步的改變,相對穩定的時局,去逐步倒逼著大明的層層改變。

  “閣老,您難道就不想更進一步嗎?”

  見溫體仁不言,閔洪學向前探探身,皺眉說道:“現在周延儒主抓清查火耗,徐光啟主抓清查賑災,這在各地被彈劾,被免職的官員眾多。

  陛下和先前不一樣了。

  開始利用朝中的矛盾,來整頓大明的一些弊政,而陛下所倚重的孫承宗、盧象升、孫傳庭、陳奇瑜、劉鴻訓、袁可立等人,在各地的表現也都很搶眼。

  又是遏製建虜叛亂,又是鎮壓流賊叛亂,又是聚攏各地災民,又是整頓吏治,又是整飭馳道,又是整修水利……

  這一樁樁一件件的事情,您難道沒有發現嗎?國朝現在所儲的那些銀子,相較於崇禎二年時,已經變得充盈多了。”

  怎麽會沒有發現呢。

  溫體仁心生感慨,在不知不覺間,就是從建虜八旗進犯京畿開始,大明的財政危機,就在悄然間一點點改變。

  過去朝廷連支出十幾萬兩銀子,都要反覆斟酌,反覆商榷,甚至還要大吵一架,才最終能確定到底拿不拿。

  為此遼餉、剿餉這些攤派銀子,是沒少去向大明地方攤派。

  可現在大明的財政體系,固然說還存在著很多不足,不過收支卻能平衡了,甚至連遼餉、剿餉都沒再攤派過。

  “想要更進一步,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何其難啊。”

  溫體仁收斂心神,感慨道:“陛下對朝中的情況,是很清楚的,韓爌,雖說在一些時候,和陛下唱反調。

  但恰恰是當前的東林黨,在過去被乾倒很多,想徹底清除掉他們,想扳倒韓爌,根本就不容易。

  你不在內閣當差,不清楚內閣首輔的權柄。

  咱們的那位陛下啊,帝王心術是愈發精湛了,內閣的權柄增強了,相對應的責任和追責也加強了。”

  “閣老,您先看看這份彈劾奏疏,再決定是否要扳倒韓爌。”見溫體仁這般,閔洪學掏出一份奏疏,站起身來,遞到溫體仁面前:“只要想扳倒,那就沒辦不成的事情,何況這韓爌並非好的內閣首輔。”

  嗯?

  見閔洪學這般, 溫體仁雙眼微眯,接過眼前的彈劾奏疏,便翻看起來,越看,臉上的神情越豐富。

  這韓爌真是夠可以的。

  嘴上反對著種種變動,背地裡卻和那些家夥,趁著北直隸等地的改變,做出這般多的事情來。

  “有趣,真是有趣。”

  溫體仁面露笑意道:“如果本輔沒記錯的話,當初朝中的一些言官禦史,得韓爌的暗中授意,可沒少彈劾盧象升他們吧?

  要是你所書的這些都是真的,那欺君之罪是跑不了了。

  真是夠道貌岸然的啊,沒想到從江南諸省那邊,竟跑過來這般多的人,看來一個個都想趁機撈銀子啊。”

  “豈止是道貌岸然啊,簡直是無恥至極啊。”

  閔洪學上前說道:“當初韓爌這些東林黨人,一個個那般反對天津開海,下官就覺得很奇怪。

  什麽動搖國本。

  什麽違背祖製。

  那都是他們嘴上的說辭,實際上江南諸省治下,可有不少的人私底下從事海貿,現在天津得陛下的支持,將開海通商進行到底,這也使得江南諸省那邊,受到不小的衝擊和影響。”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