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崇禎:朕就是盛世之君》第65章 大煉鋼鐵(二)
最新網址: “卿家說的沒錯。”

 崇禎皇帝開口道:“隨著遼地局勢的深化,各地軍工產業的籌建,各處軍改的穩步推進吧,在今後一個時期內,我大明對鋼鐵的需求只會日益增強。

 大明現存的很多問題和弊政,其實是緊密粘連在一起的,想要解決這個,就會觸碰到那個。

 這一點卿家是深有體會吧。

 想要有效解決這些問題,確保推行的各項新政,能夠平穩的落實下來,必須要明確一個核心,即軍隊改革。”

 陳延生點點頭表示認可。

 的確。

 支撐大明局勢平穩的關鍵,就是軍隊,倘若軍隊都墮落的話,別說是改革了,能否維系現狀,都是不好說的事情。

 對於這些深層次的理解,陳延生也是在負責對遼東義軍的軍火貿易後,通過觀察和了解遼地局勢,才漸漸明白的一個道理。

 大明過去為何那般亂?

 不就是受遼地叛亂的影響,受山陝叛亂的影響,出戰的大明軍隊,打不過建虜八旗,打不過流賊叛軍,才導致前線戰局的影響,持續的輸送到中樞這邊,繼而擴散到大明各地嗎?

 大明現在為何這般平靜?

 不就是遼地叛亂被有效製約住了,山陝的叛亂被扼殺掉了?

 “陛下的意思,是想叫臣在天津治下,繼續增強冶煉產業的建設?”陳延生收斂心神,看向崇禎皇帝說道。

 “不止那般簡單。”

 崇禎皇帝擺手道:“朕要卿家在天津那邊,能夠擴增軍工產業的規模,釋放出軍火貿易的紅利,叫民間的各個群體,都能吃到這些紅利。

 想要增加冶煉產業的規模,就不能單純的靠官辦諸廠的思路,也要大力扶持民間私營的方式。

 通過天津一地,有效帶動河間府、保定府等地的冶煉產業,同時向金州府輸送冶煉方面的人才,增強金州府治下的冶煉產業規模。

 天津一地的冶煉產業,就算發展的再強,再好,那終究是一個區域,並不能代表著更多的地域。”

 陳延生眉頭緊皺起來。

 天子所講的這些,陳延生聽明白一些,這是想讓天津發揮更高的作用,繼而承擔起領頭羊的作用,甚至為了帶動區域發展,要懂得適當的讓出一些利益,以確保區域發展的協調性。

 可是這樣一來的話,他們天津官府的壓力,明顯就跟著增強很多啊。

 畢竟要讓出部分利益,就可能影響到天津的發展,想避免這種影響,就要通過其他層面找補回來。

 比如航海業。

 比如造船業。

 比如紡織業……

 看似崇禎皇帝提到的是一個領域產業,可實際上牽扯到的層面卻很多,畢竟天津一地的發展,不止是一個冶煉產業啊。

 “陛下,倘若是這般的話,那臣能否鬥膽向您討一道旨意?”陳延生想了想,站起身來,向崇禎皇帝作揖道。

 “說吧。”

 崇禎皇帝笑著擺手道:“這還是卿家第一次向朕討要旨意,不必這般拘謹,咱們君臣間無話不談。”

 對陳延生這個天津知州,崇禎皇帝的心裡是很滿意的,其在天津做的很多事情,並沒有任何的冒進,都是穩扎穩打的前行,這也使得天津的整體發展,遠比崇禎皇帝預想的要好很多。

 “時下河南巡撫孫傳庭,於河南試行攤丁入畝,臣覺得此事對我天津而言,是有著利好趨勢的。”

 陳延生神情正色道:“如果此項良策,能在我天津試行的話,那能給底層群體減輕不少壓力,繼而刺激到天津的發展,釋放更多的生產力,臣……”

 “這道旨意,卿家不必向朕討要。”

 崇禎皇帝微笑著說道:“等遼地那邊的局勢安穩下來,天津就能跟著試行起來,不過卿家可要想好了,真要試行起來,涉及到這方面的壓力,你們天津上下,也要跟著分走一部分,畢竟此策對某些群體而言,那可是沒任何好處可言的。”

 “有利於社稷,臣就不怕背負壓力。”

 陳延生言簡意賅道。

 在大明這個複雜的官場下,固然說存在很多敗類和蛀蟲,但是這絕不代表,就不存在想做實事的好官。

 像盧象升、孫傳庭、陳奇瑜、袁可立、孫元化、陳延生這批人,一個個在地方都是掌握實權的實乾派,罵他們的人很多,可縱使是這般,都沒能改變他們的意志和決心,人活於世,總是要有所為的。

 崇禎皇帝為什麽敢推行維新變法,根子就在於這批肱股,充當了維新變法的框架,而所設的諸多新衙署,則進一步填充了該框架,這使得崇禎皇帝能夠相對從容的,從各個層面選擇入手。

 “既然這件事情是既定的,那給卿家的旨意,就能相對應換一項。”崇禎皇帝想了想,笑著對陳延生說道。

 “原本天津海關的關稅銀子,從今年底開始,就要移交到國庫,現在看來吧,還是要緩一緩。

 天津的這筆關稅銀子,就專司扶持重工業發展的專項銀,如何用,怎樣用,就由卿家來決斷,不過每一筆開支銀子, 要像先前一樣,清清楚楚的登記造冊,定期呈遞到禦前來。”

 “臣叩謝天恩!”

 陳延生難掩激動,忙作揖行禮道。

 天津的海關稅銀,這不像最初那般就三核桃倆棗,現在的規模可是相當可觀,崇禎皇帝願意將這筆稅銀,繼續叫天津官府留存,這等於說給予了陳延生最大的支持。

 發展重工業體系,本身就是很耗費錢糧的事情,畢竟投資大、見效慢、周期長,可相對應的來講,重工業體系要是不能夯築起地基和框架,那大明的維新變法,就像是無根浮萍一般,風一吹就散掉了。

 “好好的做吧。”

 崇禎皇帝微笑著說道:“要不了多久啊,你們天津要擔負起更重的職責,遼地那邊的局勢,一旦明朗起來,李自成欠下的軍火帳,就該悉數清繳給我大明,不然今後想繼續訂購軍火,就不是那般容易的事情了。”

  https://

  :。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