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崇禎:朕就是盛世之君》第339章 罷!罷!罷!
崇禎四年六月初,受朝局的影響和變動,朝中以六部、六科等有司衙署,不少朝臣紛紛呈遞請辭奏疏,多以東林黨人為主。

 耐人尋味的是內閣這邊,韓爌這幫內閣大臣,並未參與到其中,不似先前那般和朝臣一樣隨波逐流。

 “真是讓朕覺得諷刺啊。”

 崇禎皇帝倚靠在龍椅上,指著禦桉上的奏疏堆,眼神冷厲的看向溫體仁、韓繼思,嗤笑道:“朕先前為安穩朝堂,為穩定社稷,不想跟朝中的某些大臣,所做脅迫朕的舉止,深究什麽。

 可是總有一些人,覺得朕如此就是軟弱,好啊,朕這次倒是想看看,他們這般蓄謀已久下,究竟能掀起什麽風浪。

 都察院和廉政公署絕非是什麽擺設,給朕好好的去查,凡是遞交請辭奏疏的,將他們在任期內所做之事,都認真的核查一遍。

 凡是違背我大明法紀者,著錦衣衛出面逮捕,移送到刑部天牢去,該怎樣審判,就怎樣審判。”

 溫體仁、韓繼思相視一眼,心裡生出驚意,此次天子所講的這些,明顯是要動真格的啊,不打算妥協什麽了。

 “陛下,倘若這般大張旗鼓的調查,只怕會引起更大的風波啊。”

 溫體仁想了想,上前作揖道:“畢竟朝堂的局勢穩定,是確保社稷安穩的保障,就算是想要調查,是否讓錦衣衛排除在外?

 說到底朝中的一些人,這般肆無忌憚的以請辭脅迫,顯然是做好了……”

 “他們都不怕,朕怕什麽?”

 崇禎皇帝雙眼微眯道:“就給朕這樣調查,朕倒是想要看看,我大明社稷是否真的脆弱到這等程度。

 如果連這等風波都渡不過去,那這大明天子朕也乾脆別當了,讓朝中的袞袞諸公,看我大明族裔中有誰賢德,能克繼大統吧!”

 溫體仁、韓繼思身上生出冷汗,天子說的這番話太嚴厲了,以至於他們根本就不敢接茬,這要是說了什麽不該說的,那仕途就算玩到頭了。

 對於崇禎皇帝來講,當他所謀劃的部署,逐步在大明朝堂上,在大明北方諸省,形成相應的影響力,就會出現新的拉扯。

 面對這樣畸形的風氣,要不狠狠殺殺這股風潮,那今後想要謀改大明,想要中興大明,純粹是異想天開的事情。

 何況當前所處這一時期下,不像原有時間線那般,流賊肆虐,建虜猖獗,大明除了被動承受之外,根本就沒更好的辦法。

 崇禎皇帝也想看看,通過這次的政治打壓,清除掉一批東林黨人,清除掉一批鑽營的文官,能給大明帶來怎樣的改變。

 隨著崇禎皇帝的明確表態,溫體仁所領廉政公署,韓繼思所領都察院,遂開始在朝堂上展開行動。

 短短數日間,一些有司大臣在公事房,被突然到訪的錦衣衛帶走,還是拿著兵部下發的駕帖,在朝中引起了軒然大波。

 韓爌、畢自嚴、周道登、何如寵、錢象坤、吳宗達等內閣大臣,神情嚴肅的走過乾清門,朝乾清宮方向趕去。

 朝中生出的這些變故,讓他們這些內閣大臣,根本就無法坐視不管,畢竟朝堂上局勢動蕩,那必然會影響到整個大明。

 “臣等拜見陛下。”

 崇禎皇帝倚靠在龍椅上,手裡拿著幾封奏疏,看著作揖行禮的韓爌、畢自嚴等人,露出似笑非笑的神情。

 這才幾日啊,就抓了十幾名有問題的大臣,便出現這等情況,那要是再深查下去,只怕情況就更不一樣了。

 “諸卿此次來乾清宮見朕,可是想說朝中發生的事情?”崇禎皇帝放下奏疏,看向韓爌、畢自嚴他們,開口說道。

 “如果是為了此事的話,那就沒什麽好說的了,被錦衣衛逮捕的罪臣,皆是證據確鑿下被批捕的,且抓進的是刑部天牢,而非錦衣衛的詔獄。

 明明當前的局勢,是朝著好的方向進展的,可偏偏在一幫別有用心之輩的嘴裡,我大明快要江山傾覆了。

 朕有些時候就在想啊,是不是朕這位大明天子,只要老實待在紫禁城裝聾作啞,朝中某些大臣才會心滿意足啊。”

 韓爌、畢自嚴、周道登他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天子所說的這番話,讓他們根本不知該怎樣接茬。

 特別是對韓爌而言,此刻心裡怒罵起那幫蠢蠢欲動的家夥,就算是想要保全利益,也不是這樣保全的啊。

 “陛下,當前我大明社稷初穩,先前肆虐的流賊叛亂,猖獗的建虜作亂,都算是穩定下來了。”

 韓爌硬著頭皮,上前作揖道:“處在這等局勢下,朝堂不該生亂下去,而應該盡快安穩下來才行。

 只要能趁此機會,將過去所欠的帳都清空,讓國庫變得充盈起來,那朝廷就能以最快的速度……”

 “韓卿的意思,是讓朕輕拿輕放,不要為了天子威儀,而放過這幫脅迫朕的惡臣?”

 崇禎皇帝雙眼微眯,出言打斷道:“如果說是這樣的話,那朕乾脆連這座皇位也拱手讓出去算了。

 這次朕不會再讓步絲毫!

 凡是上述請辭的朝臣, 朕都會讓廉政公署和都察院,好好的深查下去,朕倒是想要看看,他們所說的那些,和他們實際所做的是否一樣。

 別給朕講什麽法不責眾,倘若這件事情,朕真的就這樣輕拿輕放,那下次就不是脅迫了,而是逼宮造反了!

 以史可法為首的有司大臣,就算都察院和廉政公署這邊,沒有查出他們在任期間,有什麽不好的舉止,但是朕也不打算再留任他們。

 一律發配到遼東去,暫扣功名十載,如果在流放遼東期間,沒有能做出什麽出彩的政績,那就革除掉功名。

 身為大明的臣子,卻私下乾著算計朕的事情,這讓朕不禁想要想想,他們究竟是大明的臣子呢?還是其他人的臣子呢?

 至於說被移送天牢的罪臣,著三法司進行會審,一律罷黜功名,流放到遼東治下,三族皆隨同流放,著錦衣衛抄家!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