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崇禎:朕就是盛世之君》第261章 退城歸園
“皇爺…有件事情,奴婢要向您稟報一下。”

 忙完崇禎皇帝交代的差事,王承恩回到東暖閣這邊,見自家皇爺在忙碌,在稍稍猶豫後,向崇禎皇帝講了,司禮監前兩日所收武備院的奏疏。

 “等於說武備院這邊, 不想用司禮監先前所選的皇莊,作為他們的駐地?”崇禎皇帝知曉前因後果後,倚靠在龍椅上,看向王承恩說道:“那徐卿他們,是否選好新的地址?”

 “是的。”

 王承恩微微欠身道:“徐樞輔是以武備院的名義,向司禮監所呈奏疏, 而這份奏疏內容,是武備院的一眾高層, 經商討後才定下的。

 先前司禮監所選皇莊過小, 且距離京城太近,有很多試行火器、火炮的事宜,並不利於武備院開展。

 所以武備院全體的意思,是能否請陛下降恩典,將武備院新址,選定在西山一帶,並叫武備院負責西山事。”

 先前要忙的事宜眾多,雖說崇禎皇帝很重視武備院,但是難免在一些時候,會疏忽武備院這邊,好在跟武備院的對接事宜,是由王承恩主抓的。

 這樣就算武備院這邊,真要發生什麽事情,崇禎皇帝也能在第一時間知曉,並做出相應的謀劃部署。

 至於這次王承恩為何這般晚才說,跟他先前所忙之事有關,也跟近兩日京城發生的事情有關。

 “王伴伴, 武備院這邊的事情,以後不管什麽時候,司禮監在收到相應的奏疏,就要第一時間通稟於朕。”崇禎皇帝倚靠在龍椅上,對王承恩說道:“這次姑且就算了,但是下不為例。”

 “奴婢有罪。”王承恩聞言,忙拱手作揖道:“請皇爺……”

 “行了,不說這些了。”崇禎皇帝擺手道:“你即刻去軍機處,將徐卿叫來,朕有些事情要對他說。”

 “喏!”

 受武備院之事影響,也給崇禎皇帝提了個醒,既然試驗火器、火炮,武備院這邊都能考慮那麽多,怕出現驚擾到京城的意外發生。

 那分布在京城內外各坊的火器、火藥製作場所,必須全部遷移出京城,不管是兵仗局這邊的,還是軍器局這邊的,都必須堅決的遷走。

 天啟朝發生的王恭廠大爆炸, 對京城造成多大的損失, 崇禎皇帝是清楚的,類似火藥爆炸這種事情,不能在崇禎朝的京城發生。

 事實上在京城內外城的王恭廠、安民廠等處,從事火藥生產、儲存的地方,大小爆炸就一直存在著。

 武備院所選西山那處地方不錯,所居住的人相對較少,遠比不上人口稠密的京城,縱使是發生了爆炸,造成的損失和影響,都是很低的。

 “臣…徐光啟,拜見陛下!”

 在崇禎皇帝思索之際,被召而來的徐光啟,恭敬的拱手作揖道。

 前來東暖閣的途中,王承恩向徐光啟講了此行目的,這叫徐光啟多少有些擔心,武備院所呈奏疏,會被崇禎皇帝斥責。

 “徐卿來了。”崇禎皇帝面露笑意,伸手道:“快免禮,王伴伴,給徐卿賜座,斟茶。”

 崇禎皇帝的態度,叫徐光啟一愣,難道不是斥責自己的?

 “徐卿啊,朕聽說你們武備院這邊,有意以西山作為新址?”

 崇禎皇帝端起茶盞,呷了一口,隨後道:“武備院擔心的事情,朕想了想,你們提的很好。

 畢竟牽扯到試驗火器、火炮,所鬧出的動靜,的確是大了些。

 要是影響到京城這邊,恐朝中的一些言官禦史,甚至是朝中大臣,都會上疏彈劾的。

 不過西山這麽大,隻一個武備院的話,是否顯得有些過於單薄。

 朕有意將兵仗局、軍器局有司,所轄製作火器、火藥場所,皆遷移出京城,隨同武備院一起,遷移到西山那邊,徐卿覺得如何?”

 本想解釋的徐光啟,一聽天子所講,愣住了,天子這意思,不但認可他們武備院所呈奏疏,還打算將兵仗局、軍器局等危險場所,都一並遷移到西山去,這的確是件好事啊。

 “陛下聖明!”

 徐光啟站起身來,拱手道:“京城乃大明核心要地,似製作火器、火藥這類危險場所,不該安置在天子腳下。

 不過陛下,若真叫兵仗局、軍器局等有司,一並隨武備院遷移到西山,只怕這花費的銀子……”

 “銀子的事情,徐卿不必考慮。”

 崇禎皇帝擺手道:“這有關遷移及後續建造等各類花費,朕會從內帑劃撥銀子,這件事情看起來很小,但是卻關乎京城安穩。

 天啟朝出現的王恭廠爆炸,死傷多少人,摧毀多少建築,至今阜財坊那邊,都還有不少建築,都沒有恢復過來。

 這件事情就交由徐卿專辦,期間遇到任何問題,可向朕呈遞密奏,需要解決什麽,朕都會出手解決。

 兵仗局那邊,朕會叫他們全力配合,至於軍器局那邊,徐卿就要多費些心思了。

 等上述有司遷移到西山一帶,武備院有權管轄,要針對火器、火藥的生產、儲存等各項事宜,制定完善的制度, 最大限度避免意外的發生。”

 徐光啟拱手應道:“臣領旨!”

 大明存在著兩套班底,一個外朝,一個內廷,基本上外朝有的,內廷也都有,這樣做的目的,除了服務皇權、服務皇室外,也有起製約外朝的作用。

 就像火器火藥生產這一塊,內廷有兵仗局,外朝有軍器局,不過軍器局隸屬於工部,在權限這方面,遠不如兵仗局。

 軍器局主抓的是生產,但生產是需要銀子和原材料的,可這些權力,分別在兵部和工部這邊。

 在崇禎皇帝的眼裡,像軍工生產這一塊,要具備完整的權柄,等時機成熟了,要全部整合到武備院名下。

 現階段先將兵仗局和軍器局,都遷移出京城再說,有徐光啟專辦此事,崇禎皇帝心裡還是很放心的,畢竟徐光啟是務實的官員,又精通火器這一塊,想解決期間形成的麻煩,不是什麽問題。

 7017k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