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崇禎:朕就是盛世之君》第174章 火要燒的更旺些
崇禎皇帝回到乾清宮東暖閣,細想了查辦皇莊一事,覺得內廷這邊的火,要燒的再旺一些。

 先前借著建虜進犯大明一事,崇禎皇帝重用了東廠和錦衣衛,並順勢調整了內廷的十二監四司八局。

 並且在自己禦駕親征期間,以曹化淳為首的內廷太監, 以駱養性為首的錦衣衛,為製衡朝堂局勢,起到了不小的助力。

 眼下大明突生的外患沒了,凱旋歸朝的崇禎皇帝,政治目標也轉向了大明內部,想要製衡朝堂, 除了外朝,內廷也是一股力量。

 這次查辦皇莊一事, 崇禎皇帝啟用家世清白、年輕的宦官,以在戰場上立功的武閹,搭建起大內行廠、西輯事廠,就是想一查到底。

 不過有一批人,還需區別對待,那便是內廷十二監四司八局的太監群體,這些人哪怕有牽扯其中的,也不能簡單的一殺了之。

 在內書堂這個培養高級太監的地方,尚沒有培養出一批能堪重用的苗子前,在內廷這邊,崇禎皇帝還需有人撐起來。

 “曹伴伴啊,內廠和西廠聯合查辦皇莊一事,內廷這邊都知道了吧。”坐在龍椅上的崇禎皇帝,撩了撩袍袖,看向恭敬而立的曹化淳,語氣淡漠道:“朕想問問曹伴伴,你心裡是怎麽想的呢?”

 心裡一緊的曹化淳,跪倒在地上,說道:“皇爺做的英明, 皇莊本是內廷的財源,可總有……”

 “這些冠冕堂皇的話,朕就不想聽了。”

 崇禎皇帝端起茶盞,呷了一口,對曹化淳說道:“曹伴伴,在此之前,你是否牽扯其中?還有內廷十二監四司八局,那些太監是否牽扯其中?

 朕想聽實話,這也是朕給你的唯一機會,若是曹伴伴此時還欺朕,到時若真查出來了什麽,就別怪朕無情了。”

 跪在地上的曹化淳,身上冒著冷汗,說實話,他的確是牽扯其中了,只是他並沒收受銀子,但名下卻多了不少田產。

 “皇爺,奴婢該死!罪該萬死!”

 心生畏懼的曹化淳, 頻頻磕頭認罪道:“奴婢…一時叫豬油蒙了心,收取了幾百畝的上等水澆地, 皇爺,念在……”

 清楚明末是什麽德性的崇禎皇帝,對曹化淳所講的這些,心裡並不奇怪,甚至可以說是毫無波瀾。

 不過為了敲打曹化淳,使其成為自己手裡的一把刀,崇禎皇帝故作憤慨的拍案而起,快步朝曹化淳走來。

 “砰!”

 崇禎皇帝抬腳就踹在曹化淳身上,劍眉倒張的指著被踹翻的曹化淳,厲聲喝道:“枉朕這般信任你!”

 “你也是跟在朕身邊的老人了,明知皇莊這邊生出家賊碩鼠,不想著為朕分憂,卻敢背著朕做出這樣的事情。

 丟人啊!

 你也是信王府的老人了,在內廷當差才多久,先前朕那般信任你,叫你辦案,沒成想還染上這等毛病了。

 是不是這次朕沒創設內廠和西廠,調集大批廠番出動,對內廷名下皇莊出手,你還要一直瞞著朕啊。”

 面對崇禎皇帝的斥責,被踹翻的曹化淳,忙趴在地上磕頭求饒,鼻涕一把淚一把的,內心充滿了恐懼。

 正如崇禎皇帝所說的那般,倘若這次沒有內廠和西廠的聯合行動,將刀砍向內廷名下的皇莊,那曹化淳肯定不會講這些的。

 不管是在什麽地方,都有著其奉行的一套遊戲規則,外朝是這樣,內廷同樣如此,像皇莊行賄內廷太監,這便是默認的事情。

 “隻此一次,下不為例。”

 見頻頻磕頭求饒的曹化淳,垂手而立的崇禎皇帝,冷冷道:“若是膽敢再有這等事情發生,朕絕不輕饒了你。

 把貪的東西,全給朕吐出來,詳細的寫出來,呈遞到朕這裡,另向負責此事的王伴伴,繳一份議罪銀,自領二十棍。”

 “奴婢謝皇爺不殺之恩。”

 有劫後余生之感的曹化淳,一把鼻涕一把淚的磕頭謝恩,本以為這次要死的他,沒想到自家皇爺,饒了自己。

 不過此後若想再贏的自家皇爺的信任,那就必須要好好表現,否則自己的下場,那絕對是好不了。

 “起來吧。”崇禎皇帝眉頭微蹙,看著曹化淳道:“眼下有兩個差事,叫你去辦,一個是跟十二監四司八局的那幫人,都聊聊,凡涉及其中的,以此為標準,向朕密呈奏疏,領罰,繳議罪銀。

 另一個以司禮監之名,準許內廷十二監四司八局的人,檢舉揭發,經查屬實者,揭發者可入內書堂,敢有誣陷者,杖斃!”

 “……”

 曹化淳臉色大變,自家皇爺這般行事,那明顯是想保大除小,在內廷這邊,借審查皇莊一事,展開一次全面的清除。

 看著離去的曹化淳,垂手而立的崇禎皇帝,嘴角微微上揚,經此一事後,內廷就算徹底肅清了,跟外朝的聯系,算徹底斷掉了。

 至於那些涉足此事的中低層宦官, 沒說的,在查明以後全部杖斃,以儆效尤。

 而曹化淳這些被揪著小辮的家夥,除了賣命效忠自己外,根本就沒有第二條路可選。

 像私下串聯在一起,行謀害自己之事,這種蠢事,曹化淳他們是絕對不會做的,甚至還拚了命保自己周全。

 還不容易才爬上內廷的高位,除非腦袋叫驢踢了,才會做出這等蠢到家的事情。

 ‘還好自己的身邊,有王承恩、方正化這些忠心耿耿的太監。’想到這裡的崇禎皇帝,不免心生感慨道:‘不然像這般簡單粗暴的整肅內廷,收拾皇莊,屬實是有些太拙劣了,不過經此一事後,內廷與外朝的聯系,才算是徹底斬斷了。’

 處在這上下擺爛的大明,該心狠手辣的時候,就必須足夠狠,不過有些時候,卻不能一味的去殺,畢竟人若都殺完的話,那誰來替自己辦事?

 內廷是製衡朝堂的一股力量,虛弱的內廷,不符合崇禎皇帝的政治目的,所以行殺雞儆猴之事,徹底收內廷之權,就可以了,至於那些沒有利用價值的中低層宦官,死了也就死了吧。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