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崇禎:朕就是盛世之君》第178章 良將如雲,弓馬殷實
就大明當前的情況,崇禎皇帝心裡還是很清楚的,他不是某一領域崩了,是涉及方方面面的,全都崩了。

 想擺脫上下擺爛的境遇,就必須有足夠的耐心,畢竟大明的根子都爛了不少, 稍有大的動作,便會導致更嚴重的情況發生。

 所以崇禎皇帝要在製衡朝堂,穩住局勢的前提下,多提拔一些靠譜的官員、將領,打造一個靠譜的基本盤,來一點點逆轉過來。

 “等穩住朝堂局勢,謀劃好遼東部署後,該想辦法穩住山陝那邊亂局了。”來到懸掛的地輿圖前,崇禎皇帝雙眼微眯,囔囔道:“被架在火上烤的滋味,真是夠不好受的,什麽事情都要提前想到,不然流寇之勢就不受製約了。”

 當前那些造反派,還在山陝這一區域作亂,主要集中在陝西這邊,尚未形成流竄作亂的勢頭。

 崇禎皇帝必須要做些什麽。

 相比較於席卷半個大明的流寇作亂,崇禎皇帝寧願叫山陝一帶被打爛,也絕不能叫流寇席卷河南、湖廣等地,最終造成中都的失守。

 在崇禎皇帝的眼中看來,造反是最不需要本錢的,攏住能打的那一批精銳,喊上幾句口號,裹挾餓紅眼的百姓,衝擊拖餉、欠餉的明軍隊伍,一次打不過, 那就跑, 事後再尋找機會, 在這樣一種前提下,陝西那邊的局勢日益糜爛。

 造成這種大規模農民起義的根源,除了山陝兩地連年自然災害外,便是所征賦稅加劇,地方官府勾結權貴士紳,行苛捐雜稅盤剝,行土地兼並,叫那裡的百姓徹底沒了活路,階級矛盾激化,才導致的這種情況。

 小冰河時期下的大明,叫崇禎皇帝拿出多余的錢糧,去招撫那些見過血的流寇頭子,純粹是肉包子打狗。

 已經享樂過的流寇頭子,那野心是會膨脹起來的。

 王嘉胤、王自用、高迎祥這些流寇頭子,算是朝廷已知的大勢力了,而李自成、張獻忠這些,不是在造反的路上,就是在苟著發展中。

 怎麽解決陝西一帶現存的問題,便是崇禎皇帝必須要解決的, 但這同樣也難住崇禎皇帝了。

 因為他想出的那些辦法, 都不能抬到明面上去做,畢竟他是大明皇帝,總不能鮮明旗幟的表態,殺貪婪的士紳階層,殺的多朝廷賞的多吧,這話敢講出來,要不了多久,整個大明都造反了。

 屁股決定腦袋。

 趁著當前的流寇勢力,還沒到所謂大暴動期,崇禎皇帝要盡早製衡朝堂,穩住局勢,然後設法布局山陝等地。

 一個相對成熟的方案,正在崇禎皇帝的心裡形成。

 “皇爺,曹化雨歸京了。”王德化匆匆走進公事房,對負手而立的崇禎皇帝,拱手道:“其領著幾名將領,正在午門那邊候著。”

 想什麽來什麽!

 崇禎皇帝轉過身來,指向王德化道:“你去,將曹化雨他們,即刻領到朕這裡。”

 “喏!”

 眼下大明這樣的亂局,最需要良將來穩局勢,在謀劃山陝之地前,崇禎皇帝要做成兩件大事。

 一個是遼東。

 一個是京營。

 目前遼東那邊的部署,已然在逐一落實之中,從戰略進攻轉為戰略防禦,能幫朝廷減輕不少壓力。

 而拱衛京畿的三大營,若是能徹底整飭出來,那也能給朝廷減輕不少壓力,畢竟這其中吃空餉喝兵血的太多了。

 在大明財政出現失衡的背景下,‘開源’和‘節流’這兩項事情,便是崇禎皇帝必須要做好的事情。

 唯有將大明寶貴的財政,用到真正有用的地方,擴大實際掌控的基本盤,才能一點點逆轉過來。

 ……

 思緒有些雜亂的曹化雨,緊跟著王德化的腳步,朝著乾清門方向而去,為完成天子所下旨意,這些時日他算是遭了大罪。

 曹文詔、左良玉、黃得功這些被天子點名的將領,一個個被他找出來,而在返回京城的期間,遇到的一些事情,又叫曹化雨心裡揣揣難安。

 突然出現的內廠、西廠,在北直隸治下各府行事,這鬧出的動靜,曹化雨也是知曉了一些。

 他的弟弟曹化淳,先前可是……

 “曹將軍,軍機處到了。”在前引路的王德化,此時停下腳步,對曹化雨說道,而這一言,叫曹化雨瞬時驚醒過來。

 跟在曹化雨身後的曹文詔、左良玉、黃得功等人,此時心情莫名激動起來,即將見到大明的天子,又怎能叫他們不激動呢。

 隨王德化一道走進軍機處公事房,以曹化雨為首的眾人,在見到崇禎皇帝後,忙拱手作揖道:“拜見陛下!”

 坐在龍椅上的崇禎皇帝,看著曹化雨身後的幾人,雙眼不由得微眯起來,心裡暗暗說道,這幾個便是曹文詔他們吧。

 夠用了,夠用了。

 在沒培養出脫產的職業軍人前,先叫他們幫自己分擔些壓力,撐住大明的局勢,不進一步糜爛下去,足夠了。

 “免禮吧。”崇禎皇帝神情淡然道:“曹化雨,這次辛苦你了,幫朕找來了這些良將,朕心甚慰。”

 “為陛下分憂, 乃臣之本分。”

 曹化雨忙拱手作揖道。

 眼下西苑的講武堂,已經搭建起框架了,周遇吉、陳繼盛、毛承祿這些將校,開始相互碰撞,摸索崇禎皇帝所想要的進修培養機制。

 像曹文詔、左良玉、黃得功這些良將,初次見面下,崇禎皇帝要保持相應的克制,不能過多表露自己的態度,要叫他們始終緊繃著一根弦,這樣才能叫他們保持積極的勢頭。

 “在西苑那邊,朕創辦了講武堂。”

 跟曹文詔他們幾人,簡單聊了幾句後,崇禎皇帝神情淡然道:“你們就跟著過去吧,是否有真的本事,就先在講武堂創出名堂再說,希望你們不要叫朕失望,到時朕會根據你們的表現,在決定用或不用。”

 “喏!”

 有本事的人,不管在什麽地方,都是會發光的,崇禎皇帝就是想通過這種方式,在講武堂那邊,能碰撞出更多的東西,完善大明職業軍人的培養機制。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