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諸天:開局獲得九劍》第一百三十四章 解決問題的上中下3策
“蓋先生盡管道來,貧道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李冥做了道禮說道。

“前輩既說“民以食為天”,可天下百姓何其之多,又該如何滿足?”

蓋聶的問題正中要害,連一旁陷入沉思的嬴政也回過神來說道:“蓋先生說的不錯,寡人以為只要天下太平, 國家的人口必然暴漲,但能耕作的土地確實恆定的,若沒有解決辦法,就必然會爆發戰爭。”

“既然道長主動提出這個問題,想必心中已有對策,還望道長不吝賜教。”

嬴政說的不錯,基本上稍有見地的帝王都知道“民以食為天”, 只要讓百姓吃飽, 國家就會穩固, 可沒有天時地利作為基礎,又有幾人能夠做到?

歷史上所有的王朝覆滅幾乎都是因為氣候突變,莊稼顆粒無收,再加上土地兼並愈發激烈,百姓看不見活下去的希望,只能揭竿而起。

“貧道有上中下三策,供大王選擇。”

“上策,貧道修行道經時,曾無意間神遊天地,發現在中原的東邊,跨過大海後,還有一片新的大陸存在,大陸上生活著殷商遺民,那裡有兩種畝產過千斤的神奇作物, 大王只需掃滅六國後, 大力扶持遠洋, 到達那片大陸, 取回種子,自然可以滿足百姓需求。”

李冥將上策說了出來,至於神遊天地,不過是給此事找一個借口罷了,不然也沒辦法解釋他怎麽知道海外還有新大陸的事情。

嬴政聽聞此言,刷的一聲起身,伸手抓住李冥的肩膀,激動地問道:“道長此話當真?”

“大王莫要激動,事關重大,貧道豈能信口雌黃。”李冥安撫道。

嬴政平複下心中激蕩的情緒,開口說道:“方才有些失禮,還望道長勿怪,請道長繼續說一說中下兩策。”

“中策,以戰養戰,用帝國的劍,為帝國的犁尋找足夠的土地,從鹹陽向西2720裡,有一片極為富饒的大地, 那裡的稻谷一年三熟,若大王能拿下此地足以養活數億人。”

李冥的中策,很顯然是將主意打在印度大陸的身上,那麽好的地方,若是能成為中國領土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嬴政不論犯多大的錯誤,都將成為後人敬仰膜拜的對象。

“竟然還有能讓稻谷一年三熟的地方?道長既然將此策列為中策,相比那個地方上的國家必然即為強悍,想要拿下此地恐怕也是極難。”

“大王多慮了,那裡的人因為不用擔心溫飽問題,即為好吃懶做,只需一萬騎兵足以踏平他們。”

“哦,那如此看來此策才是上策,那道長又為何……”

“貧道將此策列為中策,只因此地與中原被一座大山隔斷,想要去往此地只有兩條路。”

“一條是從百越沿海地區乘船,走南海,再通過一個海峽進入新的大海,才能到達此地。”

“第二條路,則是走河西走廊,深入匈奴腹地繞過大山,向南走一段路就能到達此地。”

聽到李冥說印度軍隊羸弱,一萬騎兵就能橫掃此地,嬴政和蓋聶的雙眼同時冒出金光,恨不得現在就提兵而去。

可在聽到想要到達此地,竟然如此艱難,兩人逐漸熄滅了心中那團火焰。

同時,兩人心中對匈奴的仇恨越發強烈,特別是嬴政,他原本只是想斷絕蠻夷為禍中原。

而現在他已經下定決心,掃滅六國之後,下一個目標必須放在匈奴身上,匈奴必須徹底臣服,若是不臣服,那就滅了他!

只是如此以來另一個問題就隨之而來,得到土地,種出糧食又該如何運回中原。

這個問題若得不到解決,即便有再多土地又能如何。

“道長,政還有一個疑問……”

嬴政不再自稱寡人,他已經放下秦王的身份,以學生的姿態,向李冥求教。

“大王是想問,路程如此遙遠,應該如何運回中原,大王又該如何掌控此地吧。”

李冥了然一笑,將嬴政心中的疑問說了出來。

“道長明鑒,此事正是嬴政心中的疑問。”

“想要將糧食運回中原,陸運損耗太大,最合適的方法是發展海運,海運損耗低,速度快,每次運輸的量也大,最適合遠距離的運輸。”

“至於大王的另一個問題,就需要大王有足夠的魄力了。”

“此話怎講?”

嬴政疑惑的問道。

“貧道與大王相處時間雖短,但貧道看的出來,大王是一個掌控欲極強的帝王,國家之事,不論大小,大王都想掌握手中,卻不知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凡事過猶不及。”

“現在的秦國,大王尚且有能力掌握,可若是掃滅六國,一統天下後的秦國呢?更遑論相隔數千裡的地方。”

嬴政沉默不語,他已經明白李冥話中的意思了。

可若是如此,那和周又有什麽區別?

難道,本王掃滅六國,一統天下,又要走上原先的老路嗎?

正在嬴政沉思之際, 李冥的聲音再次響起:

“貧道能夠理解大王的心情,只是兩地相隔太過遙遠,此舉是現在最好的辦法,大王完全可以將自己的子嗣分封過去,路途上還有遼闊的草原,大王也可以分給有功之臣,至於中原大地,以後將不會進行任何分封。”

“然後,大王可以讓墨家、公輸家,開始研製速度更快,造價更便宜,輻射范圍更廣的交通工具,待時機合適,大王再逐步收回這些土地。”

說著李冥從袖口拿出一塊折疊整齊的絹布,交到了嬴政手中,並使用千裡傳音之術說道:

“大王不用擔心各地藩王做大,此絹上便有解決之法。”

嬴政拿過絹布,緩緩打開,僅僅一眼,嬴政心中最大的擔憂,就消失殆盡。

絹布的抬頭寫著三個大字:“推恩令!”

這篇絹布,才是李冥有把握讓嬴政答應分封的最大底氣。

而且,絹布上不僅僅只有推恩令,還有一個更狠的殺手鐧。

這才是解決諸侯藩王擁兵自重,世家門閥兼並土地做大做強的殺招!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