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諸天:開局獲得九劍》第二百四十三章 發現
這自然不是嬴政的意思,自從李冥與嬴政談論過關於後代子弟的教育問題後,嬴政便將眾皇子的教育放在僅此與國家大事的位置上。

按照嬴政的想法,本想請儒家大儒,道家道長等,百家大能教導一眾皇子,但一番思索後,這個想法又被嬴政果斷放棄。

國家的繼承人並不需要精通所謂的百家思想,帝國的根基從來不在文人、世家身上,而是在最底層,數量最龐大的百姓身上。

本來嬴政對此並無多少同感,只是與李冥幾番談論後,嬴政回到秦國後,又多次微服私訪,去往田野之間視察,並不斷翻閱史書吸取其他朝代的教訓。

雖然,戰國之前只有夏商周三個朝代,但整個春秋戰國時期覆滅誕生的大小國家數不勝數,這些國家滅亡的原因就是他需要警惕的地方。

隨著時間推移,嬴政也漸漸發現問題所在,雖說大到商周,小到鄭蜀其滅國原由各有千秋,有因為君主昏庸,有因為外敵入侵,有內亂不止等等原因,但這些原因後面卻都有一個共性。

那就是下面的百姓對自己的君王沒有認同感,上面的老爺怎麽輪換跟他們沒有任何關系,誰能讓他們吃飽,他們就跟誰走。

正是這個發現讓嬴政瞬間驚醒,直到此時他才真正明白李冥所說的:“民以食為天”究竟何等重要。

帝國的建立強盛都是底層民眾不斷努力的結果,秦國之所以從戰國“小受”進化成東西二帝,現在更是雄踞關中虎視天下,這些都是建立在無數老秦人“屍骸”之上。

這些人才是秦國強盛的根基所在,文官沒了可以再選,武將沒了可以再練,可一旦底層百姓的民心沒了,那就真的沒了。

民心自古難聚,而易散,民心散了,最先被影響的就是軍隊,軍隊的戰鬥力會直線下降,隨後一系列的問題會接踵而至。

國庫空虛,官員貪汙腐敗,政令不達,餓殍遍野等等……

最後就會如商朝後期一般,諸侯並起烽火連天,帝國自此覆滅。

這種情況還算好的,若是放在漢朝以後,活不下去的百姓會讓統治者明白什麽叫做“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雖然歷史上真正起於微末的皇帝只有兩人,但基本上第一個掀起狂潮的人都是底層百姓。

陳勝吳廣是如此,黃巾軍張角是如此,黃巢起義同樣如此,還有闖王李自成,太平天國洪秀義無不是如此。

這些人可能因為自身問題,無法成為最後的勝利者,但亂世都是由他們開啟。

這也是底層百姓的短板,如果沒有足夠的眼光定力,往往都會在獲得一些成果後沉迷酒色不可自拔。

劉邦有呂後,朱元章有馬皇后,可能正是因為身後有著兩位能力非凡的皇后支持,這二人才能從中脫穎而出,最後登基稱帝……

至於劉秀雖也算起於微末,但其祖上也闊過,最多算是寒門,並不能成為平民百姓……

寒門並不是平民百姓,千萬不要將兩者混為一談。

寒門,寒門,人家最起碼是“門”,這就代表其祖上曾經輝煌過,只不過是現在沒落了罷了。

這種沒落也只是相對於豪門大族來說,這些人在百姓面前仍舊是高不可攀的人物,最起碼人家還有能力讓自家子弟讀書識字,雖說窮文富武,但即便是窮文,也不是平民百姓能輕易做到的。

在底層百姓的家中,任何一個勞動力都彌足珍貴,想要支持一名子弟脫產進行學習一般都需要四五代人的努力,期間還不能遇到任何災年,所處地方官府老爺最起碼也要是一個清官,

沒有地主惡霸盤剝,才有可能支持一名子弟徹底脫產學習。可想而知這其中的難度究竟有多大……

這還只是最基本的條件,要知道在沒有科舉製之前,當官的途徑只有一條,那就是舉薦,舉薦往往掌握在地方大族手中,普通人根本沒有機會得到舉薦。

即便有了科舉製,想要當官還要考取功名,秀才只是入門,只有成為舉人才有可能當官,而想要成為舉人其中難度堪比登天。

可能有人要說了,學文不成,不還能入伍當兵嗎?

入伍總不會太難吧。

先不說入伍的條件,即便能入伍一般也沒有什麽人會讓自家孩子入伍,這是最後逼不得已走投無路後才會選擇的路。

就以漢朝為例,漢武帝時期北伐匈奴時征兵最重要的一個要求就是“良家子”。

何為良家子?

簡單的說就是小地主的孩子,中產階級的子弟就是良家子。

這些人家裡條件都不差,加上秦人尚武,三秦大地內只要條件允許的人家都會支持自家子弟從小學習武藝,練習騎射。

特別是商鞅變法後,軍功名田製盛行,更加刺激秦人尚武之風。

秦朝還好說,普通百姓還是有機會參軍立功獲得爵位,但漢以後有條件參軍的人就只有中產階級,參軍與平民百姓基本無關。

其一因為身體素質這一關普通百姓就遠遠無法與良家子相比,即便身體素質無太大差距,人家從小練習武藝學習騎射技巧也不是你能相比的。

其二,隨時漢承秦製,但自劉邦起就有意削弱秦國遺留的軍功名田製,到了漢武帝時期,中低層爵位早已爛大街,基本上是個人都有爵位在身,軍功名田製這個戰爭機器的影響力被削弱到極致。

當然,這也是劉邦等漢朝高層看到軍功製的缺陷,仔細考量後,才做出的決定。

劉邦削弱的辦法也非常簡單,基本上就是,朕今天高興,賞天下人爵位一級等等……

失去了軍功名田製,底層百姓參軍的熱情就更低了,因為他們知道,即便是自家子弟去參軍大概率也是有去無回,沒有人提攜在軍中很難獲得晉升。

能去參軍且做出一番成就的人大多都是跟隨當地的地主豪強子弟一同參軍的子弟兵,一旦進入軍營之中沒有什麽比同鄉更親近的關系。

古代軍隊大多數戰鬥力強悍的部隊也都是子弟兵的組成方式。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丹陽兵……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