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重生之吳霸春秋》第六百四十一章 始禍者死
一秒記住【新】 ,! 寧缺母濫的道理,難道公子恆與公子鴻都不懂嗎?
 一個常年養門客八百,一個跟軍中的部分將領來往密切。
 都不按套路出牌。
 不講規矩!
 下一步,他們是不是要造反?
 慶忌看了看公子鴻,又瞅了瞅公子恆,搖搖頭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你們好自為之吧。”
 慶忌旋即擺了擺手,公子恆與公子鴻對視一眼後,都連忙行禮告辭。
 跟慶忌鬥,他們還是太嫩了。
 一切都盡在慶忌的掌握之中。
 慶忌之所以這樣敲打一下公子恆與公子鴻,只是想讓他們消停一些,不讓這一次的嫡庶之爭,進一步擴大化。
 】
 公子恆與公子鴻離開後,慶忌又將目光放到湖面上,緩聲道:“長卿,你可知曉,寡人為何要選在這個時候立儲嗎?”
 “這……臣不知,還請大王明示。”
 孫武的確是不知道。
 緣由何在?
 慶忌意味深長的說道:“楚國,已為我吳國所滅。”
 “然,楚地廣袤,楚人甚眾也。如何馴服?”
 “近日來,不少大臣都向寡人進言,遷都於郢,或者宛城。”
 “豈可乎?”
 聞言,孫武尷尬的笑著道:“大王,可,也不可。”
 “只是遷都之事,乾系重大,想必這正是大王的顧慮所在?”
 “不錯。”
 慶忌微微頷首道:“我吳國的根基,盡在東南,如何能隨便遷都?”
 “若沒了老吳人作為根基,寡人,能在故楚之地立足嗎?”
 “所以,為今之計,寡人需要一位儲君,在郢立別都,助寡人鎮壓故楚之地。”
 聽到這話,孫武這才明白慶忌的一番良苦用心。
 誠然,慶忌可以選擇一位文武兼備,且備受信任的大將或者公子,坐鎮郢都。
 但是這樣合適嗎?
 不合適。
 將郢作為吳國的別都,意義重大,又有太子坐鎮的情況下,必然能贏得楚國遺民之心,讓懷有異心者,不敢輕舉妄動。
 再者說,也能為吳國的儲君打造自己的班底,增強一下自身的勢力,提高自身的威望。
 慶忌此人,固然是生性多疑,卻知道自己的兒子不會背叛自己。
 因為慶忌閑暇之余,有事沒事都喜歡鞭策一下自己的兒子,如何不了解他們的性格?
 棍棒之下出孝子!
 莫說是日後起兵造反,怕是“拔氧氣管”這種事情,他們都乾不出來。
 ……
 在吳國吞並楚國的時候,晉國的六卿內戰,亦是打得火熱。
 去年十一月,智氏、韓氏、魏氏三家軍隊奉晉定公之命攻打范氏、中行氏。
 但是,由於范氏、中行氏家底太過雄厚,三卿的軍隊竟然未能攻克叛軍,反而令荀寅、士吉射惱羞成怒,決定向晉侯姬鑿發動進攻。
 中行寅、士吉射力排眾議,將原本囤積在晉陽的主力大軍掉轉方向攻打都城,姬鑿驚恐萬分,號召國人剿滅叛軍,於是范氏、中行氏至此走上眾叛親離的道路。
 智氏、韓氏、魏氏三家軍隊為晉侯守衛國都,范氏、中行氏未能攻克,戰敗而逃。
 三家趁勢反攻,趙軍也從晉陽城中突圍,趙氏之危暫時緩解。
 在韓不信與魏侈的多方奔走、勸說下,執政荀躒認定范氏、中行氏為國家的敵人,赦免趙鞅,讓他繼續擔任上卿。
 荀躒、趙鞅、韓不信、魏侈四卿在晉侯的宮殿裡盟誓,誓死討伐中行氏、范氏,除死方休……
 晉國都城,新田。
 在趙氏府邸的一處書屋中,仍舊是燈火通明的一番景象。
 披堅執銳的士卒守衛在門口,嚴禁任何閑雜人等進入、竊聽。
 此時,在偌大的書屋裡,三個人正在席地而坐,眉宇之間,盡是凝重的神色。
 這三人分別是趙鞅、韓不信、魏侈,都屬於晉國的上卿,位高權重,權勢之大,不下於諸侯。
 “讓范氏旁支士皋夷為范氏宗主,智氏寵臣梁嬰父取代中行氏之位,以此來維系六卿制度不動搖,絕不可行!”
 趙鞅皺著眉頭,沉聲道:“范氏是我晉國最富庶的家族,趕走了貪婪的士吉射,換來士皋夷,范氏依然強大。”
 “而梁嬰父此人,更是荀躒的爪牙,為人卑鄙,氣量狹小,與我韓、趙、魏三家皆不友善。”
 “若范氏、梁氏位列六卿,那麽必然親於智氏,對我韓、趙、魏三家的威脅極大……”
 聽到趙鞅的這一看法,在座的韓不信、魏侈都不禁微微頷首,表示讚同。
 因為范氏、中行氏兩大貴族的退出,國內又出現了新的貴族躍躍欲試,剩下的四卿也需要對戰利品進行新一輪的分贓。
 根據智氏、韓氏、魏氏三家早已預定的計謀,即范氏旁支士皋夷為范氏宗主、智氏寵臣梁嬰父取代中行氏之位,也就是六卿制度不變,國家繼續由六個家族來分治。
 但,趙鞅如何能同意?
 經過趙鞅的一番勸說後,韓不信和魏侈都表示願意追隨他。
 趙鞅之所以拒絕這一主張,原因何在?
 其一,趙鞅並非一心謀私的政客,他非常希望晉國能夠集權,對於六卿分晉的局面導致晉國疲憊不堪早已痛心疾首。
 其二,趙鞅因為士鞅的緣故,非常反感貪婪霸道的范氏一族,無論士吉射還是士皋夷。
 其三,荀躒是個陰險毒辣、唯利是圖的政客,為發展自家,以權謀私,連自己本家中行氏都可以出賣。
 其四,梁嬰父是個卑劣小人,趙鞅打心眼裡鄙視他……
 總之,趙鞅堅決不同意荀躒的政治主張。
 “鞅,你可要想清楚了。”
 坐在一邊的韓不信歎氣道:“我聽聞梁嬰父已經向荀躒進言,借口董安於先發起戰禍之名去責備你。”
 “晉國法令,始禍者死。”
 “范氏、中行氏作亂,由你擅自殺死邯鄲午引起的。”
 “范氏、中行氏如今逃亡在外,也算受到了應有的懲罰,而你如何謝罪?”
 “……”
 趙鞅陷入了沉思。
 趙鞅當初遲遲不肯迎戰就是擔心會有這一天,但是這一天還是來臨了。
 趙鞅一時間忍不住六神無主,深恐趙氏也成為眾失之的,又自覺愧對於董安於一片赤誠……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