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貿然之間,廢止我吳國原來流通之布幣、刀幣與蟻鼻錢,是否不妥?”
太宰季劄蹙眉道:“莫說吳國,天下列國皆是一般,各種錢幣並用,只是等值不同,常有糾紛。”
“幣製之改革,固然有利於社稷。然則,臣恐我吳國黎庶驟然之間,難以接受這新式的五銖錢!”
季劄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的。
完全推行一種新的貨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
若官府的公信力不足,國人陽奉陰違的話,這勢必會造成吳國的貨幣市場一片混亂,不可避免的導致通貨膨脹!
但,慶忌要在吳國進行幣製改革的決心,是不容動搖的。
慶忌暗自思襯一下,便道:“幣製改革,自然非一時之功也。寡人之意,是在吳都率先推行五銖錢,以五銖錢取代其它貨幣!”
“以吳都為試驗之地,若幣製改革效果顯著,則當並行於吳國。若效果不佳,也可待定而後動。”
“大王英明!”
對於慶忌沒有貿然一下子將五銖錢推行於吳國全境的做法,季劄深表讚同。
慶忌又道:“鑄幣之權歸於官府,置三官,鍾官、辨銅、技巧,以右丞相府節製,鍾官負責鑄造,辨銅負責審查銅的質量成色,技巧負責刻范。”
“鑄幣事宜,由右丞相計然負責,治粟內史范蠡與大工令乾將輔助。”
“推廣五銖錢事宜,由太宰季劄負責,少府被離、吳都縣令伍子胥輔助。”
“臣等,謹遵王命!”
被念到名字的大臣,立馬答應下來。
慶忌繼而將目光放在季劄的身上,說道:“太宰,五銖錢之推行,事關社稷,不容有失。”
“五銖錢為我吳國唯一之法定貨幣,民間不得私鑄,違者斬首。”
“其余制定原有之刀幣、布幣、蟻鼻錢兌換五銖錢之事宜,等值多少,還請太宰你們細細斟酌,實地考察之後,再行定價!”
“唯!”
新的貨幣既然要取代舊的貨幣,那麽原有的舊貨幣就應該廢止,被回收到官府,以重新鑄造為新的貨幣。
所以季劄等人的職責極大。
旋即,慶忌又對右丞相計然道:“右丞相,汝等為社稷鑄幣,其工藝成色務必嚴格把關,爭取做到他人無法彷製。”
“若出了差錯,寡人當層層審查,絕不輕饒!”
“唯!”
偽造貨幣的事情,從古到今,那是層出不窮的。
而一旦大量的假幣橫行,湧入民間,就會造成市場通貨膨脹,這是慶忌絕不願意看見的結果!
所以,五銖錢的鑄造工藝一定要嚴格把關,而且國家要加大打擊假幣的力度!
銖,是一種古代的計量單位。
此時的吳國大概二十四銖等於一兩,一枚五銖錢差不多在3.5到4克左右。
以黃金為參照物的話,一千枚五銖錢(一貫錢)就相當於一兩黃金。
價值還是極高的!
從伏羲到顓頊的兩千年間,錢叫做金;軒轅黃帝的後代有熊氏、高辛氏那會兒叫做“貨”;堯帝時謂之“泉”;到商周時期謂之“布”。
其中龜殼、貝殼都充當過錢,後來布帛發展為硬通貨。
金作為最古老的硬通貨之一,早在堯帝時就分為黃、白、赤三種,分別是黃金、白銀和銅。
最頂級的貨幣是珍珠和玉石,屬於“上幣”;黃金次一等,是中幣;下幣是刀、布帛之類。
而鑄幣技術在大禹時代就已出現。
大禹年間曾有持續五年的水災,卻沒人餓死,因為大禹鑄造錢幣分給了沒有糧食的人。
這大概是錢幣出現之後最早的信用體現。
錢幣之所以能大行其道,因為它有統一的大小和重量,使用很方便。
不過錢幣畢竟不能像布帛一樣可以做衣服,有時候人們不愛用,加上發行量多,於是錢幣貶值在所難免。
東周初期,錢幣只有小錢沒有大錢,也就是說“面額”太單一。
於是周景王年間,開始鑄造直徑一寸二分的大錢,一個頂五十枚小錢。
所以慶忌所推行的五銖錢,實際上算不得一大創舉!
慶忌決定將吳都作為推行五銖錢的實驗點。
除了刀幣、布幣、蟻鼻錢這一系列的舊貨幣外,黎庶拿來布匹、絹絲、玉、帛、鹿皮之類值錢的東西,實際上也是能兌換一定價值的五銖錢。
當國府出台幣製改革的法令後,坊間對此事的評議是褒貶不一的。
但,不管怎樣,出於國人對慶忌的信任,對國家的信任,他們都馬不停蹄的跑回家中,將一些舊式錢幣拿出來,再前往官府兌換五銖錢。
對於私藏舊幣,而沒有拿到官府兌換五銖錢,還妄想進行交易的人,吳國的懲罰是十分厲害的。
輕則罰布十匹,重則服勞役五年!
使用舊幣買賣的雙方,都會遭到這樣的懲罰!
故而,在吳國改革幣製的法令一經出台,人們就都爭先恐後的跑到縣衙的門口,排起了長龍一般的隊伍。
毫無疑問,吳國的這一次幣製改革,初期是收效顯著的。
接下來,吳國的五銖錢將會逐步推廣於各個縣城,乃至於天下列國!
五銖錢,將會與刀幣、布幣、蟻鼻錢一般,成為一種盛行的貨幣。
因為吳國鼓勵天下商賈入吳行商, 而在吳國的地頭上,唯一的法定貨幣是五銖錢。
沒有五銖錢,就無法再吳國做生意。
所以入吳的商賈必然兌換五銖錢,然後流通於列國!
而這,正是慶忌進行這次幣製改革的一大目的。
“大王,治粟內史求見!”
慶忌正在滋德殿處理政務的時候,忽而就有一名內侍進來稟告道。
范蠡?
“宣。”
“諾!”
范蠡求見,自然不可能是小事,所以慶忌都會接見他的。
不多時,一身玄色朝服的范蠡,就亦步亦趨的進入滋德殿。
在他的身後,還跟著一名頭戴長冠,身著深色袍服,氣質不凡的儒雅男人。
“臣范蠡(草民文種),參見大王!大王萬年!”
“免禮平身。”
聽見跟在范蠡身邊的那個儒雅男人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文種,慶忌為表示尊重,折節下士,忙站起身,虛扶一下。
“謝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