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秦國,在蜀地建造都江堰,在關中修建鄭國渠後,沃野千裡,被開墾出來的耕地不知凡幾。
關中和蜀地,也成了秦人的後方大糧倉,源源不斷的為秦軍輸送糧草,保障了秦軍的後勤補給。
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糧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慶忌想吞並巴蜀,看上的並非是兩國的鹽、銅,絲織之利,而是確實想將這一片沃土據為己有。
用四個字來概括,巴蜀之地——
天府之國!
而在吞並巴蜀兩國後,吳國可以從三個方向,進攻秦國。
一個是河西之地函谷關,一個是武關,一個則是隴右。
河西之地且不說,被慶忌心裡是直接排除的。
秦人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慶忌對此心知肚明,何必跟秦國硬碰硬?
萬一在函谷關下,磕得頭破血流,對於吳國而言極為不妙。
所以,慶忌會選擇從武關與隴右進攻秦國。
首當其衝的,自然是要將巴蜀之地,收入囊中。
……
兩日後,慶忌便在方城山召見了巴君,並設宴款待。
除了巴君之外,昔阝、平周、充三國的國君,不請自到,期望能歸附於強大的吳國,成為吳國的附庸。
話說,吳國漢中郡的西部,固然被稱之為“巴蜀之地”。
但,那裡存在的可不止是巴國與蜀國兩個國家。
迫於蜀國的強勢,這數十年來,巴、昔阝、平周、充四國,都已經結盟,以此來抗拒強蜀。
所以,這一次巴君受邀到庸縣朝拜慶忌,其余三國,都是不請自到……
為了表示臣服,巴、昔阝、平周、充四國都向吳國獻上了各種各樣的奇珍異寶,以及土特產。
諸如絲綢、茶葉、象牙、玉璧、鹽巴、銅鐵之類的東西不可計數,大概有三百車。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之後,坐在四方台主位上的慶忌,環視一周,便下達了閱兵的號令。
慶忌的目的,自然是為了耀武揚威,以震懾巴、昔阝、平周、充四國。
“冬!冬!冬!”
伴隨著沉悶而又充滿肅殺之氣的戰鼓聲,整整三千名披堅執銳的士卒,組成了一個偌大的方陣,井然有序的站在那裡。
他們紋絲不動,宛如一棵又一棵蒼勁的大樹,面無表情,眼中所折射的,盡是一種冷冽的煞氣。
毫無疑問,這是一支從屍山血海當中殺出來的,百戰余生的精銳之師。
隔著大老遠,眾人都能感受到這支軍隊由內而外所散發出來的煞氣。
旌旗蔽日,戈矛如林。
這一次的閱兵,由公子繁主持,所以得到慶忌的授意後,公子繁便搭乘一輛戎車,來到了方陣的前沿地帶,而後“唰”的一聲,拔劍出鞘。
“弓弩手,出列——”
隨著公子繁的一聲長嘯,整整一千人的弓弩手便來到了方陣的前端,張弓搭箭,瞄準了對面數以千計的稻草人。
“準備……放!”
一聲令下後,密密麻麻的弩箭,就遍布了半個穹隆,朝著稻草人那邊飛射過去。
“奪奪奪!”
密集的箭雨,威力極大,傷害范圍極廣。
隻一波箭雨下去,原本直挺挺立著的稻草人,就變得殘破不堪起來。
這要是血肉之軀,指定是已經被射成了馬蜂窩,血肉模湖了。
看見這恐怖的一幕,四方台上的巴、昔阝、平周、充四國的國君,都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倍感震驚。
然而,吳軍的演習尚未結束。
幾輪箭雨攻勢後,公子繁又揮劍遙指對面的稻草人方陣,
暴喝道:“武士!出擊!”“盾牌兵,掩護!步步推進!”
公子繁的身邊,有著專門的傳令兵,打著旗語,替他發號施令。
所以,隨著公子繁的一聲令下,早就蓄勢待發的盾牌手已經吳軍的武士,就開始了層層推進,宛如山巒起伏一般,給人以一種極強的壓迫感。
“風!大風!風!大風!”
吳軍偌大的方陣當中,所有將士都跟著異口同聲的嘶喊起來。
正在向前推進的武士,則是一手拿劍,一手握著圓盾,每走三步,都以劍擊打在圓盾之上,而後一臉肅殺神色的大聲喊“殺”!
這震撼人心的一幕,對於巴、昔阝、平周、充四國的國君而言,無疑是充滿壓迫性的。
果不其然,武士出擊,盾牌手掩護的情況下,稻草人全部被砍翻在地,一面倒的“屠戮”……
雖說,這只是一場演習,而且稻草人並非是活生生的敵人。
但,僅憑吳軍的排兵布陣,以及展現出來的煞氣, 就足以證明,這支軍隊的戰鬥力有多強!
演戲結束後,慶忌笑吟吟的看著已經瞠目結舌,久久沒有回過神來的巴君,道:“巴君,不知汝巴國的軍隊,與我吳軍兩相比較,孰強孰弱?”
“自然是貴軍更強。”
巴君訕訕的笑道。
正面一戰,自然是吳軍更強。
但是,巴蜀之地,多山川丘陵,巴蜀的士卒更習慣於山地作戰。
在那裡,恐怕不是吳軍的主場。
然而,這只是巴君的個人想法。
實際上,吳軍同樣是長於山地作戰的。
別的不說,當年征討西南、嶺南,吳軍不知道經過了多少次苦戰,付出了多少流血犧牲的代價,這才為吳國開辟出了南方九郡。
論起地形之複雜,西南和嶺南,幾乎是跟巴蜀之地如出一轍。
不,應該說,吳國南方的地形,比巴蜀之地更為複雜。
因為巴蜀之地好歹還有平原,一馬平川的地帶。
吳國的西南三郡和嶺南六郡,瘴氣叢生,遍布山川丘陵,稍有不慎,很有可能被毒蟲猛獸所害……
像那種惡劣的自然環境,都被吳軍征服了,更何況是巴蜀之地?
“巴君,來,寡人敬你一爵。”
“不敢,不敢。”
看著已經舉起了酒爵,笑容滿面的慶忌,巴君沒來由一陣心慌,旋即舉起了手中的酒爵,點頭哈腰的將酒水一飲而盡。
“巴君,寡人聽聞,汝巴國亦是姬姓?”
“正是。”
巴君回答道:“吳王,實不相瞞,寡君的先祖,是為太契、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