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老臣以為,越人不應該與楚國聯合伐吳!”
太宰季劄蹙眉道:“原因有二。其一,吳越兩國適才訂立盟約,且有聯姻之好,越姒正在入吳的途中。”
“其二,吳楚兩國交戰,越人豈會輕易到向另一方?”
“須知,自先王壽夢起,六十余年間,吳楚大戰十次,我吳國六勝三平一負,屢屢大破楚軍。”
“如此之吳師,如此之楚師,越國又豈可不作壁上觀,以觀時變?”
聞言,慶忌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表示讚同。
要知道,得益於吳國歷代君王的不懈努力,對外擴張,吳國的疆域面積其實十分廣袤,縱觀天下,僅次於晉、楚、齊三大霸主國,與秦國持平!
當然,吳國跟楚國一般,地廣人稀,吳國的疆域更不及楚國的一半,更別說人口和軍力。
饒是如此,吳國在跟楚國的戰爭中,依舊能穩穩的佔據上風!
吳國自壽夢開始,歷經諸樊、余祭、夷末(即余昧)諸王,直至吳王僚,前後六十余年間,吳、楚兩國互相攻戰不已,先後爆發了十次較大規模的戰爭。
這些戰事大都是吳的進攻和楚的反進攻,以爭奪淮河流域至長江北岸地區為重點。
而結果,則是適才季劄所說的,吳國六勝三平一負,取得了驕人的戰績!
吳國是越打越強,完全遏製住了楚人東擴的勢頭。
倘若越王允常試圖摻和進來,聯楚伐吳,豈非要掂量一下,自己幾斤幾兩?
豈非要掂量一下,楚軍能否一雪前恥,戰勝銳不可當的吳軍?
再者,現在吳越已經是聯姻之國,越人欲攻吳,如何不能投鼠忌器?
“太宰所言有理。”
慶忌緩聲道:“允常此時,定然在為聯楚伐吳,與靜觀其變之間舉棋不定。既如此,我等就該先一步遣使穩住越國,令其按兵不動,以牽製南方的姬光。”
“大王英明!”
季劄、孫憑與孫武都為之歎服,高聲稱讚道。
“話雖如此,但我吳國不能全然毫無防備!”
慶忌眯著眼睛道:“一旦越人果真聯合姬光,北上進犯,而我大吳又無戒備兵馬,則後果不堪設想。”
“大司馬,你即刻頒布征兵令,凡我吳人,十七歲以上,四十歲以下男丁,必須備足武器盔甲,入伍作戰!”
“唯!”
孫憑立刻領命。
慶忌又將目光放在孫武的身上,問道:“長卿,寡人給你步卒五千人,備上陷陣營,你可敢率軍南下武原,替寡人坐鎮南方?”
“臣,謹遵王命!”
孫武隨即答應下來,毫不遲疑。
這一次,孫武的任務是十分艱巨的!
若只是面對闔閭一方的殘兵敗將,或許孫武的這五千將士,還能趁機收復武原、禦兒、檇李等地方。
但,這一回南方若有大規模戰事,敵人則必然是闔閭的兵馬,再加上彪悍的越軍!
如此,若沒有孫武坐鎮南方,慶忌實在不放心。
“大王,邗國那邊,亦需提防。”
太宰季劄提醒一句。
慶忌微微頷首道:“善。邗國可能早已與楚人串通一氣,南下進犯我大吳朱方、雲陽二地。”
“然則,寡人聽聞邗王乾蕩為人殘暴,在國內不修德政,窮兵黷武,時常派兵攻伐淮夷,兼並淮夷各部族。”
“如此邗王,如此邗國,不足為慮!寡人可令朱方、雲陽二地軍民堅壁清野,
固守城池,楚軍一敗,則邗人自當退去,大吳北部之圍自解。” “彩!”
季劄讚道:“大王明鑒。現如今,我吳國的大敵乃是楚人,以往楚國伐吳,動輒數萬之師,這一次怕是不會例外!”
“不知大王將調度國中多少兵馬,以抗擊楚軍?”
“有多少,寡人要多少。”
慶忌沉聲道:“此番,是為寡人的稱王之戰,吳國的國運之戰,許勝不許敗!”
“然則,當此危局,我吳國必速戰速決。”
聞言,季劄、孫憑與孫武三位重臣都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表示讚同。
這一次楚人的野心是昭然若揭的。
吳國新王初立,國內人心浮動,百廢待興,楚人就是想趁此機會攻滅吳國,再不濟也能撕下吳國的一塊肉,轉守為攻!
隨即,慶忌一連頒布了四條命令。
其一,命中大夫伯噽再度出使越國,遊說允常按兵不動,並牽製住割據吳國南方的闔閭。
其二,命孫武為征南將軍,加大都督銜,率軍五千,南下武原防備即將來犯之敵。
值得一提的是,加大都督銜的孫武,可以節製南方各城邑軍民,有先斬後奏之權!
其三,命孟賁坐鎮吳國北部的朱方、雲陽二地,堅壁清野,準備抗擊邗軍。
其四,動員舉國上下黎庶,凡十七歲以上,四十歲以下的青壯,都必須響應號召,入伍參戰!
另外,慶忌還將親率大軍增援鴆茲一線的戰事,吳都城就交由太宰季劄坐守。
……
梅裡。
城門口!
一張告示被貼在公告欄上,來來往往的黎庶都紛紛聚攏過來,圍得裡三層外三層的,個個都踮著腳尖,翹首以盼!
站在告示一側的官吏輕咳一聲,旋即肅容道:“二三子,此乃大王頒布的征兵令!”
“王詔:楚人伐我,興不義之師而攻鴆茲,趁火而打劫,其罪罄竹難書,其行劣跡斑斑。”
“此誠大吳危急存亡之秋也!”
“凡我吳人,當上下同心,趨利避害,禦敵於國門之外。”
“大凡年十七以上,年四十以下男丁,務必自備兵器盔甲,火速趕往府衙,入伍參戰!”
“——王慶忌元年十月!”
官吏將征兵令上的內容一一宣讀出來,公布於眾。
聽到楚人伐吳的消息,圍觀的吳國黎庶都不禁義憤填膺,恨得咬牙切齒!
“豈有此理!楚蠻子竟敢趁著我王新立之際,興兵伐吳!”
“不是說吳楚兩國已然訂立互不侵犯盟約了嗎?何以楚人來犯?”
“哼!楚人的鬼話,豈能信得過?楚人終究是蠻夷出身,厚顏無恥,楚國言而無信,出爾反爾的事情乾的還少乎?”
一名血氣方剛的年輕人攥著拳頭,臉上盡是憤慨之色,道:“大家,我等梅裡人,可是老吳人!現在國家有難,咱們豈可坐視不管?”
“走!參軍去!”
“教訓這幫楚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