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臣裡物色人選最合適,別看那些士大夫嘴裡看不起沒卵子的閹人,朝廷也有相關的律令禁止外朝與內待勾連,可包括閣老在內的文臣都樂於到內書堂講課,這是他們為數不多的可以名正言順影響內宮的機會。
但這事到了王守仁這裡就出了問題,因為王守仁有一個老古板爹。
禮部待郎王華是理學大家,雖然王守仁創出了一套心學理論,可他爹並不吃這一套。
父子倆的學術思想南轅北轍格格不入,王華還是個典型的道學先生,於《禮記》學到了骨髓裡。
當朱厚照的中旨送到王家時,王華不讓王守仁奉召。
理由很簡單:“陛下出中旨讓伯安入內書堂講學,臣心甚是感激,可伯安是兵部的武選司主事,不是翰林官,沒有資格去內書堂講經,朝中輦輦諸公文華鼎盛,自可谘周聖道,還輪不到伯安。”
這份大明版的十動然拒讓朱厚照鬱悶了,王華是王守仁的爹,他當然有資格替王守仁做主,按照禮部待郎的身份,王華這麽說也沒得挑。
其實就是不希望王守仁以幸進的方式獲得君王的重用,這樣在士林看來名不正言不順。
娘的,該怎麽辦呢?
系統管理員又開始臭皮匠風暴了。
【明朝還真有這樣的規矩,非翰林不得講學,尤其是在官方的學術機構,沒有翰林出身是會被轟下台的。】
【王守仁雖然厲害,可他不是翰林啊,連庶吉士都沒有選上,沒坐過館就直接任了流官,王華的理由還真的很充分。】
【如果王守仁接受了朱厚照的任命出入宮禁,就會變成了像錢寧那樣的幸進小人,失掉了一個文臣士大夫的體面。】
【這也是心學很長一段時間在野不入朝的原因,所謂的不是正統,後來還被張居正禁過,心學變成了明朝的歪理邪學。】
【那要怎麽辦?】
【還是有辦法可想的,讓心學入統就行。】
【就身段和身位來說,王陽明現在還是弟中弟,如何讓心學入統?】
【還記得叩闕時王守仁說過的話嗎?日後但有所得,皆拜皇上所賜,這一點可以利用啊,這就是一種沒有言明的師承關系。】
【讓王守仁承認朱厚照是他的老師?】
【天子門生嘛,所有的進士都是皇上的學生。】
【說起來還有個有趣的小知識,天子門生語出南宋嶽珂,嶽飛之孫,最初是指殿試第一名,但進士是天子門生的觀念真正深入人心還是從明朝開始。】
【北宋改革科舉,為了防止唐代牛李黨爭那樣的弊端,禁止考生攀附座師,第一次出現了殿試並形成固定制度,由皇帝出題,但那時皇帝不參與改卷,隻點狀元。】
【元代無殿試,到了明代,皇帝禦筆親點,也就是皇帝變成了名義上的殿試主考官,從座師的說法上看,進士就都是天子門生了。】
【可這麽算王守仁的殿試座師是孝宗啊。】
【所以要抓住王守仁說過的話,他自己承認朱厚照對他進行學術指點,明確了這一點,用師承關系來說事就不能說是幸進。】
【感情還有強行收徒一說。】
【對,從禮法上說得通,如此可以破開王華的防守。】
朱厚照開心了,馬上敕書王華府上:“讓王伯安進宮來交束脩,不然以後王伯安的學說不能見於文字,有違師道。”
【叮,霸凌臣子,禍亂學道,離間人倫,
昏庸度+3】 這樣看來升級也不算慢。
王華看到朱厚照的敕書一開始是很蒙的,但他發現皇上的要求還真的沒毛病,王守仁說過的話王華還記得,沒法不認帳。
朱厚照當天就吃上了王守仁由特殊通道送上來的臘肉,兩個字——真香。
認了師承,有事弟子服其勞,虛假的講師以照抄講義聖旨服人,累!真正的昏君自創一門一代學閥,強。
王守仁痛並快樂著,過上了給太監當老師的日子,開自乾之先河。
朱厚照還讓人大肆宣揚這段佳話,還意外因為壞人名聲收獲了一點昏庸度。
一時間朝野震動,老王家怎麽就攤上了這樣的福份呢?!
這個弟子不白收,朱厚照也抄了教育心理學給心學補缺,全被朱厚照填鴨進了王守仁腦子裡。
取之於王守仁,用之於王守仁。
於是王華又憂心了一段日子,因為兒子的眼神是直的,連吃飯時都這樣,米粒時常扒拉不進嘴,全喂了胸前的衣服,魔怔了。
直到有一天王守仁吃著味同嚼蠟的香米飯,突然間放下了碗筷一拍桌子,差點嚇壞了一家人。
但王守仁好像頭上帶光環了:“聖人之道無異於百姓日用原來是這麽個道理,不是聖道不好,而是沒講清楚,所以老百姓聽不懂,有教無類不僅指什麽人都教,還有要將聖人之道化成俚俗之語,讓任何人都可以致聖,我明白了,吾師太厲害了。”
王華也想拍桌子給王守仁一巴掌,可聽著兒子的呢喃王華也大受震憾,不知不覺就被帶上了。
“吾師是指?”
王守仁理所當然:“皇上啊,吾皇可為萬世師表,發前人所未發,及前人所未及,致聖矣。”
此時王守仁的眼神已經恢復清明,他炯炯的瞪著王華,此人竟然質疑老師的至理,實在是不可理諭。
可他馬上又想到了有教無類,也許是還沒能明析,於是王守仁又收起了神光,將桌上的碗往前一推。
“經書上的道理是精神糧食,其作用是為了讓人吃飽,而不在於烹煮的辦法,北人喜麥面,南人愛米糧,只要能讓人裹腹,用何種烹飪手段都可以。”
見王華遲愣,王守仁又再追詢:“能明白嗎?不明白吾再淺顯一些。”
王華搖頭,不是他不明白,他是不明白皇上怎麽能發闡這等道理,同時他也在猶豫要不要巴掌侍候。
也就一愣神的功夫,王守仁便哈哈大笑出門去,還一路長嘯,那嘯聲,聲振數裡,就連三裡外的李東陽府上都聽聞了。
腸胃不好的李東陽剛剛放下碗筷,壓下一陣陣上湧的脹氣,猛然間聽到嘯聲,頓生迷惑:“誰開悟了?嘯聲正氣盈足,直上九霄,似有聖賢出。”